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對C2M概念的理解,是一種電子商務的模式。因為電子商務總喜歡用X2X代表一種模式,比如最早的電子商務B2B,B2C,后來的O2O,C2B,C2M等等。早期的B2B,B2C主要是區(qū)分購買者是企業(yè)(2B)還是個人(2C)的電子商務模式;O2O是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線上線下融合的電子商務模式;而C2B、C2M中,更多的強調的是產品定制信息流,從消費者向賣家或者產品制造者流動。 我推斷C2M的電子商務模式會是未來的電子商務形態(tài),但現在C2M概念非常的混亂,對概念的理解還沒有統(tǒng)一認識。我認為現在對C2M的闡述中,有一些是錯誤的。我希望能夠為C2M的定義做一些貢獻。 我認為:C2M將以平臺的形式為消費者服務;這個平臺將整合制造、設計、商務等生態(tài),同時在這個平臺上不僅支持C2M的個性化定制模式,還要支持傳統(tǒng)所有的電子商務的模式。 未來的C2M平臺是非常復雜的生態(tài),而一個生態(tài)的形成需要演進與迭代,而現在處于C2M生態(tài)發(fā)展的早期,未來隨著這個生態(tài)的成熟會涉及到電子商務、制造、物流、管理等多方面,從不同維度看C2M都有自己的特點。既然C2M涵蓋了制造部分,我首先要從C2M制造業(yè)這個維度來討論。 C2M屬于什么制造方式呢? 從制造業(yè)而言,常見的制造方式有4種,MTS、ATO、MTO、ETO。這四種類型的制造方式昨天的文章從制造方式理解智能制造。
C2M是ETO的模式嗎? 看一下APICS對ETO(Engineer-To-Order)的定義:Products whose customer specifications require unique engineering design, significant customization, or new purchased materials. Each customer order results in a unique set of part numbers, bills of material, and routings. Syn: disign-to-order。 從定義上看,C2M的個性化定制生產方式與ETO的定義是一致的。為什么我還將C2M的制造方式單獨列出來? ETO的定義種雖然沒有明確表述,但傳統(tǒng)的ETO制造模式中的客戶多是企業(yè)客戶,而C2M中的個性定制的客戶多是終端消費者。我是希望未來對個性定制做一個區(qū)隔:ETO的生產模式的客戶是企業(yè)用戶,C2M的個性定制生產模式的客戶是終端消費者。如果這個區(qū)隔大家認可的話,C2M的個性定制的復雜度會遠遠超過ETO的。 1、ETO的生產方式很早就有,但以前是項目型制造,不能大規(guī)模普及,原因是成本高。但企業(yè)可以接受ETO的高成本,是因為企業(yè)買的個性化產品是零部件,對于一些個性化定制的零部件的高成本,可以通過其他零件來分攤成本。而C2M面向終端消費者,其產品就是終端產品,產品的設計成本就是要包含在終端產品的成本里,傳統(tǒng)的終端消費產品是依靠大量的消費來分攤設計成本的。所以C2M的設計能否高效是決定其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2、ETO的生產方式,其客戶是企業(yè)。而企業(yè)內部有專業(yè)的工程師、有專業(yè)的采購人員,因而客戶企業(yè)對需要個性化定制的產品是有明確功能描述的,個性化定制產品的設計師對接的是專業(yè)人士,是可以用專業(yè)語言溝通的。但C2M面向的是終端消費者,終端消費者有可能是專業(yè)人士,也有可能是非專業(yè)人士。如果讓非專業(yè)人士提出的要求設計出來的產品可能是無法使用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邏輯思維有一年定制月餅,原計劃是月餅的包裝設計由粉絲設計,后來因為粉絲設計的不專業(yè)性,仍然采用了專業(yè)的設計。 為了能夠讓非專業(yè)的終端消費者可以設計出可用產品,C2M平臺對產品協(xié)助設計功能上要做得非常完善。 3、ETO產品價格的協(xié)商可以是長周期;而C2M平臺對定制產品的定價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確定。用戶下單的等待時間就是幾秒。同時C2M平臺對于定制產品的交期確定時間短,并要求能夠按時履約。這樣C2M平臺背后的定價機制、排程機制要非常完善。 從以上的討論看,我是希望在制造方式上,將C2M的制造方式單獨提出來,以區(qū)別于ETO。方便指導未來C2M平臺的設計。 同時我也特別希望能夠對未來智能制造平臺做一個區(qū)隔:C2M就是面向終端消費者的智能制造平臺。而原材料、設備制造行業(yè)的智能制造平臺不包含在C2M平臺之內。 未來規(guī)劃做兩件事: 1、成立一個民間的C2M聯(lián)盟、希望可以重新定義C2M,并促進C2M的發(fā)展。 2、與20家上市公司的董秘、并購基金建立聯(lián)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