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朋友大家好,時光如白駒過隙,歲月似大浪淘沙,轉眼我們只能和上半年說再見了,愿各位讀者在即將到來的日子里,與我們一起不斷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 如題,今天的主角是縫匠肌,本文將從它的解剖結構、功能特點、臨床相關、強化訓練這幾個方向上和大家一起展開探討。 一、解剖結構 縫匠肌 起自:髂前上棘(ASIS) 止于:脛骨體的上內側面、鵝掌 功能:1、屈髖和屈膝 2、髖關節(jié)屈曲時可外旋大腿 神經支配:股神經 第3-4腰神經 二、功能特點 1、形態(tài)結構:縫匠肌為身體最長的帶狀肌,屬于雙關節(jié)肌。它斜跨大腿的正前方,經過股直肌、股內側肌前面,至下端變?yōu)橐粋€扁平薄腱,越過股薄肌及半腱肌的淺面,至膝關節(jié)內側,止于脛骨粗隆內側面和脛骨前緣上端內側,一部分移行于小腿筋膜。 2、動態(tài)收縮:縫匠肌上固定收縮,有屈髖,髖外旋、外展以及屈膝且讓小腿旋內的功能,類似踢毽子這一動作就是靠縫匠肌的收縮而產生的。下固定前提下,兩側縫匠肌收縮讓骨盆前傾。 3、力學平衡:縫匠肌與闊筋膜張肌都起自大腿上端,向下分別跨越膝關節(jié)的兩側,止于小腿的內外端,成倒置的v字形,這兩塊肌肉的力量平衡,直接影響到下肢的力學對線??p匠肌使髖關節(jié)外旋和闊筋膜張肌使髖關節(jié)內旋的力矩平衡與否,直接影響了行走中腳尖的指向是否正確與合適。 縫匠肌止于小腿內上端的鵝掌腱,該肌過度緊張,有可能引起膝關節(jié)內翻(o形腿)的出現。 三、臨床相關 1、縫匠肌損傷多為急性損傷?;颊唧y關節(jié)處疼痛,小腿內側疼痛。病情較重者行走困難,髖關節(jié)處于內收,內旋的保護姿態(tài)。髂前上棘及脛骨粗隆處壓痛明顯,沿縫匠肌走行方向,可觸及緊張的肌腹。 2、功能障礙:患者主動屈髖時疼痛加重,上樓梯時尤為顯著。損傷較重者,膝關節(jié)不能完全伸直,髖關節(jié)后伸角度受限。 3、縫匠肌牽伸試驗:患者俯臥,下肢伸直,術者固定好患者骨盆。 將患側髖關節(jié)內旋,并在此基礎上后伸下肢,此時縫匠肌處于緊張牽伸狀態(tài),若出現疼痛即為陽性。 四、強化和訓練 動作名稱:立式側抬腿。 準備姿勢:單腳站在一高臺階上,單手扶穩(wěn)固定物。鍛煉一側腳上掛一重物,自然垂于支撐腿旁。 動作過程:保持身體平衡站立,負重的動作腿微屈,慢慢外展并盡量向上抬高,大腿同時做旋外的動作,至頂點后,略做停頓,原路返回,重復進行。 技術要點:動作腿的起落速度要均勻、緩慢,不可采用沖擊式的猛起、猛落動作,大腿抬高并旋外到頂點后,要做頂峰收縮,以強化刺激效果。 注意事項:由于動作腳上帶有重物,所以,動作腿下落時,要控制動作速度緩慢,以防砸傷站立腿。 變化形式:將負重物換成橡皮筋或低滑輪機的繩索掛在動作腳上,也可以做此練習,作用類似。 為了大家更系統(tǒng)的學習,下面將股四頭肌和闊筋膜張肌的鏈接一并發(fā)上來 又到了和大家說再見的時候了,在揮手道別之前,強勢插播一條廣告,易筋針推拉伸第十七期學習班即將在深圳舉辦,之前那些拼命催咱們趕緊開班好參加學習的同志們,趕緊回來登記報名啦,提前報名有優(yōu)惠哦!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和咱們聯(lián)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