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經(jīng)》真的是老子寫的嗎?《易經(jīng)》的作者到底是誰?在全球化的今天,無論是人才、技術、文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交流,為何這些“文化隗寶”卻像武術一樣很難在國際上發(fā)揚光大呢? 而像中醫(yī)、中藥、針灸、漢文化卻已經(jīng)在海外成為了熱門,甚至日本、韓國的中藥貿(mào)易額早已領先世界多年。即便是我國的歷史和漢文化其重要資料也是日本保留得最為完整。其實,好的東西,例如茶、瓷器、絲綢等技術是藏不住的,而華而不實的東西無論怎么吹噓都是沒有市場的。在文化最為開放個唐朝,李氏家族為何神化老子,并將道教奉為國教呢? ·唐朝和道教的關系 其實,無論是《道德經(jīng)》還是《易經(jīng)》,他們都是古人經(jīng)過了上千年集體創(chuàng)作,并反復修改后的經(jīng)典文獻。 如果過分吹噓一本書的價值,將其視為“萬金油”,這不但會令外人嘲笑,還顯得自己十分愚昧。 只有思想非常狹隘的人才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認為只有東方人才最了解東方文化,看看國際上著名的漢學家里東方人占了多少? 當你告訴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很大時,他會認為你在騙他。 當年李淵為何要將道教奉為國教?李淵首先考慮的是大唐的基業(yè)。 早在隋朝時期道教就十分昌盛,而道教的“上清派”代表人物王遠知則被隋煬帝奉為“王法主”,在朝中有極大的權勢。當王真人以過人的眼光反對楊廣南遷遭到拒絕后,王遠知對隋朝徹底放棄了希望。 為了給自己找到另一個金主,王遠知以秘密傳授給李淵道教符篆的方式和李氏家族結成了政治聯(lián)盟。 由于楊廣特別信任王遠知,此人掌握了大量的隋朝中樞機密,而這些信息后來都被王真人傳送到了李淵那里,這為唐朝的建立打下了汗馬功勞。 當李淵父子取代了楊廣之后,一是為了投桃報李,將王遠知以及道教捧上了神壇,二是李淵看到了道教的政治價值。 ·為何說神化老子就是神化李淵家族自己 古人很有意思,無論他是什么出身的人都希望給自己找一個尊貴的祖先。當年朱元璋就想認朱熹為先人,奈何朝代太近,連自己都騙不過去。 而唐朝,剛剛經(jīng)歷了魏晉南北朝不久,整個帝國還處于門閥統(tǒng)治的陰影下。 盡管李淵得了天下,但在當時河北四大家族眼里(博陵崔家、趙郡李家、范陽盧家和滎陽張家)李淵父子不但是暴發(fā)戶,而是還不是漢人正統(tǒng),他們根本看不起皇室。 這四大家族牛到什么程度?他們不但僅僅只在四大家族內部通婚,還在唐朝第一次編撰《氏族譜》時將皇室李家排在了他們的后面。 這不僅讓李淵父子勃然大怒,也嚴重意識到皇室出身對政治的嚴重性。盡管沒有足夠多的資料證明李淵父子是少數(shù)民族人,但李淵的太太確確實實是當時所謂的“胡人”。 在后來的文化建設上,大唐李家也一改漢朝的“華夷之辯”,將所有民族都視為平等,這在當時是十分難得的。 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好的祖先,李淵聽取了王遠知的建議,將老子(李耳)追溯成了自己祖先。 不但皇室這樣做,像哥舒翰這樣胡族將軍也說自己是大將軍李陵的后人。因為當時李陵投降給了外族,哥舒翰說他就是李陵和胡人婚后生下的混血兒后裔,為此,他還看不起自己的競爭對手安祿山(栗特人)。 即便是李白這樣的大詩人也要杜撰一番自己的家族,其實李白的家族一直都和李淵家族一樣,都是一個歷史之謎。 李淵不但找到了老子這個祖宗,還要將老子的形象光輝起來。 就算《道德經(jīng)》是老子寫的,這和道教又有什么關系呢?到在王遠知的操作下,老子不但成了道教的祖師爺,還被大唐皇室封為了“太上玄元皇帝”。 只要稍微有點文學知識,就知道這幾個字的分量。太:極限的意思;元:一切萬物的開始;再加上“玄”和“上”二字,這樣的全方位包裝將老子瞬間從一位普通的圖書管理員一下子升級為了天上最牛的神仙了。 而李家正好發(fā)家于山西,據(jù)說那里是老子的故鄉(xiāng)。這樣一折騰,李淵父子不但擁有了光輝的出身,其唐朝的建立還成了上天的安排。 王遠知真人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順利地從隋朝的大國師變成了唐朝的大國師,并將道教推向了歷史的巔峰。 ·為何后來佛教在唐朝超越了道教 為了包裝自己,李淵不但在全國范圍內動用國庫精修了300多座大型的道觀,還規(guī)定每個州縣必須建造至少一座道觀,還利用皇權的力量讓全國的所有道觀里有塑有老子和自己的雕像。 除此之外,唐朝的皇室還將《道德經(jīng)》列為了科舉必考內容。 由于道教變成了國教,加上有皇室貴族的加持,很快在全國范圍內興起了一股修道熱潮。 這一時期的儒教和佛教并沒有在唐朝展露太多鋒芒,但隨著唐朝國力的衰落,佛教便慢慢超越了道教。 盡管唐武宗曾經(jīng)實施過嚴格的“滅佛”運動,并將全國內眾多寺院財產(chǎn)收歸國有,但依然阻止不了佛教的快速發(fā)展。 佛教之所以能快速戰(zhàn)勝道教是因為佛教開始避開了鋒芒,他們被逼無奈地選擇了走平民路線。 就拿一個阿彌陀佛來說,就是簡單的一句話,只要你會念這句話,無論是你是皇親國戚還屠夫殺手,你都可以為你自己和你的家人乞求到福報。 而這種福報不僅僅可以保佑你現(xiàn)世平安,還能在你死后給你安排好下一世的錦繡前程。 在這佛教這一統(tǒng)宣傳下,誰還去信仰又要花巨資煉丹,又要花大把的時間去練吐納、運氣之法的道教呢? 是的,想進入道教門檻很高,不但要有很高的文化素養(yǎng),最好還要有很多錢。 而像道教里的養(yǎng)生術、房中術、金丹等項目,即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也不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 而當佛教以一種大眾消費的方式快速占領市場之后,道教的市場份額自然就被擠掉了很多。 加上后來武則天為了擺脫皇室李氏家族的陰影,將自己塑造成了彌勒佛的轉世。你們李家尊道教,我武則天偏偏發(fā)揚佛教。 在民間和貴族的雙重作用下,道教越來越被邊緣化了。 其實,作者在想,古代的皇帝真的就很迷信嗎?他們殺了那么多人,如果他們真的相信鬼神之說的話,他們晚上還睡得著嗎? 而如果這些東西皇帝自己都不信,他們又為什么鼓勵別人去信呢?關于這個問題,就留給聰明的讀者來回答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