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fā)自瘦龍健康,中國肥胖問題的死磕俠,我已委托“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y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請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請隨意轉發(fā)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后臺。 本文編輯字數(shù)2596字,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突然低血糖,是什么樣的體驗? 如果有過,你肯定忘不了那種感受,突然臉色蒼白、心慌、天旋地轉,各種負面buff集中一身,感覺就要快死了一樣。 
我曾見過一個低血糖的老人,臉色煞白,神情緊張,看到路邊有賣西紅柿的,急忙抓起兩個西紅柿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然后在路邊喘著粗氣坐了半天才緩過神來。 他說他有糖尿病,打了胰島素后沒吃飽,出門沒過多久,就感覺自己可能低血糖了。 低血糖很可怕,有時候真的可能要命,我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告訴大家低血糖的真相。 在我們的社群中,很多人反饋,以前經(jīng)常隨身帶一顆糖,低碳后,也再也不低血糖。 
國外也有很多網(wǎng)友反饋,少吃主食的低碳飲食,讓他們的低血糖消失了。 
但是,還有很多人說:我低碳后,還會出現(xiàn)低血糖,那么,不吃主食的低碳飲食,會不會導致低血糖呢? 今天,我們再來聊一聊它。 什么是低血糖?醫(yī)學上的定義,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于2.8mmol/L(50mg/dL)。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因為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處于高水平,對低血糖更不耐受。 所以,這個標準更高一些,糖尿病人血糖值≤3.9 mmol/L(70mg/dL)時,即可被診斷為低血糖。 正常人在血糖水平降至60 mg/dL(3.3 mmol/L)左右時,就會有出冷汗、惡心、溫熱感、焦慮、顫抖、心悸以及有饑餓感等一系列癥狀。 低血糖癥狀
當血糖降至50 mg/dL(2.8 mmol/L)左右或以下時,大腦葡萄糖供應不足,會出現(xiàn)中樞神經(jīng)癥狀,引起頭痛、視力模糊或復視、意識障礙、言語困難、更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癲癇發(fā)作和深度昏迷。 陷入昏迷后病人無法自救,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低血糖的2大主要原因很多身體健康的人,沒有糖尿病的人,會出現(xiàn)低血糖,這是最常見的一種。 →反應性低血糖 你吃主食等高碳水食物后,食物被淀粉酶分解,血糖升高,同時胰腺會大量分泌胰島素(Insulin)來降低血糖。 一般你吃完飯,3個小時左右,就會出現(xiàn)低血糖,我給大家分享兩張圖。 下面這張圖片上一個20多歲的男性,在吃完高碳水食物之后,血糖和胰島素的變化。 
下面這張圖片上一個50多歲的男性,在吃完高碳水食物之后,血糖和胰島素的變化。 
吃完高碳水食物后,1個小時血糖達到高峰,3個小時左右開始出現(xiàn)低血糖,必須馬上吃點東西,才能滿足大腦和身體的需求。 所以,很多人7點吃了包子油條等早餐,到11點左右又餓了,反而不吃早餐,更不容易餓。 所以,早上吃碳水是最錯誤的選擇,大部分人就是因為反應性低血糖,而長胖的,這樣吃,你每天就像一個餓死鬼一樣。 →降糖藥和胰島素導致低血糖 對于糖尿病患者,這是最常見的。 糖尿病最大的誤區(qū)就是,以為注射胰島素降低血糖,就可以隨便吃了,對胰島素有了依賴后。 一打胰島素還不敢少吃,少吃一點就很容易低血糖,出現(xiàn)文章之前講的案例一樣。 
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案例:胰島素用量或其他降糖藥物的用量過多,導致低血糖。 一項涉及1441人的隨機對照試驗顯示,糖尿病患者在按照要求嚴格控制血糖時,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發(fā)生的概率會顯著提高。 
長期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會常備一塊糖,因為低血糖是有發(fā)生。 還有一些特殊情況,也會造成低血糖,比如說:過量飲酒、一些嚴重的器官疾病、胰島素瘤、胃部切除手術等也會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了,怎么辦?對于還處于清醒狀態(tài)的低血糖病人,立即攝入高糖食物或含糖飲料就能迅速緩解癥狀。 對于已經(jīng)深陷昏迷的患者,醫(yī)生會采用肌注胰高血糖素(Glucagon)加靜脈注射葡萄糖的急救措施來迅速提高患者的血糖水平。 
醫(yī)生建議經(jīng)常低血糖發(fā)作的患者:經(jīng)常性進食,每兩餐的時間不超過三小時,用每天多次進食的方式來避免低血糖。 低血糖患者,兜里總會裝幾塊糖,感覺低血糖的時候,吃上一塊就能迅速緩解的癥狀。 這樣的方法,治標不治本,并且像糖塊這樣的精制碳水化合物正是讓血糖迅速升高又迅速降低,恰恰又是導致低血糖的主要原因,這樣很容易進入惡性循環(huán)。 上圖:低血糖的惡性循環(huán):吃糖→降糖→低血糖→吃糖→降糖??
不斷吃東西,雖然可以避免低血糖風險,但是長期這么做,容易吃多,提高慢性病的風險。 3大方法解決低血糖1、試試少吃米面糖,穩(wěn)定血糖 每一種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不一樣,碳水和蛋白質會有一些影響,脂肪基本上沒有影響。 
如果你每餐都吃碳水,像很多中國老人那樣吃,早上包子油條,中午一碗面,晚上稀飯咸菜。 
這么吃,每天就在坐血糖過山車,很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 
低碳飲食,可以減少血糖波動,循序漸進地減少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并提高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就可使餐后血糖曲線的波動幅度大幅減小。 這是堅持低碳生酮飲食的人,一天的血糖情況,基本上沒有波動?!?/span> 
對于糖尿病人,餐后血糖穩(wěn)定后,可以慢慢減少降糖藥的用量,減少低血糖發(fā)生的目的,這樣同時也會改善糖尿病的并發(fā)癥。 2、切換供能模式,用酮體供能 很多生酮用戶,常年低血糖,也沒有什么癥狀,因為他們有另外一種替補能源,給大腦供能,那就是酮體。 
對于,深度生酮踐行者,很多人酮體供能可達70%以上。 
所以,生酮飲食不僅僅能讓血糖穩(wěn)定,低血糖的癥狀不在發(fā)生之后,還可以慢慢地訓練自己的大腦適應酮體供能。 3、吃足夠的蛋白質,確保營養(yǎng) 蛋白質糖異生會產(chǎn)生糖,吃足夠的蛋白質,也可以避免低血糖。 和碳水化合物不一樣,氨基酸和脂肪是必須營養(yǎng),確保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有助于血糖平穩(wěn)。 
蛋白質來源包括:蛋類、肉類、乳制品、魚類、豆類等。 另外也建議補充足夠的礦物質,避免頭暈的問題的出現(xiàn),所以不建議低鹽飲食,還可以補充足夠的鎂。 還有,多吃綠葉蔬菜,魚和鱷梨來補充充足的鉀。 關鍵的瘦龍說低血糖了,多吃糖,這個邏輯貌似簡單合理,實則很荒謬。 這么做,很容易進入低血糖的惡性循環(huán),因為大部分人的低血糖,就是因為吃糖導致的。 很多人就是因為反應性低血糖,一直靠吃東西穩(wěn)定血糖,最后無法減肥。 很多糖尿病人依賴胰島素,靠大吃大喝來預防低血糖,最后導致糖尿病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 如果你長期飽受低血糖的困擾,可以試試低碳飲食來穩(wěn)定血糖,在一開始適應期,可能還會有癥狀。 慢慢穩(wěn)定血糖以后,低血糖癥狀就會消失,甚至,斷食一天也不會出現(xiàn)低血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