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jīng)的公主墳,可是京西響當當?shù)摹百徫锸サ亍保?/strong>翠微、城鄉(xiāng)貿(mào)易中心、魚龍混雜的手機大賣場。。。隨便一處,都有我們的回憶。 70、80年代,公主墳慢慢的形成了商業(yè)圈。還記得那年的翠微商場,最早只有一層。現(xiàn)在的翠微市場已經(jīng)不止公主墳這一家了。小時候要是誰把紅領(lǐng)巾、小黃帽之類的弄丟了,家長一準帶著來這兒買。記憶里,每次來這都能碰見同班同學,家長還得互相問上一句:“您家孩子考了多少分???” 除了翠微商場,在公主墳還有一地叫“城鄉(xiāng)貿(mào)易中心”,雖然這名字確實是有點土氣,但您要來這逛過,就能知道它里面可真一點都不土氣,它是當時“剁手一族”的最愛。 公主墳東南角有好多賣手機的。各種牌子,真的假的全都有。有多少人的第一部手機都是在這兒買的。 老北京都知道早年在北京有很多地方其實是沒有地名的,人們喜歡以當?shù)氐臉酥疚飦矸Q呼此地,久而久之也就傳開了。您看像五棵松,過去在那就真的有五棵松樹;所以在公主墳這里,確實埋著公主,而且還不只一位。 當然啦,在北京除了我們熟知的這個公主墳以外,還有很多公主墳(公主的墓),而且在北京不只有這一個地叫公主墳,像6號線上的草房,在過去也叫公主墳。不過今兒個小編想跟您聊的是1號線上的公主墳, 其他的趕明咱再接著聊。 在公主墳這個富有神秘色彩的“傳奇”地段,流傳著各種傳說和盜墓賊的故事,您在網(wǎng)上搜一下它,跳出來的關(guān)鍵詞一定是和烏鴉、來歷、詛咒、鬧鬼有關(guān)。這其中和烏鴉有關(guān)的信息最多,您可別覺得這是小編在胡沁呢,我在網(wǎng)上隨便截幾條給您看看的,公主墳的烏鴉真的多到嚇人。 本來想走在公主墳的路上好好回憶一下這里的過去,但迫于天上隨時會落下鳥屎,也只好加快了腳步。畢竟一周總會被“襲擊”一到兩次,就算沒有擊中,也總是擦肩而過。。。 (圖片出處見水?。?/p> 那一年公主墳,公主的墓還在,它被圍在高高的紅墻內(nèi),里面的松柏長得比墻還要高。
建國后,這里一下子變得“熱鬧”了起來。
從公主墳沿萬壽路一直到西山,空軍、海軍、通信兵、總后、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鐵道兵等司令部大院順次排開。這些大院的聳立,形成了北京特有的大院文化。您過去要在這聊天,一開頭您得先問對方:“您看過血色浪漫嗎?”
那時候的公主墳好像一道分隔線,把北京 “切成”了兩半,一半是“新北京”,一半是“老北京”。
一轉(zhuǎn)眼到了1965年,北京開始修建一號線,公主墳作為經(jīng)停站,在修建地鐵站前,文物部門對公主墳開展了考古挖掘,經(jīng)專家考證,公主墳這里葬的是清仁宗嘉慶皇帝的兩位公主。據(jù)說當年從施工現(xiàn)場挖出很多玻璃陪葬品,紅紅綠綠的玻璃特別好看。
公主墳出名的可不止這些,有哪個北京人不知道八一湖的。過去那時候水也足夠清澈,夏天能游泳,冬天能滑冰。聽說它還有個名字叫北河山。
您站在八一湖公園里能瞅見不遠處的中央廣播電視塔。記得小學課本里有一篇文章就是專門寫它的,當時語文老師還要求全文背誦來著,背不下來不能回家的那種。如今,曾是北京最高建筑的中央電視塔,也已被其它更高的建筑物給取代了。
要說住在公主墳這片的,大多都和軍隊大院有點關(guān)系,在十一和育英上學的大多數(shù)都是大院里的孩子。當時的翠小和翠中現(xiàn)在都成重點了,多少人“擠破頭”地想要把孩子送到這兒上學。
您還記得公主墳的音樂水池噴泉么?那有彩燈,有音樂,還能看見來來往往的大1路。小時候,尤其是夏天的晚上,最喜歡和小伙伴去那玩(瘋)上(跑)一會,家長要不讓去,還得說呢,“我都和人家說好了,您不能讓人家在那干等著我吧”。
還有300路。還記得08年左右那會,早晚高峰上車下車特費勁,尤其是上車的時候,感覺不是自己走上去的,是被后面的人給推上去的。現(xiàn)在的300路早已不像往日那樣的擁擠了。
在公主墳這里,還有個讓住在這的瓷器們心心念念的店,不知道您有沒有吃過天府豆花莊。吃飯要先買飯票,然后自取,有點老國營飯館的感覺。聽說擔擔面和雞絲涼面都特好吃~
最初的公主墳環(huán)島也還只是個大轉(zhuǎn)盤,車開到這里,無論怎么開都得沿著轉(zhuǎn)盤轉(zhuǎn)個圈。但現(xiàn)在這已經(jīng)變成一座成車水馬龍的立交橋了。
記憶里的公主墳還在眼前,西山一直在那里,公主墳也一直在這里,誰都沒有變,我們看著它從凄涼走向繁華,也看著它的變遷和發(fā)展,此時心頭涌出了很多和它有關(guān)的故事和回憶。
本文圖片來源于大眾點評及網(wǎng)絡(luò),感謝! 轉(zhuǎn)載請注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