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霧滿攔江 (01) 朋友圈在說一件事兒: 一個孩子,父母靠種田和打零工,讓他完成學業(yè),最終考入名校好專業(yè),本碩連讀。 父母淚流滿面,感覺終于熬出來了——然而并沒有。 進入大學后,孩子就飄了。 不再學習,天天瞎混。 考試時做弊,結(jié)果被逮到。 就沒資格讀碩了,但好歹還有個本科撐著。 然而又一次考試,他繼續(xù)做弊,又被逮到。 被學校除名。 連個本科也沒了。 好多人惋惜,拼過了高考,卻死在了大學,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02) 其實高考這事兒,跟大多數(shù)孩子本無緣。 只是這些孩子的爺娘,發(fā)現(xiàn)那些通過高考的人,或是成為公務(wù)員,或是成為事業(yè)家,最差勁的也不難找到個工作。于是他們就驅(qū)狗趕雞一樣的,把自家孩子往這條道上趕。 孩子被趕入高考通道。但由于心智未開,許多孩子所謂的成績好,只是條件反射,如同一條狗,喂食時搖動鈴鐺,于是狗子聽到鈴響,就會流口水。一些孩子就是處在這個狀態(tài),所以當他們脫離家長與老師的管制,進入大學,就如同聽不到鈴聲的狗子,雖然面前堆滿了食物,可卻是迷惘茫然。 除非孩子內(nèi)心覺醒,開始營建自己的人生。這種情況,哪怕這個世界上沒有高考,也不耽誤孩子成就事業(yè)。 所以我們把官制教育的方法和目的,跟大家簡單梳理一下。萬一對哪個孩子真的有點效果,那可謂功德無量。 假如——假如官制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我們學會煮飯,那么: 幼兒園教育,是教導我們識物。 阿姨告訴我們:寶寶,這個是鍋鍋,這個是碗碗,這個是瓢瓢,這個是蛋蛋,這個是飯飯。 能夠認識鍋碗瓢勺飯飯蛋,就可以入讀小學了。 小學教育,教會我們做飯。 小學教育是這樣:老師拿出鍋碗瓢勺飯飯蛋,同學們,看好了,鍋子架到火上,加熱,放油,倒入蛋蛋,炒開,擱入冷飯,炒炒炒……一碗蛋炒飯出鍋啦。 然后考試,讓小學生端出碗蛋炒飯。 記憶力好的孩子占盡便宜,老師怎么炒,自己怎么來,只要把招術(shù)記熟背牢,高分那是必須的。 但在小學有優(yōu)勢的孩子,在初中卻可能迷失。 初中教育,舉一反三。 初中教育,老師的講法跟小學沒區(qū)別,同學們,看好了,這是鍋子,放到火上,加熱放油,放入蛋蛋,炒熟攤開,放入飯飯…… 孩子們?nèi)匀缧W時期,盯緊老師的動作,在腦子里背誦。 正背誦著,考試來了——要求同學們做個水煮魚。 水煮魚。 小學時代的尖子生驚呆:老師,你沒有教我們水煮魚,你教我們的是蛋炒飯。 老師冷笑:舉一反三你沒聽說過嗎?老師教你的蛋炒飯是一,考題水煮魚是三,廢話少說,趕緊上菜。 到了初中,學生成績就會出現(xiàn)顛覆,有些尖子生崩盤,有些渣生上位。后面這種情況,江湖傳說他們邏輯思維好,實際情況是他們更喜歡炒菜。 高中教育,聞一知十。 初中時代的尖子生,到了高中又要經(jīng)過試煉。 老師走上講臺,拿起鍋子,同學們,這是鍋子,放火上燒熱,放油,倒入蛋蛋炒熟……初中尖子冷笑,又來騙我舉一反三,教我們蛋炒飯,考我們水煮魚,還能更新鮮點嗎? 高考時,新鮮的來了——高考考題是,煎一塊牛排,幾成熟你掂量著辦。配一杯雞尾酒,自己調(diào)制。 水煮魚孩子頓時崩潰,我日不帶這樣的,課堂上你只講了蛋炒飯,我暗中準備了水煮魚,可你竟考煎牛排,幾成熟還不說。 高考,考的是一個人心智的成熟程度。孩子在答題的時候,要揣摩成年人的心理,成年人喜歡吃幾成熟的牛排?三分太生,七分則老,那我就給你來個五分熟。雞尾酒最重要的是分層,要有顏色區(qū)分,如高考作文呈現(xiàn)一個簡捷的層級……成年人一看,嗯,這孩子可以去大學進修了。 這就是考上了大學。 ——有些孩子心智昏暝,高中時被老師當狗訓練,不僅會煎牛排調(diào)制雞尾酒,還學了多種烤肉,反正是個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你看他牛排煎得蠻好,但其實都是押題,自身能力并無絲毫成長。這種孩子進了大學,如果他恰好心智大開,進了大學完成學業(yè),那是他的幸運。但如果他沒有,這也是正常的。 大學教育,成為主廚。 大學教育,師生之間的距離極為疏遠。 這是什么原因呢? ——因為學生才是大學的主體,老師依據(jù)你的需求提供服務(wù)。 有些孩子,進了大學躲著老師,這就好比客人走進飯館,卻鉆桌子底下,不敢跟服務(wù)生說話。服務(wù)生不知道你的需求,自然無法給你上菜。 大學課上,老師仍是演示蛋炒飯。然后微笑道:好咯,現(xiàn)在請同學們擬出500道菜譜——這個菜譜還有個名稱,叫畢業(yè)論文。 500個道菜的意思,就是當你走出校門,就要自己撐起個飯莊,飯莊里有500道菜供食客選擇,這樣飯莊才有生意,你才有可能賺到錢。 不明白大學教育目的的孩子,會充滿憤怒:你狗日的老師只給我們演示了蛋炒飯,卻讓我拿出500道菜的菜譜,你還講不講道理? 老師溫柔反駁:你才是狗日的,你全家都是狗日的,我教你的不是蛋炒飯,而是飯菜成因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原理你可以炒出800萬道菜,難道你都讀大學了,還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嗎? 碩士生教育,是讓你打造一條食街。 研究生是帶本科生的。 相當于你帶一大群主廚,帶這么多主廚,肯定是只有一條食街才能安排得下的。所以研究生不僅會配菜,還會合理的完成餐館布局。有家川菜館了,旁邊一定是家清淡的徽菜,再旁邊須得是北方的魯菜,魯菜旁邊須得是粵菜,如此一個排布,這條食街就繁華了。 博士生教育,是在什么地方建立食街,并確定主打風味。 博士生帶碩士生,一群碩士生,都想開條食街出來。 博士生就得研究各地的經(jīng)濟總量,確定人流與需求,確保這條食街與當?shù)氐慕?jīng)濟循環(huán)構(gòu)成一個完整體系,不然的話,你食街開出來,頭兩天人來人往,過幾日門可羅雀——就象現(xiàn)在你在各地看到的一樣,這筆投資就虧大了。 博士生指明方向,碩士生奔赴戰(zhàn)場,本科生進廚房掌勺,并提交主打菜單。高中生可以搞個家族聚會,當眾煎個牛排,但沒法靠這個吃飯。初中生可以端水煮魚出來,和老婆吃到滿頭是汗,小學生家里沒人時,自己弄個蛋炒飯,也是餓不到。這就是社會的完整教育體系。 所以一個拼過高考的人,從大學出來理應(yīng)被人爭搶了,但如果這個人活在一種昏澀狀態(tài)之中,他炒出來的菜都是條件反射,這個人就是不自由的,別人指望不上他,他自己也沒指望過自己。這類人非但無法替社會解決問題,他自己反倒是社會的最大問題,這個事就愁人了。所以呢,我們所說的掌勺主廚只是打個比喻,本質(zhì)的意思是說,我們讀那么多的破書,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有用,為了讓自己對別人有利用價值,想不明白這一點或是對抗這個現(xiàn)實的人,他們一定要以自己的不堪人生,為自己的認知埋單,直到有一天他接受這個世界的基本法則為止。 (*本文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去年今日·霧滿攔江如是說 人的腦子啊,比較直線,對于“做多”蠻熟悉的,但遇到“做空”,往往就回不過味來。 所以人生陷阱,八成都是做空思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