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王XX,男,50歲,湖北省通城縣五里鎮(zhèn)人,2017年11月14日就診。 患者自述,近十多天來,項強疼痛,左側(cè)肩、腋下脹痛,陰雨天加重,活動加重,口苦,無口干,脈沉細,舌質(zhì)淡,苔薄白,陰雨天夜尿增多。 診為:太陽少陽太陰合病 方用:葛根湯合小柴胡湯、當歸芍藥散 藥用:葛根20g,麻黃15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大棗10g,蒼術(shù)10g,柴胡25g,黃芩10g,半夏10g,黨參10g,當歸10g,川芎10g,澤瀉10g,茯苓20g,生姜10g。7付,水煎服,日一付。 02 2017年11月20日復診:項強肩痛減,雙肱骨部痛,手指麻木,雙臂部痛,脈沉細,舌質(zhì)淡,苔薄白,邊有齒印,無夜尿,無口苦、口干。 診為:太陽太陰合病夾瘀 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合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加土鱉、海桐皮、雞血藤 藥用:黃芪30g,桂枝10g,白芍10g,大棗10g,葛根20g,茯苓10g,丹皮10g,桃仁10g,當歸10g,川芎10g,蒼術(shù)10g,澤瀉10g,海桐皮10g,雞血藤10g,土鱉10g,生姜30g。15付,水煎服,日一付。 03 2017年12月5日三診:左肩部脹,項后返痛,脈沉細,舌質(zhì)淡,苔薄白。 診為:太陽太陰合病夾瘀 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合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加土鱉、千斤拔、骨碎補、狗脊、鹿角片 藥用:黃芪30g,桂枝10g,赤芍10g,大棗10g,當歸10g,川芎10g,蒼術(shù)10g,澤瀉10g,茯苓10g,桃仁10g,土鱉10g,丹皮10g,千斤拔10g,骨碎補10g,狗脊10g,鹿角片10g,生姜30g。15付,水煎服,日一付。藥后痊愈。 04 分析:患者初診時,項強,左側(cè)肩、腋下脹痛診為太陽??;口苦診為少陽??;陰雨天夜尿增多為太陰??;故診為太陽少陽太陰合病。二診時雖癥狀有改善,病邪還在太陽太陰,并出現(xiàn)雙肱骨部痛,雙手麻木,雙臂部痛,存在血行不暢,故診為太陽太陰合病夾瘀,選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合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加土鱉、雞血藤、海桐皮,具有益氣實表、利水化飲、活血止痛的功效。三診諸癥改善,在二診的基礎(chǔ)上增加千斤拔、骨碎補、狗脊、鹿角片增加強壯筋骨,活血止痛的作用,第二診是根據(jù)《傷寒論》42條:“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秉S芪桂枝五物湯出自《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第2條:“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guān)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條文中的“外證身體不仁”與二診時雙臂肱骨部、雙手指麻木極為相似,黃芪桂枝五物湯的適應證為正氣不足于表,邪氣客之而不去也,以桂枝湯解肌除邪,加黃芪益氣實表,則邪不得復留。至于方中加土鱉、雞血藤是加強活血止痛作用,千斤拔、骨碎補、狗脊、鹿角片可扶助正氣,鞏固療效。 作者:王倆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