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攝影講評】風景攝影實拍技法 第1482講?

 minru 2021-04-13
津門網(wǎng)推薦搜索
照片點評
人像構圖
修圖模式

對于初學者來說,了解攝影構圖和用光等一些基本的常識和理論是必要的。但要真正地學好風景攝影,就需要在實際的拍攝場景中多多練習。而在實拍過程中,根據(jù)所處的環(huán)境去掌握一定的拍攝技法對于初學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使用醒目的前景

a、利用前景表現(xiàn)物體的高大

攝影者在拍攝風景攝影的時候,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具有明顯高度的景物素材。比如高層建筑、高大石碑、懸崖峭壁、高聳山石等,此時攝影者往往想通過自己的鏡頭把眼前這一高大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但是,攝影者如果只是單獨表現(xiàn)被攝體,畫面就會略顯單調或者被攝體的高大沒有很明顯地被表現(xiàn)出來。

圖片

光圈 F8 曝光時間 1/200s 焦距 21mm 感光度100

這時,攝影者可以觀察被攝體周圍有沒有可以利用的參照物作為前景,比如樹木等具有一定高度的物體。由于被攝體本身的高大,所以一般需要采用仰拍的方式,并且利用相機的豎幅形式來表現(xiàn)。這樣既能展現(xiàn)被攝體的高大,整體畫面又不會顯得單調。另外,攝影者在拍攝高大物體的時候, 一般情況下需要使用廣角鏡頭,因為廣角鏡頭在高度和寬度上的攝取范圍都是很大的,這樣有利于更好地表現(xiàn)被攝體。

b、利用前景表現(xiàn)空間縱深感

在拍攝大場面的風景攝影時,前景是經(jīng)常用到的。尤其是表現(xiàn)遼闊的草原、浩瀚的大海等比較具有空間感的景象。大場面的風景雖然很具有魅力,但是它并不是很容易被表現(xiàn)的。因為場面越大,被攝入畫面的元素就越多,而這對于初學者來說,整體感覺的表達就更不容易把握了。

一些初學者在拍攝比較遼遠廣闊的風景后,發(fā)現(xiàn)畫面的效果給人的感覺經(jīng)常是很平坦的、缺乏立體感的。此時攝影者們就需要考慮以一定的物體,比如沙石、低矮的植物等作為前景,前景的使用可以讓欣賞者看到風景的詳盡細節(jié),為中景和遠處平面展現(xiàn)的廣闊景物注入更多的含義。最重要的是,通過把景物近處和遠處的成份并列在一起,不僅為照片增加了深度,也使整幅畫面產生了立體感。

圖片

光圈 F11 曝光時間 1/250s 焦距 50mm 感光度100

在表現(xiàn)此種場景時,攝影者同樣需要使用廣角鏡頭進行拍攝。另外,還可以通過選擇較小的光圈來取得大景深,讓前景和遠處的成份都能清晰地再現(xiàn)。在利用前景表現(xiàn)空間縱深感的時候,攝影者要注意,前景在整幅畫面中占據(jù)的面積不要過多,否則會影響照片整體的感覺,因為中遠處的景象及畫面的空間深度才是重點。

2、利用倒影來增添感染力

a、時間和地點的選擇

在風景攝影中,倒影可以為畫面增添感染力并帶來視覺快感。由于景物倒影可以使風景的部分圖案得以延伸或重復,所以它能擴大風光影像的表現(xiàn)力與表現(xiàn)范圍。另外,倒影本身還可以為景色增加寧靜感。

圖片

光圈 F8 曝光時間 1/250s 焦距 40mm 感光度100

捕捉倒影的最佳時機是在日出和日落前后時間段內。而最富有戲劇性的倒影經(jīng)常是出現(xiàn)在像鏡子一樣的水面上。比如,小水洼、池塘、水坑、河水退后形成的死水、小的湖泊等。在拍攝之前,攝影者應觀察好取景的地點,也可以尋找多個不同拍攝角度的地點,以便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捕捉到不同的倒影。

b、光線的利用

對倒影照片的拍攝來說,最為理想的光線是前側光,畫面輪廓明朗,層次豐富。其次是順光,碧水藍天,色彩豐富。通常情況下,頂光及逆光不宜采用。因為頂光在水面上反光強烈,而逆光容易使主體和背景反差過大,造成照片主體的影像灰朦不清。所以攝影者在拍攝倒影照片的時候,可以選擇自身背對著太陽的角度或者讓相機與太陽成45°的斜順角度。

圖片

光圈 F5.6 曝光時間 1/3s 焦距 65mm

由于倒影在水中,水面吸收一部分光線,使倒影的亮度低于實景的亮度。一般倒影與地面實景的曝光量約相差一擋光圈數(shù),攝影者在拍攝時可以把曝光補償設為+1至+2擋。在測光確定曝光值時,正常情況下,攝影者應該按地面實景主體光亮度為依據(jù)進行測光,并確定曝光值。比較實用的方法是把鏡頭對準實景部分,然后半按快門,記下對實景的曝光值或者打開相機上的AE曝光鎖按鍵,按住此按鈕就可以鎖定當前測得的曝光數(shù)據(jù),并且攝影者在移動鏡頭改變構圖的時侯,仍可以按照剛才測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曝光。這樣,倒影的色澤就會暗于實景,形成很美的影像。

c、正確構圖

圖片

光圈 F22 曝光時間 1/125s 焦距 31mm

攝影者在拍攝倒影的時候還要注意構圖,尤其是地平線的劃分位置。一般情況下,如果攝影者想表現(xiàn)畫面某種協(xié)調和對稱的感覺,可以考慮把地平線放在畫面的中間。這樣,水中的倒影就會和實際的景色形成很完美的呼應。

3、剪影效果的表達

從效果看,剪影攝影主要是通過突出主體的輪廓、簡化細節(jié),從而使得重點更為突出。剪影攝影往往是在突出主體輪廓的同時更加強調背景的效果,如利用日落前泛紅的天空來襯托建筑、樹木等物體的輪廓。

圖片

光圈 F22 曝光時間 1/320s 焦距 500mm

其實剪影效果的照片并不難拍,重點在于合理進行測光與曝光。攝影者只要將測光模式轉換為點測光或者中央重點測光,對畫面較亮處進行測光后,按下曝光鎖按鍵或者記錄下此時的曝光值,然后使用相機的手動曝光模式,將數(shù)值調為剛剛記錄的值,再重新構圖拍攝。這時,攝影者就會得到由于畫面部分曝光不足,而形成的物體黑色輪廓。

4、陰影的利用

在攝影過程中,光與影是同時存在的。但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尤其是風景攝影中,陰影的作用常常被忽略,甚至有些攝影者在拍攝過程中刻意回避陰影。然而它仍是很多優(yōu)秀攝影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攝影者只要恰當?shù)匕盐蘸卯嬅娴拿靼祵Ρ?,就能得到很好的畫面效果?/p>

陰影的性質決定于光線的性質。一般情況下,漫射光是很難形成強烈的陰影的。畫面中如果存在極其明顯的明暗對比效果,那么此時的光線大多數(shù)情況下為直射光。對于風景攝影,如果是在清晨或者傍晚的時候拍攝,還會得到很長的影子的效果,并且陽光越強,影子就越暗。此時,選擇一個至高點拍攝,就會得到非常棒的光影作品。

圖片

光圈 F8 曝光時間 1/200s 焦距 150mm

除了大面積的陰影外,對于主體的選擇,攝影者要盡可能地選取簡潔、具有鮮明而整齊的形狀來進行畫面的明暗對比,也可以選取輪廓清晰的物體影子進行構圖。如果有可能,攝影者還可以設計、安排主體和畫面的明暗關系。

本次教程的主要包括:

1、三大基本光線(順、側、逆); 2、室內室外不同光線的感覺與運用;

3、當光線不理想時應該如何處理;

那么話不多說,接下來我們進入教程部分。

圖片

圖片

自然光環(huán)境下,人像拍攝的光線一般分為三種。

順光

也稱“正面光”,光源與相機方向一致即為順光。

一般在外景的情況下,不會直接使用順光。不然容易造成照片的過曝、失去細節(jié)的過渡而導致照片不好看。

側光

指光源從被攝體的左側或右側射來的光線。

這種光線可以讓人物更加立體,過渡更加細膩, 也是我經(jīng)常使用與最喜愛的光線。

逆光

也稱為背光,光源來自被攝體后方。一般這種光線用來表達浪漫的氛圍或者安靜的畫面。

因為逆光會給照片一種模糊、朦朧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下人們的思維感觸可以得到提高。

圖片

圖片

當我們不知道當下光線是什么類型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觀察被攝人物的臉。比如下圖中,人物右側有光線這個就是側光。

圖片

光線從右邊的窗戶進來,照在模特的臉上, 這樣模特的五官會變得更加立體, 而且明暗的過渡讓照片的細節(jié)更加豐富。

圖片

上圖就是逆光的展示,光線從模特的后面照射進來,在畫面上映起了光暈。同時也勾勒了模特的輪廓,所以逆光也稱為輪廓光。

因此我們要尋找光線的時候,可以直接觀察模特的臉,又或者我們可以轉動拍攝的角度來獲得我們想要的光線。這樣我們在拍攝的時候,就可以獲得更加豐富的照片了。

圖片

順光又稱為正面光,即光線從模特的正前方照射過去。 一般情況下,我不建議在陽光比較強烈的時候用順光在外景拍攝。

這樣出來的照片 比較容易過曝,讓照片失去層次感, 而且 在強光下色彩也得不到比較好的表達。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個時候的光線呢?

外景篇

圖片

圖片

可以尋找遮擋物,降低光線的強度。 可以用很多東西當作遮擋物,比如樹蔭、路邊的葉子、花甚至是草。

只要能把光線的強度降下來,那么我們就可以進行拍攝了。

圖片

圖片

而在陰天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用順光進行拍攝。

因為陰天的順光和強光下室內的順光,都有柔和的效果,但不同之處是陰天的外景色彩會稍微的淡化。

圖片

圖片

從上面幾張圖例我們可以看出,陰天的光線其實也是很柔和的(只要不是暴雨前兆那種陰天)。

所以在學習階段,我們也可以嘗試在陰天進行拍攝,這樣的照片可能不怎么出彩,但也不會說拍到過曝異常的情況。

室內篇 除了用遮擋物,在順光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轉移到室內進行拍照。

因為光線通過窗戶、陽臺等地方照進來,強度已經(jīng)沒有在外景的時候那么強了。 而且在室內用順光拍攝的照片,也會顯得更加的柔和。

圖片

圖片

圖片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在室內即使讓人物直面光線,人物的皮膚也會感覺很柔和,而且場景的色彩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表達。

所以當陽光很強烈的時候,不妨尋找遮擋物or進入室內進行拍攝吧。

圖片

側光,即光線從側方照射過來的光線。 側光也是我比較常用和比較喜歡的光線了,側光可以 勾勒人物的輪廓,使人物有層次,明暗,使細節(jié)豐富。

那么我們在使用側光拍攝的時候, 要注意的就是得找到光源。 因為找到光源后,你才能控制拍攝的角度,再去進行側光或是逆光的拍攝。

外景篇

圖片

圖片

圖片

側光是室外比較常見且比較容易運用的光線。 在室外側光不容易過曝,而且可以讓照片有更好的明暗過渡關系,讓人物更突出。

所以我們拍攝時 不妨讓自己多轉轉,尋找光線的角度, 說不定可以收獲驚喜。

圖片

圖片

圖片

室內篇 在室內拍攝的話,我們同樣 只要找到主光源的位置,就可以調整角度來進行側光的拍攝了。

室內側光的光線較為柔和,能塑造更好的立體感,讓畫面的過渡更有層次。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同樣的我們可以看到在室內的側光,可以把人物的五官變得更加立體,皮膚更加柔和。

因為當有側光時的天氣應該是比較好的,如果使用順光拍攝的話照片會容易過曝。那么這個時候,選擇側光進行拍攝就再好不過了。

圖片

逆光,即光線從模特的后方照射過來。這個時候角度適合的話,會在畫面形成一個鏡頭光暈, 這種光暈可以用來營造氛圍。

逆光也是比較需要“運氣”的一種光線。因為拍攝逆光的話, 不僅需要天氣要好,而且太陽照射的角度要足夠低, 且拍攝場地的 周圍沒有太多的遮擋物。

這三者合一的時候,我們才有可能在外景拍攝時把逆光人像拍好。

外景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逆光也可以讓人物變得立體,它與側光的不同是,側光是讓照片有一個明暗的過渡對比。 而逆光是勾勒人物的邊緣輪廓,使其變得突出立體。

圖片

室內篇

在室內拍攝逆光的話就比外景容易多了。室內的逆光與側光一樣,只要找到照射的主光源即可,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室內的逆光也是以勾勒輪廓,突出主體為主, 也有柔化五官的作用。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從上面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出 逆光的效果 大致上有3個: 1、勾勒輪廓;2、柔化五官;3、剪影拍攝。

所以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想要的效果來進行選擇,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就會層次更豐富比較 好看了。

以下結合我所拍攝的一些人像作品,分享我在人像攝影中前期拍攝的完整流程。

一、與模特的溝通和道具準備

1、溝通

每次拍攝前,我會提前至少一周與模特溝通拍攝題材或者風格,發(fā)幾組樣片給模特,更直觀的傳達自己想要的拍攝效果,同時,模特也能提前把握拍攝效果。

2、服裝與妝容

在與模特溝通時,我一般會同時確定拍攝的服裝與妝容,鑒于我所偏愛的拍攝風格,服裝一般以模特自己的衣服為準,通常會選擇純色系,吊帶,長裙或者古著,避免雜亂的圖案和顏色,如果沒有適合主題的服裝,就準備網(wǎng)購。服裝尤其要早確定,因為網(wǎng)購需要時間。妝容的話,沒有特殊拍攝題材,比如古風類,一般模特自己能搞定,期間我會叮囑,毛發(fā)類,如睫毛,頭發(fā)等一定要加倍注意,如果處理不好,后期會浪費不少時間。

下圖中我利用婚紗的頭紗,營造出一種私房寫真中的性感。

圖片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6 快門:1/125s ISO:160

3、道具

道具的點綴效果不容忽視,如私房拍攝中的花兒、水果,外景中的帽子、雨傘等,根據(jù)拍攝題材準備相應道具,為作品畫龍點睛。尤其對于新手模特,道具還能很好地緩解“手足無措”的尷尬。

圖片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50mm f/1.4 Art光圈:F1.4快門:1/320s ISO:500

圖片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 Art 光圈:F1.4 快門:1/500s ISO:100

下圖中,我在拍攝現(xiàn)場找到了一個鐵鍬,讓模特拿著它,顯得俏皮可愛。

圖片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光圈:F1.6 快門:1/1000s ISO:100

除此之外,相機本身也可以使用一些道具來增加特殊效果。比如鏡頭前套***或絲巾,或是在UV鏡上抹一層凡士林,尤其在私房攝影中利用這些特殊效果,會使你的照片變得柔和而朦朧,提升作品的感染力。

圖片

絲巾

圖片

***

下圖便是在鏡頭前套了一層紅色紗巾的效果,增加了照片的氛圍感與感染力。

圖片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光圈:F1.6 快門:1/125s ISO:400

注意這種紗巾或者***一定要在光線比較好的情況下使用,否則不僅對焦極慢,而且效果太夸張,喧賓奪主,失去了點綴的效果。

凡士林的效果與***跟紗巾不同,***與紗巾就是隔了一層紗,而凡士林更像后期柔焦的效果或者圖層模式中的濾色,它會讓高光溢出,所以只要抹上薄薄的一層即可。還有,一定要抹在UV鏡上,空出鏡片中間的位置留作對焦。

圖片

凡士林

有人會想,既然效果后期能實現(xiàn),為什么還要前期這么麻煩?首先,后期的柔焦效果會略顯生硬,其次你的作品一定是根據(jù)你事先構思好的主題,配合著這些道具的運用來完成的,而不是沒頭緒的拿著相機拍一通 ,拍完以后后期再去構思風格。

下圖便是在UV鏡上抹了薄薄一層凡士林的效果,是不是很夢幻呢?

圖片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光圈:F1.2 快門:1/160s ISO:320

二、拍攝場地與時間的確定

1、拍攝場地

根據(jù)拍攝題材確定場地,內景還是外景。內景的選擇一般會是民宿、酒店或者工作室的棚子,文藝復古或是時尚現(xiàn)代,民宿與酒店需要提前預定,租用工作室的棚子也是一種選擇。外景的選擇就更為多樣,近的可以選當?shù)氐奶厣珗鼍?,遠的960萬平方公里任意挑選。平時我們要注意收集適合拍照的地方,我的習慣是,看到其他攝影師的作品我會留意一下他們的拍攝場景,然后用手機備忘錄記下,有時間的時候就去現(xiàn)場踩點。

下面這張照片的選址便是一家文藝復古的酒店。

圖片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光圈:F1.4 快門:1/200s ISO:100

確定好拍攝地點之后,如果不熟悉,我會提前一到兩天去現(xiàn)場踩點。踩點既是為了保證拍攝質量,也可以提前熟悉環(huán)境,考慮機位,畢竟時間是最寶貴的!

2、拍攝時間

外景一般選擇下午檔拍攝,夏天通常4點到太陽落山,這個時間段的光線柔和,光影更具魅力,其他季節(jié)則提前一到兩個小時,保證日落之前的那一個小時盡情出片。如果不是特殊題材,盡量選擇在晴天拍攝,有了充足的光線,才會有漂亮的光影,才會有通透的皮膚,膠片攝影更是如此。

下圖便是在日落時分的拍攝,落日余暉灑在鏡頭前,形成了夢幻的光暈。

圖片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 Art 光圈:F2.2 快門:1/1000s ISO:100

內景拍攝的時間相對更自由,保證光線的方向是你想要的效果即可。

圖片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8 快門:1/400s ISO:100

三、拍攝器材

目前我使用的器材是佳能EOS 5D Mark IV,鏡頭主要為EF 50mm f/1.2L USM與EF 35mm f/1.4LII USM兩個定焦,膠片機EOS3,人像攝影中,佳能會帶來優(yōu)秀的攝影體驗。

然而我并非器材黨,無論是專業(yè)單反還是微單,甚至是手機,無論是數(shù)碼還是膠片,一切能出優(yōu)秀作品的器材都可以使用,除非特殊的場合,比如夜景人像需要高感或者體育攝影中需要高速連拍的情況,否則器材的影響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我們的作品質量更應該依靠前期的拍攝想法,拍攝時對光影的把控,對模特的引導,后期的修圖思路等。

四、光線的選擇

很多時候,在一些攝影師眼里,理念性的東西乏味空洞,虛無縹緲,乍看一無是處,但其實它是帶給你長足進步的基礎,是最有用的干貨。

正如我在人像攝影之初,雖經(jīng)常聽說攝影是光影的藝術,也明白光線的重要性,但到實際拍攝的時候,卻極易忽視光線帶來的影響,至少不會考慮的那么細致,比如光線的方向性,順光平淡無奇,逆光或者側逆光更易帶來出彩的作品,不同方向的光線會帶來截然不同的光影變化跟作品感受。有光必有影,有了光影的對比之后照片才有質感跟立體感,畢竟人像攝影里,誰都不希望人臉平的像一張紙。而光影的對比把控就需要長期拍攝經(jīng)驗的積累,我也在不斷學習,讓我改變最多的是報了攝影班之后,老師們無一不強調光線的重要性,也致使我在每次的拍攝中重新審視前期對光線的運用。而在私房攝影里,光影帶來的作用就更加明顯,這里我很欣賞的攝影師是@柔7大神,私房人像中對光影的運用非常到位,也是我一直研究與學習的榜樣。

下圖中,陽光透過窗戶上的柵條照在模特身上,產生了美妙的光影,而且是利用手機拍攝,后期簡單修飾。其實利用百葉窗也能做到類似的光影效果,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隨身攜帶一些小道具來手動制造光影效果。我曾經(jīng)帶過鳥籠,帶過三棱鏡,或是外景拍攝時利用樹葉的陰影。

圖片

手機:OPPO R11t 光圈:F1.7 快門:1/140s ISO:33

圖片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8 快門:1/500s ISO:160

五、模特的引導

1、眼神引導

除了對光線的運用以外,最讓我關注的便是模特的眼神。它就像是一張照片的靈魂,訴說著照片里的故事。毫不夸張的說,一張眼神不到位的照片,縱然構圖與光影再完美,它也不會出彩,選片的時候也會被我刪選。而眼神的到位與否也是衡量一個模特表現(xiàn)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拍攝之前多與模特溝通,給她發(fā)一些優(yōu)秀的樣片,告訴模特你想要表現(xiàn)的感覺,這個提前量相當重要!

圖片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2 快門:1/125s ISO:400

拍攝時,我很少會讓模特直接看鏡頭,而是在抓拍過程中讓模特聽口令給眼神,以一種最自然放松的姿態(tài)面對鏡頭,拍完幾張便讓模特的眼睛離開鏡頭,避免眼神尷尬。

圖片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0 快門:1/160s ISO:400

拍攝前與模特的溝通是傳達攝影師的拍攝意圖,而此時的溝通引導則是為了將你的拍攝意圖付諸實施。拍攝的前半個到一個小時,模特跟攝影師基本都處于熱身的狀態(tài),不用追求此時的出片質量。拍攝中,我們可以放一些輕音樂讓模特放松,當模特與攝影師的節(jié)奏達到一致時,出片的速度跟質量會大大提升,而這個階段一般發(fā)生在拍攝的最后一個小時。

2、Pose引導

對于模特的Pose,我并不喜歡刻意的擺拍,所以我一般會讓模特在一個可把控的范圍內動起來,然后進行抓拍,這里一定要注意,讓模特動起來并不是無規(guī)律的亂動,而是在你確定了光線方向,構圖及背景等之后,模特在此范圍內的微動。當然,在抓拍過程中遇到模特比較好看的瞬間,我也會讓模特擺拍一下,此時的效果會比你指導模特刻意擺拍自然的多。

下圖是讓模特不停的低頭向上甩頭發(fā),利用相機的高速連拍抓到了這樣一張照片。

圖片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6 快門:1/160s ISO:250

下圖是讓模特往前方45°方向輕推手中的雨傘,同樣利用高速連拍進行抓拍,當然需要嘗試很多次,但只要抓到一張,那便成功。

圖片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 Art光圈:F1.4 快門:1/1000s ISO:100

下圖是讓模特往前慢跑,然后聽口令回頭進行高速連拍抓拍,便得到這樣一張照片。這樣的抓拍廢片很多,往往是從幾十張照片里挑選一張滿意的,但這就是數(shù)碼的優(yōu)勢,不用心疼你的快門。

圖片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800s ISO:100

3、情緒引導

你的一組作品中一定會包含某種情緒,而眼神的表現(xiàn)一定是配合著這種情緒。

圖片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1.4 快門:1/160s ISO:400

拍攝中,我們可以設定情境與場景,傷感或是快樂。假裝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無需臺詞,無需過分的表演,無需夸張的表情,攝影中的表演是一種情緒的展現(xiàn),恰到好處即可。尤其在室內私房人像中,由于場地的局限性,不會有很多的環(huán)境來烘托氛圍,所以這就更加依賴模特情緒的表現(xiàn)。想象下,聽著音樂,幻想著一個情境,模特的情緒自然流露,眼神也隨之而來,Pose也會舒展自然,此時就趕緊按快門吧。

六、構圖與背景

除了光線與眼神這兩個我最關注的因素外,以下方面也是前期拍攝中必須要注意的地方,一幅出彩的作品,絕對是這些因素的綜合體。

1、構圖

在拍攝中,我很少采用對稱式的構圖,因為它讓我感到古板,不生動。當然,有很多對稱式構圖特別成功的作品,比如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將此用到了極致,對稱構圖的攝影作品也有很多。但對于我所偏愛的情緒片而言,用的極少。我所常用的無非是大家熟知的三分法,對角線等。

圖片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2.5 快門:1/250s ISO:1600

另外,不同視角與焦段的變化會帶來不同的構圖方式,特寫,半身、全身像及環(huán)境人像所用到的構圖不盡相同,一組作品中將這些視角結合,會讓你的作品變得豐富。其實構圖并無特定的法則,一切能更好地表達作品意圖的構圖都應該被推崇。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是不知道這些法則,而是從來沒有思考過照片的主體、表達的主題是什么。

總之記住一條,去掉畫面中與主題無關的因素。

圖片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 Art光圈:F1.8 快門:1/250s ISO:1200

從構圖引申出的一個重要手段是二次裁剪,雖然這屬于后期的內容,但二次裁剪帶來的功效太神奇,別以為只有黑白才能拯救廢片,它的效果不亞于黑白。它能將全身變半身,半身變特寫,反之,也能將狹隘空間的環(huán)境人像變得更加大氣。

第二個引申--拼圖。拍攝的時候可以嘗試著順帶拍一些環(huán)境,或者小靜物,后期將人像與環(huán)境或者靜物拼接成一張照片,這樣的片子別有一番滋味,也能豐富你的作品。或者,當你覺得幾張片子平淡無奇時,試著將它們拼接起來看看效果吧。下圖中,將特寫與常規(guī)構圖的照片拼接,是常用的手法。

圖片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25s ISO:400

2、背景選擇

人像拍攝中,背景的選擇也相當重要。游客照跟優(yōu)質寫真照的很大差別就在于背景,其選擇要稍作考究。第一,選擇與拍攝主題相關的背景,第二,考慮色彩的搭配,撞色效果等。

有人會覺得環(huán)境雜亂時利用大光圈虛化背景即可,事實上,過分依賴大光圈的作品并不耐看。所以,背景的選擇一定是做減法,將不必要的元素去除,突出照片的主體或主題,保留與之相關的元素與色彩,尤其是在室內環(huán)境雜亂的私房中。不然,雜亂無章或者色彩搭配混亂的背景一定讓會你的照片質量大打折扣。

圖片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 Art光圈:F2.2 快門:1/100s ISO:800

七、審美積累

以上都是在講拍攝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地方。然而,一次成功的拍攝是建立在完整而周到的構思之上,即你的拍攝想法。而拍攝想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相當長時間的審美積累,這里便提到了人像拍攝中最重要卻最易被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審美的積累與提升。

首先,如果沒有足夠的審美,你如何能構思出一組優(yōu)質的拍攝,保證出片的質量?再者,拍完出片后,若是沒有足夠的審美,你又怎能保證正確的修片思路?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多看其他攝影師的優(yōu)秀作品,多看多思考,將它變成你的一日三餐,不斷提升自己的美學素養(yǎng),不斷豐富攝影作品的形式、內容和內涵。

這里推薦的圖片網(wǎng)站有很多,國內的如POCO,圖蟲,CNU,***等,國外的如500px,flickr等比較知名的網(wǎng)站。

事實上,無論攝影的哪個領域,審美都是一切優(yōu)秀作品誕生的前提與基礎。

圖片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25s ISO:400

八、注意細節(jié)

這里我要提到一個影響作品質量的關鍵因素——細節(jié),細節(jié)成就完美。比如,為了營造發(fā)絲的動感,我會在拍攝中開一臺電扇,不用太大,風量足夠讓發(fā)絲飄動即可,一旦發(fā)絲舞動,整張照片就有了生氣。你不會想像,我會在外景拍攝時,啟動汽車,利用車載逆變器來啟動一臺電扇,目的就是為了那舞動的一縷發(fā)絲;又如,在私房拍攝中,我常會用水將模特的頭發(fā)打濕,營造一種居家又性感的味道。

圖片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000s ISO:100

在拍攝過程中,我會特別注意模特的發(fā)型、服裝及妝容。拍攝時,模特的碎發(fā)很有可能散的到處都是,這會給你后期浪費很多時間,所以一定要及時提醒模特梳理頭發(fā)。服裝的整理同樣如此。妝容方面,及時提醒模特補妝,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妝容易化的時候,這樣做同樣會給你后期的皮膚處理省下時間。

一個細節(jié)的影響或許很小,當所有的細節(jié)你都注意到了,那作品還會差嗎?

幫你解決這個終極大命題。

一.單反與微單的對比

單,就是單鏡頭,就是這種相機只能裝一個鏡頭,不同于雙反有兩個鏡頭。

反,就是反光鏡,反光鏡的作用是通過棱鏡的獨到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而微單是把這個反光鏡去掉,直接通過傳感器成像取景。

圖片

(▲單反相機工作原理圖)

至于“微單”則是索尼為旗下NEX系列、α系列無反相機在中國注冊的商標。定位于一種介于數(shù)碼單反相機和卡片機之間的跨界產品,其結構上最主要的特點是沒有反光鏡和棱鏡。狹義上的“微單?”專指索尼產品,廣義上的“微單”也指其他廠商的無反相機。

在實際使用中,微單、單反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取景方式。

下圖可見,“單反”直接把進入鏡頭內的光,經(jīng)過返光鏡反射到拍攝者的眼中,成功把人和相機所見的景像同步。

圖片

微,微型小巧;單,單反相機的畫質?!拔巍毕鄼C采用與單反相機相同規(guī)格的傳感器,取消單反相機上的光學取景器構成元件,沒有了棱鏡與反光鏡結構,大大縮小了鏡頭卡口到感光元件的距離,因此,可以獲得比單反更小巧的機身,也保證了成像畫質與單反相同。

二.單反與微單的優(yōu)劣勢

1.畫質上

  • 半畫幅:畫質不好,不推薦

  • 全畫幅:攝影愛好者首選

  • 中畫幅:高端商業(yè)攝影師選用

  • 大畫幅:收藏級攝影家選用


單 反 主 推 型 號:

佳 能 :6D 、6D2、5D4;

  • 尼 康 :D610、D750、D810、D850

  • 微 單 主 推 型 號:索尼a7系列;富士x系列

圖片

由于全畫幅性價比最高,所以,推薦新手選擇全畫幅的相機以及微單型號,本次測評也主要做全畫幅的單反與微單的評測。


2.便捷程度

  • 單 反:(包含電池和存儲卡)

佳能:6D(755g) 、6D2(765g)、5D4(890g)

尼康:D610(850g)、D750(840g)、D810(850g)、D850(1005g)

  • 微 單:

索尼a7系列:(550-580g)

富士:x系列:(540-570g)

從上面結果來看,顯而易見,微單比單反更輕便。所以看中便攜程度的朋友可選擇全畫幅的微單。


3.鏡頭選擇

  • 佳 能 鏡 頭:變焦焦段--17-40/16-35/24-70/70-200;定焦焦段--14/24/35/50/85/135/200

  • 尼 康 鏡 頭:變焦焦段--14-24/24-70/70-200;定焦焦段--14/24/35/50/85/105/200

  • 索 尼 鏡 頭(可轉接佳能相機使用):變焦焦段--16-35 /24-70 /70-200;定焦焦段--28/35/50/55/85/

  • 富 士 鏡 頭:變焦焦段--10-24/16-55/50-140;定焦焦段--16/27/33/50/63/90/110/200

  • 卡 爾·蔡 司(佳能/尼康/索尼可用):定焦焦段--18/25/50/55/85/135

  • 適 馬 副 廠 鏡 頭(佳能/尼康/索尼可用):變焦焦段--14-24/18-35/24-70/70-200;定焦焦段--14/20/28/35/50/85/105/135

  • 騰 龍 副 廠 鏡 頭(佳能/尼康/索尼可用):變焦焦段:15-30/24-70/70-200;定焦焦段:35/45/85

定焦鏡頭的畫質和清晰度更優(yōu)于變焦,變焦的方便性更優(yōu)于變焦;副廠鏡頭比原產鏡頭更便宜。


4.耐寒程度

低溫抵抗10℃以下,單反耐寒指數(shù):★★★★★ ;微單耐寒指數(shù):★★★☆☆;超低溫情況下,單反電池續(xù)航更好。


5.價格預算

按目前市場價格算,單反和微單凈機身的價格如下:

  • 單 反:佳能:6D(6300元) 、6D2(8300元)、5D4(16000元);尼康:D610(5500元)、D750(9500元)、D810(11500元)、D850(21800元)

  • 微 單:索尼a7系列(7500-20000元);富士:x系列(6000-12000元)

圖片

三.你適合買微單還是買單反

其實買相機肯定是根據(jù)實際需求和預算出發(fā)的。如果是想要成為專業(yè)攝影師,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需要單反,比如婚禮攝影師、體育攝影師、野生動物攝影師等,因為需要比較高的快門響應速度;如果是愛好攝影,或者是比較看中便攜程度的,可以選擇微單。如果主打拍視頻,偶爾拍拍照片,建議可以考慮索尼A7S系統(tǒng)的微單。

想要購買的朋友可以根據(jù)上面的價格,便攜,畫質,耐寒等區(qū)別上做出選擇,看看自己最看中哪一塊,根據(jù)自己的實際使用情況和需求以及預算選擇合適的攝影器材。

雖說構圖是按下快門之前應該做的,但有時候因為鏡頭焦段、拍照距離或者器材和取景現(xiàn)場有所限制而導致沒有拍出理想照片的情況下,我們就應當在后期對照片進行裁剪。

圖片

裁剪前

例如裁剪前的這張照片,天空中的那朵云雖然很出彩,但是最上面沒有云的天空就顯得單薄多余,我們可以裁剪掉一些空蕩天空和水面,畫面立刻就豐盈了。

圖片

裁剪后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不同情況下應該如何合宜的裁剪照片吧~

1.遵循三分構圖法

三分構圖法雖不新潮,但運用恰當會讓照片極具美感。使用這一構圖時,一般把畫面的長寬分別分割成三等份,每條分割線都視為黃金分割線,而主體一般放在分割線的交點處。

圖片

裁剪前

圖片

裁剪后

如果在前期拍攝沒能遵循這一法則,我們也能通過后期對畫面進行裁剪來讓構圖重回三分法。

例如下面這張小女孩的照片,在用三分法重新裁剪構圖后,更能突出小女孩迎風而來的飄逸感。

圖片

裁剪前

圖片

裁剪后

但是請記住,不一定所有情況都適合采用三分構圖法,我們應該通過不斷嘗試才能更好地利用裁剪為照片服務。

2.照片主體不夠突出

當我們翻看之前的照片時,常常會發(fā)現(xiàn)有些照片加入太多元素,導致主體不突出。此時我們可以通過裁剪來移除畫面中分散觀者注意力的干擾元素。

圖片

裁剪前

圖片

裁剪后

裁剪照片前你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照片想表達突出什么,然后再對照片進行調整,將畫面所要傳達的信息清楚地呈現(xiàn)出來。當然,我們在前期拍攝時,更應該好好去思考這一問題。

圖片

裁剪前

圖片

裁剪后

3.特寫突出

拍攝中,可能一些想要特寫的畫面和我們距離較遠,你由于某些原因無法靠近,也沒有合適焦段的鏡頭,或者回來發(fā)現(xiàn)照片某一部分單獨裁剪出來更好看時,我們就可以先記錄下景別較大的畫面再通過一定程度的裁剪來達成心中理想的照片。

圖片

裁剪前

圖片

裁剪后

這種拍攝情況十分考驗對焦是否準確以及相機成像的畫質,前期拍攝完畢,先通過屏幕放大查看,檢查被攝體是否拍得清晰銳利,以保證裁剪過后畫面中的主體依然清晰。

4.應對意外插曲

在拍攝過程中,難免會有意外插曲,比如在拍攝時突然闖入的游客胳膊,這時可以通過裁剪來補救。

圖片

裁剪前

圖片

裁剪后

5.增添美感

裁剪照片可以為每個拍攝下來的畫面創(chuàng)造更多可能,也許拍照時覺得這樣的構圖很不錯,回家一整理又意外發(fā)現(xiàn)裁剪一下照片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比如下面這張圖,畫面比較完整,但光源處所位置不太理想,主體的結構過于復雜,無法看到細節(jié)。

圖片

裁剪前

我們可以把畫面上相同的元素:好多的小花兒裁掉。讓畫面更加干凈而不沉悶。

圖片

裁剪后

裁剪照片確實給了我們很多簡單粗暴的“補救”機會,但在下次拿起相機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嚴格注意拍攝畫面中的一切,不能依賴那些“補救”招數(shù),好的前期永遠是最重要的哦~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