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沖突水平 (level of conflict) 沖突適應 (conflict adaptatio) 注意聚焦 (attention focus) 在科技迅速發(fā)展的當今世界,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給人們的學習工作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干擾,如何提高調節(jié)人們的注意、情緒等來克服內外部干擾,從而有效的完成預期目標的能力,即認知控制能力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在實驗室條件下,通常采用沖突任務來研究認知控制,沖突任務是指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完成當前任務,比如,在色?詞 Stroop 任務中,被試需要對詞的顏色進行判斷同時忽略詞義。研究表明,人們對不一致試次的反應時要大于一致試次的反應時,兩者的反應時之差叫做干擾效應。這種干擾效應通常會影響人們當前任務的順利進行,但近來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適當?shù)母蓴_可能會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這種現(xiàn)象叫沖突適應,是指如果之前任務有干擾,那之后任務的反應時就會縮短;之前任務沒有干擾,則之后任務的反應時就不會縮短。有研究用沖突監(jiān)測理論來解釋沖突適應現(xiàn)象。該理論認為,沖突適應受到自上而下的認知控制的調節(jié); 當先前試次有干擾時觸發(fā)了調整機制,認知控制水平提高,而先前試次無干擾時則無此調整,表現(xiàn)為對沖突的“適應”。沖突適應是指由于個體監(jiān)測到了先前試次沖突,從而導致在當前試次中更好地控制了沖突。以往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的沖突類型會引發(fā)相應的認知控制調整,從而影響沖突適應。那么,沖突水平的差異是否也會對沖突適應有不同的影響呢?綜述,該研究的目的有兩個:被試:31位大學生,女性15人,男性16人,平均年齡19.74歲。實驗設計:3(先前試次一致性:無沖突、低沖突、高沖突)×3(當前試次一致性:無沖突、低沖突、高沖突)被試內實驗設計;因變量為先后反應時之差、錯誤率;無關變量為被試原本的認知控制能力、焦慮水平、施測時間等。實驗任務:字母Flanker任務,刺激由4類白色的大寫字母(F,H,N和P)組成,中心字母為目標刺激,兩側的字母為干擾刺激,側翼字母與中心字母100%一致的條件為無沖突(如NNNNN),50%一致的條件為低沖突(如HNNNH),0%一致的條件為高沖突(如HHNHH)。實驗由E-prime 2.0.10.92 軟件編制。實驗流程: (1)先進行練習實驗,正確率達到85%以上進入正式實驗; (2)實驗開始,屏幕中間呈現(xiàn)500ms的白色注視點; (3)隨后呈現(xiàn)刺激,要求被試忽略兩側字母,只對中心字母進行按鍵反應;被試左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鍵盤上方的“1”和“2”,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別放在“9”和“0”上,中心字母“F、H、 N、P”分別對應鍵盤上的“1、2、9、0”四個按鍵。在1500ms內按鍵刺激消失,超過規(guī)定反應時間刺激也會消失。 (4)反饋屏呈現(xiàn)800ms,反應正確為空屏,反應錯誤提示“Incorrect”,反應太慢(超過1500ms)提示“Noresponse detected”; (5)緊接著呈現(xiàn)一個500ms的注視點, 隨后進入下一試次(見圖1)。 圖1 實驗流程 (1)沖突水平越高,干擾效應越大、錯誤率越高(見圖2、3)。圖2 試次一致性(無沖突、低沖突、高沖突)的平均反應時 圖3 試次一致性(無沖突、低沖突、高沖突)的錯誤率 (2)當前試次為高沖突時,先前試次也為高沖突時干擾效應最小呈現(xiàn)為經(jīng)典的沖突適應;但先前試次為無沖突時卻比先前試次為低沖突時干擾效應小呈現(xiàn)反轉的沖突適應模式(見圖4)。圖4 當前試次為高沖突時的干擾效應(先前試次反應時-當前試次反應時)(3)當前沖突為低沖突時,先前試次為高沖突時的干擾效應大于先前試次為低沖突,呈現(xiàn)反轉的沖突適應;先前試次為低試次時的干擾效應小于先前試次為無沖突時干擾效應,呈現(xiàn)經(jīng)典的沖突適應(見圖5)。 (4)當前無沖突時,先前試次為高沖突時的干擾效應小于先前效應為低沖突和無沖突呈現(xiàn)為經(jīng)典的沖突適應(見圖6)。結論 該研究啟示我們,除了沖突的有無,沖突水平的變化也能誘發(fā)沖突適應,支持更大的沖突驅動更強的認知控制,而認知控制越強人們的注意力就更容易聚焦到當前任務上,即先前進行完的有高沖突任務更有利于人們把注意力聚焦到當前任務上來,這告訴我們適當?shù)臎_突訓練可以提高人們的認知控制水平。 參考文獻: 張孟可, 李晴, 尹首航, 陳安濤. (2021). 沖突水平的變化誘發(fā)沖突適應. 心理學報, 53(2),128-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