|
“腳力雖云弱,心靈尚宛然。休輕刖孫臏,猶解殺龐涓?!?/strong> 這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一首詩,從全詩來看,所描寫的是孫臏被龐涓用計挖去膝蓋骨后,心志堅毅的他并未消沉下去,反而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后殺掉龐涓的事情。 說起孫臏這個人,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可能會知道孫臏這個人被挖去了膝蓋骨的事情。另外,也可能知道孫臏是一個軍事家,有一本叫做《孫臏兵法》的著作在世間流傳極廣。除此之外,大多數(shù)人可能不知道孫臏的膝蓋骨被挖去的幕后主使,其實是他的同門師兄弟龐涓。
孫臏和龐涓這對同門師兄弟,他們早年都在鬼谷子那里學習兵法。當年他們之間的感情是比較深厚的,基本上吃住在一起,學習也在一起。每日秉燭夜談之時,都談論過日后若是封侯拜將的話,必然不會忘記對方。 既然是感情如此深厚的同窗師兄弟,那為何龐涓要處心積慮的對付孫臏,以至于孫臏臉上被刺了字,膝蓋骨被挖去了呢? 這其實就要從龐涓當上魏國大將之后,心態(tài)的轉變來說起了。 一、龐涓心態(tài)轉變 孫臏和龐涓都跟隨在鬼谷子身邊學習,兩人之間的感情非常要好,之間也約定過若是誰有朝一日能夠封侯拜將,必然會舉薦對方。在學習了三年之后,龐涓率先從鬼谷子這里告辭,去了魏國發(fā)展。而孫臏則是繼續(xù)留在山上學習兵法。 下山之后的龐涓受到了魏惠王的接待,并且通過一番考校之后,龐涓成功的擔任了軍師的職位,此后沒多久,龐涓又兼任了元帥一職。在魏惠王身邊擔任要職的龐涓,又接連將周邊的宋、衛(wèi)等小國打了一遍,取得了驕人的勝績,很快龐涓便坐上了大將軍的位置。
而此時的孫臏,正在山上學習由鬼谷子所傳授、先祖孫武所著的兵法——《孫子兵法》,孫臏學習《孫子兵法》的時間,已經(jīng)是龐涓下山之后的事情了。而龐涓下山輔佐魏惠王,當上了大將軍之后卻是早已經(jīng)將和孫臏的約定忘記了。 有一日,墨子的徒弟禽滑厘在和魏惠王交談時,談及了孫臏已經(jīng)得到《孫子兵法》真?zhèn)?,是個大才之人。魏惠王欣喜之下,便帶了重金親自去鬼谷請孫臏出山。但這種事情被龐涓知道之后心中頗不是滋味。 龐涓知道自己才能不如孫臏,若是孫臏來輔佐魏惠王的話,那自己怕是混不下去了。于是在一次跟孫臏的敘舊中,聽到孫臏談及自己早年在齊國的不幸經(jīng)歷時,龐涓想了一條毒計。 龐涓派了一個有齊國口音的人,找到孫臏之后說自己是托孫臏的表兄帶了一些話給他。信中寫了孫臏家中艱難度日的情況,并且提及要孫臏回到齊國重立家門。對此,孫臏沒有起疑,而是寫了一封回信托此人帶給表兄。 然而此人是龐涓派人冒充的,因此孫臏寫的信直接就被龐涓拿到手了。隨后,龐涓模仿孫臏的字跡將書信內(nèi)容更改,將其遞給了魏惠王。信中內(nèi)容無外乎是想要輔佐齊國云云,隨后在龐涓的攛掇之下,魏惠王大怒之下要捉拿孫臏。
龐涓此人實在是奸滑狡詐,他不僅在魏惠王那里陷害孫臏,還跑到孫臏面前裝好人。他對孫臏說魏惠王誤會他是齊國奸細,要把他處以極刑,但是經(jīng)過自己努力勸說,孫臏的性命得以保全,但是會被處以刖刑。 如此,龐涓的毒計終于奏效,孫臏被剜去了膝蓋骨,臉上了也被刺了字,一下子從風流人物變成了階下囚。 如此一來,孫臏的下場似乎已經(jīng)可以有所預料。那么,孫臏又是如何從龐涓手里逃脫的呢? 事實上,雖然孫臏被龐涓所騙,但他也不是什么單純的人物,否則也不會成為日后的千古人杰。因此,孫臏通過裝瘋賣傻來保全自己,最終等到了救兵,這才從魏國脫困。 二、裝瘋賣傻脫困 孫臏被剜去膝蓋骨之后無法行走,身體極為虛弱。因此,便住在龐涓這里,一日三餐都由對方提供。孫臏心生愧意想要報答龐涓,龐涓則趁機提出要他傳授一些《孫子兵法》給自己,于是孫臏欣然應允。
不過,因傷口疼痛難忍的緣故,孫臏默寫的速度極慢。對此,服侍孫臏的下人便看不下去,當?shù)弥獙O臏是冤枉之后,便將自己偷偷聽來的消息告訴了孫臏。說若是孫臏默寫完《孫子兵法》之后,就有可能會被處死。 孫臏大驚之下,便想到了裝瘋賣傻這計策來保全自己。于是在吃飯的時候大呼小叫,將飯食打翻在地。見到龐涓之后,孫臏又大聲呼叫,說一些瘋言瘋語。龐涓為了測試孫臏是否真瘋,便將孫臏拖到豬圈。對此,孫臏毫無異色,倒在豬圈里面就開始睡覺。就這樣,孫臏逃脫了龐涓的毒手。 后來,禽滑厘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將孫臏的遭遇說給了齊國大將田忌聽,而田忌聽說之后又說給了齊威王聽。表示孫臏是齊國人,是天下少有的人才,應該去魏國營救出來。后來,齊王派使臣淳于髡前往魏國獻茶,以此為由,淳于髡偷偷將孫臏救了出去。 雖說孫臏最終從龐涓這里逃脫,但卻也受到了奇恥大辱,膝蓋骨更是被挖掉。那么,逃走之后的孫臏又是如何報復龐涓的呢?他的復仇有多狠呢? 從史料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孫臏后來將龐涓給逼死了。
三、龐涓之死 脫困而出的孫臏,到了齊國之后居住在田忌家里,被尊為上客。雖然已經(jīng)平安無事,沒有生命之憂,但他時時不敢忘記自己所遭受的屈辱。很快,孫臏等待的時機便到了。 公元前354年,龐涓率軍攻打趙國,意欲徹底拿下趙國,奠定一統(tǒng)天下之勢。經(jīng)過幾番戰(zhàn)斗之后,邯鄲守軍潰不成軍。為解邯鄲之憂,趙成侯雙手將中山奉上,請求齊國發(fā)兵解圍。于是,齊威王令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打算“圍魏救趙”。 在龐涓率軍即將占領邯鄲之時,孫臏開始派人傳出消息,說齊國大將準備派兵攻打魏國襄陵。得知消息的龐涓便是心中一驚,沒有絲毫遲疑,便直接帶著大軍往回趕。然而剛走到半路,就中了孫臏的伏擊。經(jīng)過一番廝殺之后,龐涓大敗而逃。 沒過多久,韓趙兩國打算聯(lián)合起來攻打魏國,但魏國得知消息之后卻是打算先下手為強。于是,龐涓作為大將率領大軍開始攻打韓國。齊國大將田忌認為,若是魏國勝了韓國之后,必然不會放過趙國,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齊國也必定會被波及,因此齊國應該派軍救韓。 就這樣,孫臏再次報復的機會來了。
孫臏在龐涓攻打韓國的時候,率軍攻打魏國。等龐涓率軍返回魏國時,又利用減灶之計,造成一副齊軍大敗而逃的假象,將龐涓引誘至馬陵道。隨后,通過萬箭齊發(fā)的手段,將龐涓逼到了絕境。龐涓心知孫臏絕對不會放過自己,但又不愿成就孫臏的名聲,于是最后拔劍自刎了。 至此,孫臏終于報了刖足黥面之仇。更為狠辣的是,孫臏還在這一戰(zhàn)中打出了自己戰(zhàn)神的名頭,并且由于魏軍主力被殲滅的緣故,國力大衰,而齊國則取代魏國,成為當時最強的國家。 結語: 龐涓雖然比不上孫臏的才能,但作為孫臏的同門師兄弟,倒也有些真才實干。然而作為同門,龐涓忘記自己和孫臏的約定,不舉薦對方也就罷了,居然還想將對方往死里整。 如此一番折騰之后,可憐龐涓一代“名將”,落得個慘死的下場。倒正應了曹雪芹說過的一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此種結局,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參考資料《史記》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
|
|
來自: 昵稱1996103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