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了神仙,并沒有徹底解決死亡難題。否則高級別的神仙為什么還稀罕吃蟠桃呢,與天地齊壽,成了天上神仙追求的共同目標。 其實,這個價值觀是地上人類給的,人類是萬物之長,原本活得逍遙自在,只是長久以來不能跨越生死題,那份逍遙便加上了壽命的枷鎖。 悟空,就是吳承恩代表人類寄予的一個夢想。 悟空的生活環(huán)境比人類好得多:食物充沛,沒有污染、沒有天敵、沒有疾病、沒有職場競爭、沒有掙錢壓力、沒有房貸壓力、沒有相互攀比帶來的虛榮心,幾乎是人類追求的最高理想。 但是,悟空也有著與人類一樣的難題,忽然一天,悟空覺悟了,石頭猴子留下溫暖的眼淚:要是這么混吃,結(jié)局只是等死。 他相信,世界上必然有解決死亡的辦法。 帶著信念,他獨自駕舟,從東勝神洲漂洋過海到達南贍部洲,游蕩了九年多時間,有人的地方,難免令人失望。 悟空再次駕駛獨木舟漂洋過海到達西牛賀洲,這次幸運之神眷顧了鍥而不舍的猴子,同樣是腳踩大地,悟空遇到了活神仙菩提老祖。 悟空學藝那段,有六祖慧能的影子。六祖慧能不識字,悟空也不識字,六祖慧能一開始就是掃地僧,悟空也干了七年勤雜工。 慧能的大師兄神秀寫了一首著名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神秀以為憑著這份作業(yè)可以獲得衣缽。 慧能不識字,請人代勞寫了一首更著名的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就算是在佛門,這么一首顯露水準的偈也是要招來殺身大禍的,五祖弘忍是個高人,輕描淡寫的用鞋底毀掉地上的字跡,且拋出一句“亦未見性”迷惑眾人。 第二天,師父弘忍到米房,看徒弟慧能腰里綁著石頭舂米,兩人一問一答,師父用禪杖在石頭上敲了三下,慧能半夜三更到弘忍屋內(nèi),得到衣缽成為六祖。此后,慧能按照師父的吩咐潛逃,五祖身邊的和尚果然一路追擊。 悟空得法也是起源于菩提老祖在腦袋上敲了三下,然后如法炮制半夜三更跑去師父房間。 悟空學本事很快,但是,炫耀本事的那一幕被菩提老祖發(fā)現(xiàn),師父知道這個徒弟是個惹事精,以后要吃不少苦頭不說,還會連累師門,于是師父厲聲警告,出門管住嘴,不許泄露師門。 悟空有了本事就開始神通,先是找龍王們敲詐了一套武器裝備,以后又去地府惹事,勾銷了所有猴子的大名。人要靠修煉成仙,然后才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悟空用非常的手段走捷徑,這是對舊體制的第一個階段挑戰(zhàn)。 獲得免死金牌的悟空,并未滿足,他已經(jīng)忘記了初心:當初一個人漂洋過海,只是為求不死而已。 悟空起了名利心,要去天上做官。悟空的身上代表著人類欲望的共性,當達成一個目標之后,之前的努力所得都是理所應(yīng)當,理所應(yīng)當?shù)囊分鹣乱粋€目標。 悟空嫌弼馬溫官小,跟提拔他的體制動手對抗,奉行“綏靖政策”的太白金星滿足了悟空做齊天大圣的欲望。 做了齊天大圣的悟空以為自己的人生追求已經(jīng)頂?shù)教炝?,等七仙女來摘蟠桃的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都說人間不公平,原來做了神仙還是處處不公。 猴子不是書生,書生造反十年不成,猴子脾氣上來:去你娘的,干。 第二階段的悟空創(chuàng)造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原本規(guī)章齊全,等級森嚴的天庭,瞬間被悟空踐踏。天庭維持了億萬年的穩(wěn)定格局,被一只妖猴打破。 悟空打敗了許多神仙,踢翻了八卦爐之后,他天真的以為自己可以無法無天了。 直到如來出現(xiàn),兩人有一段簡短的對話。 悟空說玉帝這位老同志,一碗水端不平,自己高高在上過著真正的神仙日子,底下基層神仙日子相當苦逼。我要是坐上玉帝的位置,一定掃平天下的不公,讓做神仙成為一件人人平等的事。 如來佛祖差點想說你懂個屁,俗人張友人是經(jīng)過了二億二千六百八十萬年的苦難修行,才熬到了玉帝這個位置,你才多大年齡,多大能耐? 猴急什么,下去先反省五百年再說。 以后的五百年,佛祖有沒有跟悟空接觸過,不好說。但是,佛祖與之同時,派二徒弟金蟬子去東土大唐臥底,兩者不會是巧合。五百年后,佛祖派觀音物色西天取經(jīng)人選,而西天取經(jīng)計劃的因,早在五百年前就種下了。 悟空的第三階段是蟄伏,他用五百年的時間差不多明白了如來的話,做高級神仙首要因素是混資歷。 這五百年悟空除了考慮個人生死問題,一定還想到了最好的混資歷是為普羅大眾做點什么好事,那是超越個人生死的大境界。 十四年西游取經(jīng),悟空進入第四階段,他要將自己的資歷混得高級,人只有混得高級了才有話語權(quán)。比起過往求個人生死與官位的日子,悟空的西游生活是一種為了他人而努力的高級混。 西游取經(jīng)路一開始還是比較艱難的,小和尚唐僧除了根紅苗正,是觀音菩薩指定的負責人外,其余一無是處。 看到白骨夫人一次又一次扮成妖怪要吃唐僧,耿直的悟空不惜被念緊箍咒也要打妖怪,直到唐僧翻臉將悟空開除。 回到花果山的悟空借機將侵犯猴類領(lǐng)地的獵人殺個干凈,這就是悟空的作風,犯我者,必誅之。殺人,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一種不滿。 悟空在花果山心里并不輕松,他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貪圖眼前享受的世俗猴子,他知道保護唐僧那個小和尚取經(jīng)是唯一的人間正道。于是,八戒送來臺階的時候,他必須忍住脾氣,老老實實回歸隊伍。 師父表面無能,八戒從中作梗,這樣的日子是悟空五百年壓在五行山后的另一種磨礪形式。 西天取經(jīng)路的困難分成了幾個類型,一種是官方派遣,像黎山老母帶著觀音等三個菩薩扮演成母女,害得想娶媳婦兒的八戒被捆在樹林深處一夜,配以老豬的嚎叫,真的是野豬林了。 一種是非官方派遣,但是有官方背景。例如像太上老君的青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太乙天尊坐騎,南極仙翁坐騎白鹿等很多神獸下凡。 還有一種是原生態(tài)妖怪,原生態(tài)的還分兩股。一股是命好被突擊提拔的,比如觀音菩薩重用的黑熊精、紅孩兒,比如給毗藍婆看門的蜈蚣精。剩余的妖精既沒有官方執(zhí)照,又沒有官方背景,絕大部分代表黑惡勢力受到處決。 悟空一開始被來路不明的妖怪常常搞得抹眼淚,時間長了,就找到規(guī)律。通常手中有寶貝的妖怪十有八九有背景,只要根據(jù)妖怪的言談舉止分析判斷門庭,然后四處搬救兵就是。 理順了如何除妖,也是需要靠悟性的,悟空在覺悟方面有天賦。不然,作者不會在悟空學藝時,拿六祖慧能為影子用在悟空身上。 六祖慧能寫的書,稱為《六祖壇經(jīng)》,拿到這個大獎,相當于在諾貝爾文學獎的基礎(chǔ)上,單獨給某人頒發(fā)宇宙獨一份的大獎。這個獨一份,是六祖慧能肉身成佛,是慧能以和尚身份寫的書被尊為“經(jīng)”。 悟空后來也成佛,作者如此借用,再妙不過。 一個人光靠打打殺殺成佛,說服力不夠,成佛必須要有理論基礎(chǔ)。 于是,作者早早的埋了一個伏筆,請烏巢禪師送《心經(jīng)》給唐僧,一路上唐僧用嘴念經(jīng),悟空用心領(lǐng)悟。 唐僧在多章節(jié)開篇處遇到前途險阻,開始懷疑人生,害怕妖怪,悟空則常常用《心經(jīng)》里的話開導唐僧。開導了一路,進入舍衛(wèi)國境內(nèi),唐僧不得不對悟空挑起大拇哥。面對八戒與沙僧的懷疑,他訓斥兩個跟著混的徒弟:你們懂什么,悟空解的是真經(jīng)。 書中用這一小段,告訴了讀者,為何悟空后來成佛,因為他已經(jīng)能解真經(jīng),也就是開悟了。 當然,能說悟空解的是真經(jīng),說明唐僧這一路也沒有白念經(jīng),他也具備了成佛的資格。 降妖除魔之外,西游取經(jīng)小組一路上還干了不少弘揚佛法的事。車遲國內(nèi),悟空與三位妖道斗法,解救了五百名做苦力的和尚。 通天河邊,悟空與八戒用自己的身體救下陳關(guān)保與一秤金兩位小朋友。 比丘國內(nèi),悟空又救下1111位童子。城里的人請了一個月的客,唐僧師徒方才動得身離開,此國人為和尚們畫像、立牌位,頂禮膜拜供養(yǎng)。 《西游記》第八十四回,國王要殺一萬個和尚,連國名都很兇,叫滅法國。悟空用高明的手段,讓一國的人都變成光頭,達到讓國王幡然醒悟的效果。 西游路上漫漫十四年,表面上看是悟空帶著師弟們一路降妖伏魔大顯神威,實際上,是悟空的一次漫長內(nèi)心世界的修行。 悟空修行的成功,是作者這位人間“弼馬溫”精神世界的一次偉大修行成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