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三物黃芩湯方:黃芩一兩,苦參二兩,干地黃四兩。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多吐下蟲。
〖方解〗三物均有解熱除煩的作用,由于生地黃的用量獨多,故尤宜于有發(fā)熱心煩之血證。此治外邪已解,血虛有熱,四肢煩熱劇甚者有良驗。苦參殺蟲,故方后云多吐下蟲。
【解讀仲景原文】《金匱要略·婦人產(chǎn)后病》附方(一):千金三物黃芩湯,治婦人草褥自發(fā)露得風(fēng),四肢苦煩熱、頭痛者,與小柴胡湯;頭不痛但煩者,與三物黃芩湯。〖解讀〗見小柴胡湯方。
【臨聴辨】本方證的辨證要點:里熱血熱見心煩、手足心熱者。本方證與小柴胡湯列在一起,其主要意義是,產(chǎn)婦患草褥熱初可能是柴胡湯方證,不久便傳陽明呈里實熱,并因失血多還出現(xiàn)血虛血熱,因此在用黃芩、苦參清熱的同時用大量的生地黃養(yǎng)血涼血。本方全是苦寒清熱涼血藥,如胃虛者不宜服用。
主編:馮世綸,張長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