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昨天早晨,看了連岳先生的一篇文章《為什么學生只有好好學習的唯一選項》。 這是連岳先生的孩子問答篇之一,是一位初二年級的孩子因為想加入學?;@球隊卻被班主任阻止,原因是他馬上就要中考了,班主任認為這個孩子如果不是特長生,會因為加入籃球隊后過多的訓練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從而影響中考的成績。 畢竟現(xiàn)在中考的升學率并不高,如果考上不高中就只能去讀職高,雖然職高也有上大學的通道,可并不如直接從高中考上大學更為有利。 這個孩子很迷茫,一方面他絕對不愿意在中考中失利,另一方面覺得籃球是自己的興趣,如果能進入校隊訓練,能幫助自己在籃球技能方面有所提高。 連岳先生給這位孩子從責任與擔當?shù)慕嵌茸隽艘环治?,建議這個孩子還是專心讀書,這樣在將來的人生中才有能力去過得很好。 我覺得連岳先生分析得很好,不過這些話估計這個孩子不見得聽得進去,因為,這些話都是站在連岳先生的角度來進行分析的,而且他在文中非常肯定地強調(diào)了自己的判斷:“成為校隊的一員,代表學校比賽,是校園的明星,當然引人注目,即使按你的水平,進校隊并非主力,只能坐板凳當替補,可照樣也能引人注目,這就是你挖空心思進校隊的心理動機。運動顯得人特別帥氣,魅力蓋過那些成績特別好的孩子。馬上可以得到滿足,讓你念念不忘?!?/span> 連岳先生這篇文章下面回復的,都是受到社會經(jīng)歷磨煉的成年人,他們都認為連岳先生講得非常對。作為中年人,我也覺得他講得對,只是道理是對的,我卻覺得孩子不一定能接受這樣的講道理方式。 曾經(jīng)我的孩子對我說:“你說的那些道理我都懂,但是我不想聽?!币策€記得十年前,有一位才二十歲的年輕人對我說:“劉姐,你講的道理都對,我也明白,但是我還是想按我自己的方式去嘗試?!?/span> 這位年輕人的話我一直記在心里,它時時提醒我:“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就算要勸戒別人,至少要用別人能接受的方式去溝通,這樣對方雖然不一定能立刻接受建議,但至少他會順著別人給的建議思路去認真思考自己的問題?!?/span> 前幾天,孩子在臨睡之前對我說:“媽媽,等你們老了以后我會負責養(yǎng)你們的老?!蔽覇査麘撛趺醋鰰r,他說:“只要我擁有高學歷和強大的能力,就可以賺很多的錢,然后養(yǎng)你們就不成問題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很少去直接強調(diào)孩子要學會承擔責任,反而會常常建議孩子:“你有這個想法非常不錯,不過,考試在即,不如你先把考試這一關過了,然后再慢慢去實踐你的想法會更好。畢竟考個好成績,也會增加你的成就感,能增強你的信心。當然,如果考試失利也沒關系,我一樣愛你,你也可以重新尋找問題根源,從頭再來?!?/span> 所以,孩子無論有什么想法,他都愿意和我說,因為我不對他講大道理,反而給他一些從他角度來考慮的建議,這樣他也能去實踐自己的想法,也能保證學習的進度。 有一個女孩,在上學期成績下滑非常嚴重,她的媽媽非常焦慮,認為這個孩子再這樣下去就考不上高中,于是求助于我,希望我能幫幫這個孩子,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我見到這個孩子后,我發(fā)現(xiàn)事情并沒有媽媽想的那么嚴重,孩子承認自己確實貪玩了,我給予了她理解,并且問她:“你考得不好,是不是自己也不開心?覺得很難過?”孩子委屈地點了點頭:“是的,我知道貪玩讓我成績下降,可是媽媽越罵我我就越不想學?!?/span> 我對她說:“來,阿姨抱抱你,好嗎?”孩子略有些害羞,可是也答應了我想擁抱她的要求。在我緊緊地抱過她之后,我們就開始聊了起來。 在聊天的過程中,她說她非常喜歡法醫(yī)秦明的書,并且受法醫(yī)秦明的影響,她將來也想成為一名法醫(yī)。我對她說:“法醫(yī)的工作更多的時候是與各種血腥與尸體打交道,你不害怕嗎?”孩子說:“為什么要害怕呢?心里有鬼的人才會害怕?!?/span> 我哈哈大笑起來:“那么我有一個想法,可以幫助你實現(xiàn)這個理想,你想要嘗試嘗試嗎?”孩子歪著頭想了想說:“好,不過你要幫我保密,不要告訴我爸爸媽媽,因為他們會反對的?!?/span> 我答應了下來。 然后我就這樣對她說:“法醫(yī)是一個非常細致和嚴謹?shù)墓ぷ?,它要求你擁有縝密的思考及多角度的觀察能力,你想一想,如果你將來要從事這份工作,你該怎樣來訓練你的能力呢?” 孩子想了想,搖了搖頭說:“我不知道?!?/span> 我對她說:“嗯,好,我考你一個小方法,你就把你現(xiàn)在的學習,當在一個個實驗對象,遇到的每一個知識點,你都把它當成破案的要求來對待。也就是說,你要思考這個問題有幾種解題的思考,你也要觀察周圍的同學是如何對待這個問題的。當你通過把你遇到的每個知識點當成研究對象后,等你到了大學進入自己喜歡的專業(yè)后,你就會比同班的同學有了更多的實踐經(jīng)驗。那個時候,你只需要把實踐對象從知識點轉(zhuǎn)移到專業(yè)上,就行了。你想一想啊,別人是從大學才開始訓練自己的能力,而你卻從初二就開始了,你是不是就比別人擁有了更多的經(jīng)驗和能力?也能在同學們當中脫穎而出,成為這個專業(yè)當中的佼佼者?” 孩子眼睛一亮:“哇,你這個想法真的非常好,我怎么沒想到呢?好,我明天去補課的時候就按阿姨你的這種思路去嘗試。”這話說完之后,她突然喪氣地說:“如果我失敗了怎么辦?” 我揉了揉她的頭發(fā)說:“沒關系啊,失敗了就說明你的方法不對,失敗就是用來檢驗你的行動是不是一直在朝著目標前進。你不要害怕失敗,如果因為害怕失敗而不去嘗試不去行動的話,那么你就永遠不能達到目標,反而失敗卻能不斷推進你靠近目標?!?/span> 孩子高興地抱住我的胳膊說:“阿姨,不對,我不想叫你阿姨,我要叫你姐姐!”我笑了:“沒問題,你想怎么叫我都可以?!?/span> 現(xiàn)在孩子已經(jīng)初二年級下學期了,據(jù)她媽媽的反饋,這個孩子現(xiàn)在開始主動積極地學習了,而且提出了提前學習化學的要求,說是怕初三的時候會因為自己的原因跟不上學習,不如就提前學,提前找到自己的問題在哪里。 我和她媽媽感到一樣的開心,同時我也對孩子的媽媽說:“你如果對孩子的成績焦慮了,那么希望你能克制住,如果實在克制不住,你就和我聊聊,千萬不能把這份焦慮傳遞給孩子。因為孩子現(xiàn)在還小,心理還很脆弱,你焦慮會影響她對自己的判斷,也會影響她的學習節(jié)奏和進度。只有你不焦慮了,孩子才能變得更強大?!?/span> 所以,我們要勸孩子進學,不是用我們的主觀意志和道理去對孩子講,而是要用孩子能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從他的興趣入手,幫孩子做分析,再提出建議請孩子一起思考,看看該怎么做才能對他有利。 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想,理解孩子的感受,那么勸戒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再思考孩子的想要的利益提出建議,讓他去嘗試;并且告訴他即使失敗了也沒關系,人生很長,有很多機會可以不斷地修正;并且不用家長的焦慮去影響孩子的行動,那么孩子也就十分愿意聽取建議了。 不要說忠言會逆耳,忠言其實不會逆耳,讓人逆反的其實是表達方式。這一點,對于成年人一樣,對孩子也是一樣。 2021.4.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