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頻版課程鏈接,讓你解放雙手,邊走邊聽:https://www.ximalaya.com/gerenchengzhang/20251250/355645748 凡事都有解 導語:愛而不得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情,很多同學都會在想要放棄和不舍得之間徘徊。 這固然有喜歡對方的原因,但某種程度上或許也說明,自己的內(nèi)心害怕接受失敗,更害怕這次失敗影響到自己今后的人生,所以不愿意果斷選擇。有這種想法的同學,今天的問答可以解決你的困惑。 網(wǎng)友提問 老師好,我喜歡一個女生很久了,有幾年的時間。對方說我們是異地不合適,雖然到現(xiàn)在我都覺得她特別好,但是我不想再走老路。 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奢望和她在一起了。請問老師,我要怎么才能更好地放下她。 用親密關系的理論來說,之所以放不下喜歡太久的女生,是因為現(xiàn)在沒有更好的替代對象出現(xiàn)。 舉一個例子:如果說跟郭德綱分手了,然后轉(zhuǎn)過頭被林志穎追求了,你還會難受嗎?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有親朋好友來傾訴類似的事情,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先傾聽,然后通過一些引導讓他自己發(fā)揮主動性。不能代替對方去思考這件事情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什么,更加不能對對方的一些想法有主觀的評判。 這位同學的心里其實有一種在人群中很普遍的情緒,就是既想放下,但是又不舍。 他所謂的不想走老路,可以理解為想去面對新的生活,不想回歸過去的那種活法。原因是覺得自己做不到,不想再繼續(xù)了。 社會學習理論里面有一個概念叫自我效能,是指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它與自我能力感是同義的。一般來說,成功經(jīng)驗會增強自我效能,反復的失敗會降低自我效能。 具體到追求女生層面,就是覺得自己的能力到底是否足夠追到她。 而這位同學,內(nèi)心的期待是追到這個女生,但是比較清晰地感到自己沒能力。所以你這個時候心里面產(chǎn)生了猶豫的情緒,在行為上就會弱化,進而啟動人本主義心理學所說的心理防御機制。 1 打破原來的固有觀念 心理防御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沖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nèi)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nèi)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wěn)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其積極意義在于能夠使個體在遭受困難與挫折后減輕或免除精神壓力,恢復心理平衡,甚至激發(fā)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激勵個體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 消極的意義在于使個體可能因壓力的緩解而自足,或出現(xiàn)退縮甚至恐懼而導致心理疾病。 可以看到,心理防御機制的啟動有積極的一面,但是長遠來看,我們需要打破這一機制,避免其帶來的消極意義。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認知療法來解決。 比方說這位同學提到的,不想再走老路。但是不妨回顧一下你走過來的人生,之前的老路都是不好的嗎?人生本來就是酸甜苦辣,雖然每個人都想要好的事情,但是出現(xiàn)壞的事情不也是人生的常態(tài)嗎? 如果你能認識到生活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如愿的話,就會更加坦然地接受自己過去經(jīng)歷的事情和作出的選擇。 事實上追不到一個女生,除了說明你們倆不合適之外,說明不了任何問題。這樣去看的話,就不會鉆到牛角尖里。 因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可能每一個你喜歡的人剛好也喜歡你,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這個時候大家不妨一起來做一個假設,如果說再做一次努力失敗了,竭盡全力都搞不定。如果是這樣,你們能夠接受嗎? 其實按照這位同學說的,已經(jīng)不奢望和她在一起了。意思就是現(xiàn)在你得不到,那跟她做朋友就好了,你接受這個現(xiàn)實。不怕再受打擊,但是也不想繼續(xù)了,已經(jīng)默認了。如果心里面已經(jīng)接受了這個事實,那就會更加容易放下。 2 勇敢地走好未來的路 曾經(jīng)有過開啟心理防御機制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后遺癥:當在接下來的生活中碰到困難的時候,本能地就是逃跑。因為他們還沒有做到充分的心理建設去接受曾經(jīng)失敗的體驗,仍然在抗拒。 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diào)對經(jīng)驗的開放性。就是我們要對所有的經(jīng)驗開放,好的壞的我們都要能接受。所以我們的理想狀態(tài)是:發(fā)生了不好的事情也能從心里面接受,并且下一次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不會因為之前的失敗而放棄去追求、放棄去付出。 解除心理防御機制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01 遇事找內(nèi)因,不找外因 遇到任何問題、困難的時候都不要找客觀原因,也就是不要找借口。 比方說脫單困難,不要怪女生都愛錢,也不要只關注無法改變的,例如個子矮等自身因素。要從認知開始改變,明白這些因素都不是根本原因。 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相信自己可以通過提升溝通能力、社交技巧,與女生接觸的時候更加用心,就完全可以脫單。 02 過程與結(jié)果同樣重要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關注結(jié)果而忽略過程,因為有過程的結(jié)果才能驗證過程中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只有結(jié)果沒有過程只會建立虛假的自信,甚至讓人變得狂妄,下次再遇到事情時,仍然會不知道如何做。 比如追女生的時候,不要只想著能不能得到女生,而是要關注自己能不能再做的好一點。 當女生的反饋有些冷淡的時候,不要只想著既然不能成功就不需要堅持,而是要想自己能不能再努力一點,再用心一點。 關注了過程之后,即使最后失敗了,也可以更加清楚過程中自己的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那么下次再與女生相處時就會知道該如何做,才能得到好的結(jié)果。 03 當結(jié)果已定的時候不要找消極內(nèi)因 當自身效能感低的時候,結(jié)果已定,就不要過于反思,找消極內(nèi)因,因為這樣容易引發(fā)自責,進入自我懷疑,有的人甚至出現(xiàn)走極端的情況。 網(wǎng)上很多人有一些偏激的言論“女人就是愛錢,只有有錢就能找到女朋友?!薄皩ε镁褪枪蛱颉薄@些人大都是因為曾經(jīng)做過這些行為,但是沒有得到好的反饋,所以自我懷疑,走向極端。 所以在結(jié)果已定的情況下,反思的同時去找積極的意義更重要。 比如被女生拒絕,不要自我懷疑,認為女生就是不喜歡自己。要去想這次的失敗可能是因為沒有準備好話題,有些尷尬,有了這次教訓,下次好好準備就一定能成功。 04 萬事做成功都要靠心態(tài) 只有擺正了心態(tài)對很多事情才能有正確的看法,才能不斷的完善自己。 心態(tài)對了,自我效能感就會增強,從而促進行動力,行動力增強,壓力減輕,不情緒化,做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就更高,通過努力有了好的結(jié)果,又會增強自我效能,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放下一個人其實并不難,難的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你能夠找到自身的成長、價值時,就能夠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