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屬與別名】 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樹皮。處方名: 綿杜仲、厚杜仲、炒杜仲。 【性味、功效與主治】 味甘,性溫。功效: 補益肝腎,壯筋健骨。 主治肝腎不足、頭暈乏力、腰膝酸軟、陽痿、尿頻;孕婦腰酸、胎動不安。 【傳統(tǒng)方劑】 (1) 青娥丸(《和劑局方》) 杜仲、補骨脂、胡桃肉、大蒜,治療腎虛腰痛,帶下。 (2) 杜仲丸(《證治準繩》) 杜仲、川斷,治療妊娠胎動,腰痛欲墮。 (3) 金剛丸(《活法機要》) 杜仲、蓯蓉、菟絲子、萆薢、豬腰,治療筋骨痿軟。 (4) 其他 在補腎溫陽的著名方劑右歸丸、還少丹、全鹿丸中都有杜仲。 【主要成分】 杜仲主要含杜仲膠等成分。 1. 杜仲膠 杜仲樹皮含杜仲膠6%~10%,為難溶于水的硬性樹膠。 2. 其他 杜仲還含果膠、樹脂、糖苷、環(huán)烯醚萜類、生物堿、脂肪、酮糖、醛糖、咖啡酸、綠原酸和氨基酸。 3. 無機元素 有鋅、錳、銅、鐵、鉛等。 【藥理作用】 1. 對內(nèi)分泌作用 杜仲能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能提高體內(nèi)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有促性腺功能,具有性激素樣的作用。 2. 調(diào)節(jié)免疫和代謝功能 杜仲能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對細胞免疫功能有雙相調(diào)節(jié)作用。 杜仲對環(huán)核苷酸代謝有調(diào)節(jié)作用。 3. 杜仲煎劑對狗有顯著的持久的降壓作用 炒杜仲強于生杜仲;煎劑強于酊劑;冠狀動脈硬化的兔較正常冠狀動脈降壓更為顯著,其降壓的活性成分為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經(jīng)鹽水炒后,水溶性煎出量最多,這符合中醫(yī)味咸入腎的道理。 低濃度能擴張冠狀動脈和腎動脈,加速血流量,杜仲各種制劑都有利尿作用。 4. 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 杜仲煎劑對狗和大鼠具有抑制中樞神經(jīng)作用,使其安靜、好睡;并有顯著的鎮(zhèn)痛作用。 5. 對子宮作用 杜仲對大鼠和兔的離體子宮有抑制作用,是由于抑制了垂體后葉的興奮,而使子宮松弛。 【臨床應用】 1) 治療高血壓病,杜仲煎劑較酊劑效果為好,其降壓效果不如肼苯噠嗪,但改善癥狀比西藥好。 2) 腰痛和關(guān)節(jié)炎。 3) 治療蛋白尿。 【劑量與用法】 (1) 藥典劑量 6~9g。 (2) 臨床常用劑量 6~12g。 (3) 大劑量 12~15g。 (4) 使用方法 水煎服,浸酒服,研末入丸散吞服。 【臨床體會】 1. 關(guān)于腎虛腰痛 杜仲和青娥丸是治療腎虛腰酸腰痛的常用藥物。許多慢性腰部疾病,包括腰部軟組織、腰椎、后腹膜臟器、盆腔的慢性病,如腰肌勞損、腰椎骨質(zhì)增生、慢性腎病、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腰突癥等,都有慢性腰酸腰痛的癥狀。患者腰痛、腰酸,喜敲、喜暖,中醫(yī)辨證為腎虛或腎督虧損。杜仲與川斷、補骨脂、菟絲子等同用,有改善癥狀的效果。這種腰痛腰酸不是消炎止痛片所能緩解的。 杜仲是安胎的良藥,并能治療妊娠腰酸腰痛。 2. 關(guān)于降壓 杜仲降低血壓的作用是近代研究而使用的,是中藥應用的進展。杜仲對原發(fā)性高血壓和腎性高血壓都有效,現(xiàn)臨床降壓藥很多,已很少使用杜仲制劑來治療高血壓。但杜仲改善頭暈、頭痛,身體困重的癥狀,效果是比較好的。 3. 關(guān)于治療腎病 臨床上常用杜仲、川斷與接骨木、落得打等藥同用治療慢性腎病、狼瘡性腎炎,短期內(nèi)可改善腰酸腰痛,長期服用可減少蛋白尿。其機制可能與杜仲能促進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提高了體內(nèi)激素水平,以及改善了腎小球血流有關(guān);并對腎性高血壓也有協(xié)助下降效果。 4. 關(guān)于藥材資源 杜仲是喬木的樹皮,國內(nèi)各省均有栽種,要15~20年才能長成,局部取皮?,F(xiàn)藥店配到的杜仲,皮薄絲少,說明樹尚未長高成材。取皮過早,不但影響療效,而且對保護藥材資源是很不利的。只有廣泛地栽種,既能綠化,又能充分地供應藥材。 枝皮和樹葉也有白絲相連,能否入藥,可以研究試用。杜仲葉和茶葉制成袋泡茶,長期服用,可以強身和改善腰酸頭暈等癥狀。 杜仲由于藥材資源較少,臨床還宜節(jié)約使用,用在迫切需要的患者身上。臨床如果廣泛使用,隨意加大劑量的結(jié)果,使藥材資源迅速減少。 【保健與食療】 1. 杜仲的食用與食療 杜仲湯液味甘,不苦,棕色,清香,稍帶有中藥氣味。 食療可制作藥膳、菜肴、湯肴、火鍋、藥酒、飲料、茶劑、顆粒、膠囊、沖劑、合劑等。甜、酸、咸、辣四種味道均可相配。用以補腎強身、增強內(nèi)分泌功能、增強免疫功能、祛風濕。單方、復方均可,以協(xié)助治療中老年人身體虛弱、腰腿酸軟和慢性關(guān)節(jié)酸痛的患者。 2. 藥膳 杜仲單味湯汁可制作藥膳菜肴,與魚類、肉類、家禽等相配,炒菜、煮湯、煲湯,或放入火鍋。 藥渣纖維粗、較硬、煮不爛,不能食用,可作圍邊。 3. 保健品 (1) 酒劑 杜仲30g,用35°以上的白酒500ml,浸泡半個月以上,每日服用30ml。復方中可加入地黃、續(xù)斷、枸杞子、五加皮等。 (2) 茶劑 杜仲葉(炒)3g,(或炒杜仲3g,研末),茶葉1g,每日沖泡飲服。 (3) 飲料 杜仲葉制作飲料,口感較好,可調(diào)味矯味。 (4) 保健膠囊 杜仲還可制作顆粒、膠囊等各種劑型的保健品。 4. 文件規(guī)定 杜仲和杜仲葉在有關(guān)文件中屬于第二類。 【不良反應】 1. 傳統(tǒng)文獻 《本草綱目》:“無毒。” 2. 毒理試驗 毒性反應: 杜仲煎劑兔灌胃15~25g/kg,無中毒癥狀;小鼠連服5日,無死亡。豚鼠腹腔注射10~15g/kg,3~5日內(nèi)半數(shù)動物死亡。 亞急性試驗,杜仲煎劑對大鼠兔、犬的腎臟有輕度水腫變性,對其他臟器無病變。 說明杜仲的毒性很低。 3. 臨床觀察 杜仲無毒,在常規(guī)劑量內(nèi)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藥性平和,也不上火。長期服用或大劑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沒有明顯不良反應。 【禁忌證】 杜仲沒有禁忌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