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主說:魅力無窮 上個月范主寫了一篇《我們?yōu)槭裁匆鞅恚?/a>》,不少范友也都分享了自己戴表的心得,也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大家的愛表之心。 在這些留言中,有一位范友提到:“現(xiàn)在以Apple Watch為代表的智能手表越來越流行了,相對于傳統(tǒng)的機械表功能性更強,這類表的定位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這確實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 范主近幾周一直在做客的北京交通廣播《1039都市調(diào)查組》節(jié)目,也針對“你平時喜歡什么類型的手表”進行了一個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機械表在受訪者中依然最受喜愛的,特別是在男性群體當中。 在不少人看來,機械表功能不如智能表豐富、保養(yǎng)不如石英表省心,但價格卻是它們的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那么,機械表到底貴在哪?它到底有何魅力,能讓從普通人到頂級富豪都喜愛有加呢? 今天,范主就結(jié)合調(diào)查結(jié)果與節(jié)目中聊到的內(nèi)容,再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高大上”的機械表,曾差點被石英表“團滅”? ? 機械表、石英表、智能表到底有啥區(qū)別 在開始話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科普一下不同類型腕表的區(qū)別。 機械表和石英表的一大區(qū)別,是動力來源的不同。機械表不論手動上鏈還是自動上鏈,都要依靠機芯內(nèi)的發(fā)條產(chǎn)生動能,來驅(qū)動擺輪游絲運動;而石英表的動力來源則是電池,由石英晶振驅(qū)動。 我們常見的液晶數(shù)顯“電子表”也是石英表的一種,不同之處在于,指針式石英表的內(nèi)部依然存在機械結(jié)構(gòu),數(shù)顯式電子表則用集成電路代替了齒輪,用液晶屏代替了指針。當然也有兩者結(jié)合的款式。 至于智能表,核心則是芯片,通過搭載的系統(tǒng)實現(xiàn)各種功能,除了擁有手表的外形,和前面的提到的三種已經(jīng)不在一個維度了。 ? 機械表的危機與逆襲 機械表和石英表之爭,其實已經(jīng)有五十年的歷史。今天看起來“高大上”的機械表,也曾經(jīng)被石英表“暴打”,一度被逼上絕路,這就是著名的“石英危機”。 回顧歷史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石英表誕生之前,人們想要方便地看時間,機械表是唯一選擇,直到1969年,精工推出一款名為Astron的石英表。 那時候相比于傳統(tǒng)機械表,石英表走時更為精準、可以量產(chǎn)、價格低廉,在工具屬性優(yōu)先的時代絕對是無敵性價比,很快便風靡全球。很多數(shù)字式電子表在當時還是先進科技與潮流時尚的象征。 (70年代的美國總統(tǒng)福特、007都戴漢密爾頓Pulsar電子表) 對標之下,機械表無疑是遭遇了一場“降維打擊”。隨著市場份額的暴跌,眾多瑞士鐘表公司破產(chǎn)或消失。從1970年到1988年,瑞士鐘表從業(yè)者從90000人狂降到28000人,可見沖擊之慘烈。 說起來石英表技術其實最早是瑞士人發(fā)明的,但并沒有受到重視,于是被日本人搶占了先機,歷史仿佛是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然而更有意思的是,瑞士鐘表業(yè)既是被石英表逼上絕路,也是被石英表所拯救,這其中最關鍵的人物,就是尼古拉斯·海耶克。 當年的老海耶克,一邊狂賣時髦前衛(wèi)、質(zhì)量優(yōu)秀且價格更加低廉的Swatch,搶占日本石英表的市場。在保護“瑞士制造”這塊招牌的同時,也在為傳統(tǒng)制表業(yè)的復興積累財富。 另一邊則成立斯沃琪集團,收購寶珀、寶璣、歐米茄等一眾傳統(tǒng)制表品牌,給與大力扶持??傊诟鞣降呐ο?,瑞士鐘表業(yè)也開始恢復元氣。
坐擁多家腕表品牌,老海耶克出門就是不差表,常常戴滿兩胳膊~ 而且人們對于腕表的喜好,也總是隨著時代前進不斷變化,當石英表變成稀松平常的物件,大家便又念起了機械表的好。 石英表難以比擬的機械美學、歷經(jīng)傳承的工藝,又開始被欣賞;石英表使用壽命有限,而機械表只要保養(yǎng)得當,真的能變成“為下一代保管”,也讓機械表的收藏保值價值增加;就連機械表曾經(jīng)被詬病的高價格,也成為一種購買實力的象征……
(身家4億美元的富豪Kevin O’Leary,為買鸚鵡螺5711排隊8年,拿到表的時候忍不住落淚) 這些都讓機械表在高端市場重新受到青睞,甚至成為一種奢侈品,被賦予了新的定位。 機械表的復興,當然也離不開瑞士傳統(tǒng)制表業(yè)的堅守。即便是最為困難的時期,他們也沒有一股腦地去做石英表,很多品牌依然“固執(zhí)”地堅持傳統(tǒng)、保存著技藝,像寶珀就說“世上不曾有、也永遠不會有一塊叫做寶珀的石英表”。
范主也曾去過好幾次寶珀、愛彼等品牌在瑞士的制表廠。制表工坊坐落在山谷里,鐘表匠人們年復一年地做著同一件事情,一做就是二十、三十幾年。他們的勞作,也讓原本冰冷的機械,有了人情的溫度。
我難以忘記這樣的景象,制表師們的工作臺旁邊有一扇大窗,窗外就是被白雪覆蓋的山巒,時間仿佛就在這里靜止,卻又蘊藏著一種超越時間的的力量。
很多人喜歡機械表,大概正是被這份堅持與情懷所打動吧。 機械表的美學魅力 除了情懷,機械表還有很多魅力是獨一無二,令人難以割舍的。 ? 讓人無法抵擋的機械之美 鐘表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也象征著數(shù)百年間人們?yōu)榱丝坍嫊r間所付出的努力。從巨大的座鐘,到今天小巧的腕表,越來越小越來越精密的機芯,是一代又一代工匠的心血。
被精密機械的魅力所吸引,也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理性、精準,滿含智慧。尤其是男性,對機械之美完全沒有抵抗力。
INS上甚至有個名叫Atom Moore的博主,專門給腕表拍攝微觀照,表現(xiàn)零部件的機械美感,每一張都讓人不由得屏住呼吸。
每一個機芯,都像是一座精妙的建筑。從最簡單的走時,到萬年歷、三問、陀飛輪等極致復雜的功能,在方寸之間,每一個零件各司其職、相互協(xié)作,充滿了和諧之美。
△這塊價值312萬元的寶珀卡羅素三問表,外露的機芯美的像一幅畫 即便是一個簡單的機械機芯,也需要130多個零件,而一些復雜的機械表,機芯的零件則要以千計數(shù)。
去年范主參觀W&W表展時,就曾見過一款朗格TOURBOGRAPH陀飛輪追針計時萬年歷,機芯一共使用了1300多個零件,朗格還把這些數(shù)字編號做成一面壯觀的機芯墻,非常震撼。
最為精巧復雜的江詩丹頓Reference 57260,擁有57項復雜功能,它的3750機芯竟然有超過2800個零件,整整花了3位制表大師8年的時間。觀賞機芯的運動,就像是在品鑒一件藝術品。
而看著寶珀V系列三問報時表6635的精美機芯,耳邊也仿佛響起了那教堂鐘聲般的悅耳聲響。
甚至有些機芯零件本身,都能帶給人美的享受。 范主在參加斯沃琪集團的Time to Move活動時,就見到過一枚格拉蘇蒂原創(chuàng)偏心系列機芯倒置腕表限量版,倒置機芯底部夾板巧妙雕琢,右下角鏤空設計,讓雙鵝頸微調(diào)裝置一覽無余,具有實際用途的優(yōu)美曲線,渾然天成的美感,最是讓直男淪陷~
? 在看不見的地方用心雕琢 雖然現(xiàn)在機芯可以通過機器進行粗加工,但更進一步的精密加工,是無法被機器代替的,而制表師的手工工藝,也是機械表的魅力所在。
范主之前去參觀過愛彼的陀飛輪制表工坊,那里有5名制表師,每年僅生產(chǎn)60只手表。陀飛輪微小精密,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個“小灰塵”。這些制表師就在一個小小的零件上,千錘百煉,日復一日…
頂級機械表還有很多精妙絕倫的工藝藏在看不見的地方,比如各種打磨修飾工藝。 像這款寶珀的機芯,微距下的日內(nèi)瓦波紋、魚鱗紋的雕刻和打磨都極其講究,只有親眼所見,才能感受到細節(jié)之中的品質(zhì)。
我自己也曾體驗過打磨魚鱗紋。原理是利用環(huán)形紋打磨裝飾儀在金屬表面便形成一個個環(huán)形紋,連接交疊之后,就有了如同魚鱗一般的立體感。
只有親手打磨過之后,才能發(fā)現(xiàn)這些施于看不見的地方的工藝,需要極大的專心和耐心,也更增添了對制表師這個職業(yè)的敬意。
? 腕表也可以是藝術品 頂級機械表的魅力,除了機械與打磨,其實還有很多極具藝術魅力的復雜工藝。 比如寶珀去年限量發(fā)行的Villeret系列全歷月相腕表,擺陀就以細膩的金雕工藝雕刻了一個手持羽毛筆的圖案,對應了為文學獎而限量定制的主題。
他們還可以在精密復雜的機芯上做出繁復華美的金雕紋飾,看看寶珀這兩款機芯上的金雕都描繪著不同城市的風貌和地域特點,中國的長城、宮殿、兵馬俑;瑞士的馬特洪峰、城堡、雪絨花...
之前去上海的江詩丹頓之家,還見到過一款藝術大師系列生肖表,表盤采用大明火琺瑯和手工精雕結(jié)合,在琺瑯底下還有一層金制表盤,上面進行浮凸式雕刻,呈現(xiàn)出的葉子仿佛剪紙藝術,從牛的神態(tài)動作到肌肉走向,甚至每一根毛發(fā)的刻畫都栩栩如生。
雅克德羅這枚錦鯉幻蓮自動玩偶腕表也讓我久久難忘。極其微小的蓮花、錦鯉、蜻蜓等在能工巧匠的雕琢下,交錯鋪展,生機盎然?;顒悠饋?,池塘的水流不停流轉(zhuǎn),紅色錦鯉的尾巴還在悠悠晃動,活靈活現(xiàn),真的就像置身幻境,讓人如癡如醉看上好久。
除了這些古典意味滿滿的藝術腕表,頂級機械表的設計也可以非?,F(xiàn)代先鋒。 像雅典表的FREAK X就屬于第一眼看就讓人眼前一亮的那種,飛行卡羅素條狀機芯,沒有傳統(tǒng)的表盤和指針,表盤中的多個鋸齒相互配合轉(zhuǎn)動,隨時都能一目了然看到,就像是來自未來的藝術品。
機械表的把玩樂趣 機械表經(jīng)常被稱為“男人的高級玩具”,與之互動所帶來的愉悅感,也是其他類型的腕表無可比擬的。 很多愛表之人,都很享受自己親手為腕表上弦的過程,可能是生活中每一天的儀式感時刻,也可能就是下意識的動作。在為腕表注入能量的同時,又好像是在對話,仿佛只有這樣,才是真正擁有這塊表的證明。
坂本龍一就很鐘愛手動上弦的腕表,他有一塊冠藍獅,很喜歡這塊表帶來的“'昭和父親’這樣感覺的懷舊設計”,還說“在當今時代,還要通過手動上弦才能調(diào)時間,其實也挺不錯的”。
即便是自動上弦的腕表,也依然可以找到與之互動的方式。像Boy A平時在家,就喜歡把幾塊表都戴在手上,然后在屋里走來走去,這種“上弦”的方式,也是他平時最大的樂趣之一。 把玩復雜功能,更是機械表所能帶來的極大樂趣。 像我身邊的很多男性,都對計時表情有獨鐘。不僅是因為表盤上小圈所帶來的標志性外觀,還因為這種功能太適合把玩時間了,很多時候忍不住就要去“玩”那么一下。
Boy A也特別喜歡計時,他覺得通過這種方式刻畫和記錄一段時間,啟動、停止、返回、再啟動,秒針流動很有feel。通過計時功能去記錄一個動作、一首歌、一道菜的時間,也很有意思。
有時候他還會去測量從看見閃電到聽到雷聲的時間,用來計算一下某片云離自己的距離…真的是直男才能get的樂趣。 而且腕表戴的越久,就越能戴出感情,越能成為牽動內(nèi)心的一個事物。 機械表作為精密儀器,在日常使用中尤其容易引發(fā)“惜物”的感情,特別是遭遇外力磕碰的時候,那種心疼的感覺,就好像是自己的孩子受了傷。
(聽友@KK對自己這塊磕壞的勞力士日志型就相當心疼) 日常保養(yǎng)也像是帶家人去體檢。像我的這只寶珀“月亮美人”已經(jīng)戴了4年左右,表殼上已經(jīng)有了不少劃痕。上次保養(yǎng)時做了一下拋光和清洗,看著自己的愛表重新煥發(fā)出光澤,內(nèi)心也是無比喜悅。
機械表是一張社交名片 在今天,戴機械表的一大意義,是將之作為一種品位和身份的象征,在社交場合也能成為一張名片。而且機械表的品牌、款式、功能多種多樣,一個人選表的喜好,也是TA的個性與氣質(zhì)的投射。 就像我們看到一款炸街的RM時,往往會聯(lián)想到表主可能是一位張揚的富二代;而看到一個戴寶珀VILLERET系列的人,總會覺得他的個性比較儒雅隨和。
(印度首富兒子的RM vs 老海耶克外孫的Villeret) 喜歡愛彼皇橡離岸型或者沛納海廬米諾的男士,內(nèi)心可能住著一個陽剛的硬漢;而戴Nomos Tangente的,則多半文藝又清新,范主身邊一些作家、建筑師朋友就特別喜歡……
機械表作為社交名片的另一大作用,就是能讓交談的雙方快速找到共同話題。 撞衫會比較尷尬,但撞表卻容易讓人產(chǎn)生惺惺相惜的感覺,感覺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同好,瞬間就能拉近距離。 像上次錄節(jié)目,Boy A和制表師好友偉鳴,就不約而同地戴了寶珀五十噚,而聽友@多多の爸爸-昝 也曬出了自己的五十噚腕表,即便未曾謀面也能感受到他是一位同道中人。
而且喜歡機械表早已不是男士的專屬,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女性會去了解腕表知識,為自己精心挑選一塊好的腕表,到了社交場合也會讓人刮目相看,覺得你很懂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