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47歲。生孩子后患下肢靜脈曲張,左輕右重。 六經(jīng)診斷:1)頭疼 ,怕風(fēng)怕冷,愛出汗-桂枝劑; 2)口不苦,吃飯正常,胸脅不疼痛也不脹滿-排除少陽病。 3)嗓子不疼,大便不干,排出陽明病。 4)吃了涼東西不難受,排除太陰病。 5)手腳冰涼,特別是冬天,厥陰病。 6)精神可以,睡眠可以,排除少陰病。 7)脈無力是虛證,為三陰病,排除少陰 太陰病,為厥陰病。 8)胃不脹,排除痞證。沒有黃疸。 9)舌質(zhì)淡-寒證;苔薄白濕潤,寒濕證,舌邊有齒痕-氣虛證。 病脈證治: 病-厥陰;脈-無力; 證-手腳冰涼,舌頭有齒痕,平時有氣短(氣虛);肚臍右側(cè)有壓痛。 治-當(dāng)歸四逆湯加吳茱萸湯合當(dāng)歸芍藥散。同時配合中成藥,補中益氣丸。 處方:當(dāng)歸,桂枝,白芍,赤芍,炙甘草,細(xì)辛,通草,生姜,大棗,吳茱萸,茯苓,白術(shù),澤瀉,川芎。用水和黃酒各500毫升,浸泡半小時,開后煮半小時。(不蓋)。吳茱萸一定要配大棗,或用淡吳茱萸(開水沖洗7遍,或放三年以上的)。 吃藥來例假照吃,順勢而排出寒濕垃圾。 8劑后,腫脹感減輕,曲扭的血管開始縮小。共服60副后,曲張全部消失。之后改間斷用藥鞏固治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