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學習一條傷寒論 (第37條) 講者:孫潔 編輯:東旭 37.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 人參 甘草炙 生姜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右七味,以水一頭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太陽病,十多天都沒有痊愈,可能性非常多。本條講述了三種可能性,以提示不能只根據(jù)病程時間來判斷病情變化。這三種情況分別是:“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以及“脈但浮者,與麻黃湯”。太陽病十多天,正邪就相爭了十多天,正氣損耗,所以“脈浮細而嗜臥”。如果此時沒有惡寒、發(fā)熱、體痛、喘等其它不適癥狀,說明邪氣已去,正氣未復,是“外已解也”。此時可以用略用參、棗、草等稍助正氣,也可以避風寒而休息調攝,以待正氣來復,則病自愈。這種情況與第10條“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庇蓄愃浦帯?/span>但如是出現(xiàn)了“胸滿脅痛”這樣的少陽見癥,說明邪氣已經(jīng)傳經(jīng)入少陽,是少陽病了,就應該按照少陽病來治療,用小柴胡湯。小柴胡湯的方解在第96條解釋可以更好懂,這里只要知道太陽久病,若見少陽經(jīng)癥狀,就用小柴胡湯等少陽方來治療就可以了。本條是以“胸滿脅痛”指代少陽病,就象第10條用“嘔”指代少陽病一樣,而小柴胡湯則是少陽方的代表。如果太陽表證仍在,那么就還是用麻黃湯之類的方劑來解表?!暗笔侵挥械囊馑?。只見脈浮,說明沒有表邪尚未入里。“脈但浮”是以浮脈代表證,并不是說只要看到浮脈,就可以用麻黃湯。點擊下方鏈接復習近三條傷寒條文: 每天學習一條傷寒論 (第34條) 每天學習一條傷寒論 (第35條)
每天學習一條傷寒論 (第36條)
字帖獲取請點擊: 傷寒論字帖 現(xiàn)已更新至36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