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故事新編-9 扣馬崗 文/墨吟 夏天 ![]() 圖:屈原扣馬 山路上,一匹馬極速奔馳,馬上之人似乎還嫌慢,不停地揚鞭催馬。 何事如此緊急,難道天要塌了不成? 對于馬背上的屈原來說,如果他不能及時阻止正要前往秦國的楚懷王,天幾乎要塌了。 已經(jīng)能隱約看到前面的大王車隊儀仗,屈原一邊策馬,一邊高喊:“大王留步!大王慢行!” 在一個山崗前,屈原終于追上楚懷王的鑾駕,他不顧危險一把扣住鑾駕的馬首,強行止住馬車前行。然后下馬跪地,攔在車前。 車中的楚懷王被這一急剎車,晃了一個趔趄,從馬車內(nèi)伸出頭來一看究竟。才緩過神來的御前侍衛(wèi)們也抽刀亮劍,護在車輦周圍。 屈原抬起頭,朗聲說:“大王莫驚,容臣回稟?!?/span> 楚懷王定睛一看,方才認出眼前這位衣冠不整,頭發(fā)散亂之人是一向溫文儒雅的屈原大夫。此時懷王心情甚好,于是問道:“愛卿這么急匆匆攔住本王,難道也想跟著一同去秦國嗎?” 屈原高聲道:“大王萬萬不可前去秦國??!” 懷王搖頭,說:“愛卿糊涂也,孤王與秦王結(jié)為兒女親家,秦王相邀,怎可不去?” 屈原說:“秦楚兩國向來不和,秦王突然對我國示好,必有陷阱,大王萬不可前去?!?/span> 懷王不語,似乎有些猶疑。在一旁相送的懷王之子子蘭道:“這可是與秦國和好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怎么可以得罪秦王呢?” 屈原情急之下,不顧懷王的顏面,大聲說:“秦國是虎狼之國,歷來不講信義,大王難道忘了張儀的割地騙局,忘了前不久的戰(zhàn)敗嗎?”說得懷王面露慚色。 想當初,屈原力促懷王與齊、燕、趙、韓、魏結(jié)成聯(lián)盟,形成抗秦的大好局面。為了瓦解六國聯(lián)盟,秦國相國張儀出使楚國,對懷王說:“只要大王與齊國絕交,秦王不但與楚國重修舊好,還準備將商于六百里土地獻給楚國?!睉淹醮笙策^望,決定絕齊聯(lián)秦,但遭到屈原極力反對。 張儀又聯(lián)合記恨屈原的楚國公子子蘭、懷王寵妃鄭袖、大臣靳尚,誣陷屈原向張儀索賄白璧一對。懷王聽了怒火沖天:“難道六百里土地還不及你一對白璧?”遂罷黜屈原,將他趕出都城。懷王派使臣去秦國,要求交割六百里土地,張儀對使臣說:“秦國一寸土地一寸金,怎么可能獻給別人?我說獻給楚王的,是我自家的六里俸地呀!”懷王如夢初醒,六國聯(lián)盟被拆散,楚國連一寸土地也沒有得到。 這次懷王親自前往秦國,怎不令屈原心急如焚,故快馬趕來勸阻。 大臣靳尚嫉妒屈原才華,不愿懷王再次重用屈原,加之他受過秦國張儀的大量賄賂,自然要幫著秦國說話,他陰陽怪氣地說:“大王,屈原這是在埋怨您無能啊!” 這句話擊中了懷王的軟肋。哪個君王都不希望臣子說他無能,于是臉一下陰沉下來。 屈原一心只想勸阻懷王,根本沒有察覺到懷王的不悅,依然自顧自地說:“微臣一片忠心,全是為了楚國,請大王念在你我多年的情分上,相信我!” 懷王的臉色已經(jīng)鐵青,他最不愿想起的,就是他年輕時,在治國方面大多依靠屈原的才華,最怕國人說自己不如屈原。 靳尚不失時機,不斷添油加醋:“屈大夫口口聲聲說自己一心為國,難道大王會害楚國不成,這到底是誰的天下?” 屈原對靳尚怒目而視,嚇得靳尚心中哆嗦了一下。 但是楚王聽了這話,更加不相信屈原,更加要擺擺君王的威儀,冷冷地說:“拉開他,我們走!”一行車馬滾滾而去。 屈原見懷王一意孤行,淚流滿面,捶胸頓足,仰天長嘆:“天亡楚,猶可活,自亡楚,不可活也!”氣得暈倒在路旁。 當?shù)芈愤^的百姓將屈原救醒,送他回家。日后老百姓自發(fā)在附近的山崗上立了一塊石碑,上寫“屈原扣馬崗”。 果然,楚懷王到達與秦王相會地點,秦王早已設(shè)下埋伏,將懷王擒獲,逼迫他割地。懷王自此才明白屈原所言無虛,但悔之已晚,最后受盡屈辱,死在秦國。 夏天墨吟論古今 夏天:扣馬崗是關(guān)于屈原的傳說之一。兩千多年來,相關(guān)的民間傳說很多,有的甚至帶上了神話色彩。例如:端午節(jié)吃粽子、劃龍船,即源于屈原投江后的傳說;汨羅江北岸有座玉笥山,山上有騷壇舊址,傳說屈原在騷壇創(chuàng)作《離騷》,寫完后大聲吟哦,悲愴之聲引得山間野鬼失聲痛哭…… 墨吟:俗話說,憤怒出詩人。屈原輔佐楚懷王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六國聯(lián)盟,卻被昏君和佞臣毀于一旦,眼看楚國將亡,悲從中來,遂完成我國最早的長篇抒情詩《離騷》,成就了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