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楚楚 初診:2015年7月10日。何某某,24歲。因“停經(jīng)47天,胸悶1天”就診。 患者平素月經(jīng)規(guī)則,末次月經(jīng)6月3日?,F(xiàn)停經(jīng)47天,1天前患者無明顯誘因下出現(xiàn)胸悶不適,惡心或嘔吐。舌淡紅,苔薄白,脈細(xì)滑。 中醫(yī)診斷:妊娠惡阻(痰氣互結(jié)) 西醫(yī)診斷:早孕。 治則:化痰除滿,理氣和胃。 方藥:半夏厚樸湯(半夏9g  二診:2015年7月13日。胸悶除,偶覺惡心嘔吐,近2天妄覺有人要殺害自己而害怕不已,舌脈如上。 方藥:中藥守上方加銀鐲1只(煎湯代水),5劑。 三診:2015年7月18日。妄覺已除,下腹微脹,惡阻消失。 方藥:溫膽湯加薤白10g、麥芽12g,5劑。 按語:《千金方》云:半夏厚樸湯,治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為仲景治療梅核氣的名方,也是情志病的專方。本例病案中,患者孕期出現(xiàn)胸悶,惡心不適。若噯氣頻作,當(dāng)為氣滯;吐下則舒,當(dāng)為水飲。但當(dāng)吐不吐,當(dāng)咽不咽,以胸悶為主,實為痰凝也?!秲?nèi)經(jīng)》記載“喜則氣散,憂則氣聚,思則氣結(jié),悲則氣急”,因孕期喜怒不節(jié),憂思悲恐,致藏氣不平,心腹脹滿,上沖咽喉,如有炙臠,吐咽不下,皆為氣所生也,本方加姜棗,即為七氣湯。馬老用半夏辛溫,散胸中痰飲;厚樸苦辛,能行氣除滿;茯苓疏散飲邪,皆從小便出,生姜辛散水氣,解半夏之毒,為止嘔要藥,紫蘇主下氣,除寒中,安胎止嘔。加蔻仁理氣寬中,平復(fù)胃氣。 藥后胸悶得除,自覺驚懼,有被害妄想。確為情志所生疾病,因痰凝心下,滋擾神明,故見心中恐懼。復(fù)診守上方,以銀鐲煎湯代水,因銀能重鎮(zhèn)安神,驅(qū)邪定驚,引諸藥入心。5劑后心中害怕已除。諸癥得愈,續(xù)以溫膽湯理氣化痰,和胃利膽,來祛除頑痰,安神定志以善后。   初診:2015年7月10日。何某某,24歲。因“停經(jīng)47天,胸悶1天”就診。 患者平素月經(jīng)規(guī)則,末次月經(jīng)6月3日?,F(xiàn)停經(jīng)47天,1天前患者無明顯誘因下出現(xiàn)胸悶不適,惡心或嘔吐。舌淡紅,苔薄白,脈細(xì)滑。 中醫(yī)診斷:妊娠惡阻(痰氣互結(jié)) 西醫(yī)診斷:早孕。 治則:化痰除滿,理氣和胃。 方藥:半夏厚樸湯(半夏9g  二診:2015年7月13日。胸悶除,偶覺惡心嘔吐,近2天妄覺有人要殺害自己而害怕不已,舌脈如上。 方藥:中藥守上方加銀鐲1只(煎湯代水),5劑。 三診:2015年7月18日。妄覺已除,下腹微脹,惡阻消失。 方藥:溫膽湯加薤白10g、麥芽12g,5劑。 按語:《千金方》云:半夏厚樸湯,治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為仲景治療梅核氣的名方,也是情志病的專方。本例病案中,患者孕期出現(xiàn)胸悶,惡心不適。若噯氣頻作,當(dāng)為氣滯;吐下則舒,當(dāng)為水飲。但當(dāng)吐不吐,當(dāng)咽不咽,以胸悶為主,實為痰凝也。《內(nèi)經(jīng)》記載“喜則氣散,憂則氣聚,思則氣結(jié),悲則氣急”,因孕期喜怒不節(jié),憂思悲恐,致藏氣不平,心腹脹滿,上沖咽喉,如有炙臠,吐咽不下,皆為氣所生也,本方加姜棗,即為七氣湯。馬老用半夏辛溫,散胸中痰飲;厚樸苦辛,能行氣除滿;茯苓疏散飲邪,皆從小便出,生姜辛散水氣,解半夏之毒,為止嘔要藥,紫蘇主下氣,除寒中,安胎止嘔。加蔻仁理氣寬中,平復(fù)胃氣。 藥后胸悶得除,自覺驚懼,有被害妄想。確為情志所生疾病,因痰凝心下,滋擾神明,故見心中恐懼。復(fù)診守上方,以銀鐲煎湯代水,因銀能重鎮(zhèn)安神,驅(qū)邪定驚,引諸藥入心。5劑后心中害怕已除。諸癥得愈,續(xù)以溫膽湯理氣化痰,和胃利膽,來祛除頑痰,安神定志以善后。   | 
|  | 
來自: 用戶08204546 > 《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