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中我經常會遇到一類人,他們習慣性去討好周遭的人,想要被重視,想要被所有人喜歡,雖然他們袒露給別人的印象都是沒心沒肺,天生樂觀派,可他們心里卻比誰都敏感。 因為他們總覺得沒有人會真心在乎他們的感受,所以當他們看到一個冷漠的表情,甚至對方一個無意的忽視,他們心里都會難受很久,然后不停反思是不是他們自己哪里做的不夠好,然后再加倍討好別人,他們的心實際卻在不斷負重,直至崩潰,他們會莞爾發(fā)現(xiàn)自己的自尊心成了掌控他們情緒高低的關鍵閥門。
于是,他們會不自覺壓抑真實的自己,然后暗示自己,自尊心強是一種強者的品質,他們所做的一切會讓他們越來越自信,靠著這種信念,他們像太陽一般照耀了別人,卻把陰影留給了自己,而那個陰影就是自己口中始終不肯承認自卑感,他們越自卑,他們自尊心越強,這種對等情緒呼應常常讓他們陷入自我拉扯中,好不自由。
當父母教育我們的時候,我們倘若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父母會動不動和我們說,小孩子要有自尊心,不要沒皮沒臉,似乎只要上升到自尊心三個字,我們就會分外警惕,生恐自己變成父母口中那個混世魔王。 那時候,我們簡單以為有無自尊心是一個人值得被尊重與否的重要品質之一,父母希冀我們可以多在乎一點外界看法,然后用自尊心去管理自己,我們越在乎別人對自己評價,就會越懂得去約束自己一些出格的行為,然后事事做到規(guī)規(guī)矩矩,別人就會夸我們是一個懂事孩子,父母也因此更省力得到了一個別人家口中的孩子。
正因為大多家庭父母都希望可以借由這種教育讓孩子更為自律,所以,很多小孩長大后會把對于自尊心粗略認知延續(xù)到自己價值體系中,他們討好周遭、內心敏感、偽裝成性……,這一切的一切,他們會下意識美化成那是自尊心強的自我養(yǎng)成。
心里要有一桿秤,不需要任何言語催促便能督促自己做到,所以盡管他們也會身不由己,會感到內心壓抑,可他們只要與外界有所交流的時候,他們都會表現(xiàn)的特別正向陽光,別人對他們投來的一言一行他們會分外看重,只要稍有負面回應的時候,他們內心會極度沒有安全感。
所以他們哪怕心里烏云密布,他們也會內心努力含著淚向外張開笑臉,當周遭開始寂靜的時候,他們會開始懷疑所謂自尊心強是不是只是一種自我溢美之詞罷了,承認自卑難道真的就該覺得羞恥嗎?
中文語言博大精深讓我們常??梢越栌刹煌磉_手法掩飾自己真實認知,例如自尊心強聽起來就是一個值得被人肯定的性格特質,而自卑就顯然讓人覺得很懦弱,很不堪。
我們會說那是因為自己自尊心強才會感覺到受傷,而不會坦然說是因為自己自卑而特別在乎別人的言語,其實我們都把自卑這個詞給污名化了。
那是人類本身就攜帶一種特質,人類因為其自身的局限性,天然就有一種畏懼的心理,從遠古時候畏懼大自然到如今畏懼強者、畏懼科技、畏懼生命……
只不過因為卑這個字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很猥瑣的詞,我們才會待它如病毒一般,有多遠躲多遠,生怕自己沾染上半分,可實際上自卑它指的是因自己意識到自己無能而產生一種自我恐懼消極心態(tài),而消極心態(tài)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體驗。
任何情緒認知只要它不是表現(xiàn)很極端,它都是一種正常合理的存在,所以,我們其實大可不必用自尊心強來掩飾自己的自卑,人只要來到了這世間,它就注定要被各種牽掛所捆綁。 有的人怕生老病死,所以他們很怕和人交流死亡這件事;有的人怕沒有集體歸屬感,所以他們很怕外界對他們邊緣化;有的人害怕貧窮,所以他們很怕自己與苦日子有交集;有的人害怕默默無聞,所以他們很怕在人群中別人忽視他們……
也許自卑形式和程度每個人都各有差異,但是我們該學會尊重每一種自卑的存在,只要它不是傷及到他人,它就不該成為一個情緒領域的貶義詞。
自尊心強心里苦,可說出去還能保留點臉面,可自卑不僅心里苦,說出去還會被別人鄙夷,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喜歡用自尊心強溢美之詞來掩飾自己的自卑。
我們太多的不自由皆因我們都潛移默化加入了貼標簽跟隨隊伍中,它讓我們變得更加懶于思考,輕于評價,隨于大眾,美的、丑的、好的、壞的……唯獨沒有正常的三個字。 當我們跟隨大眾評價體系腳步的時候,我們其實就已經踏入了一條非正常的路,這條路上我們都像棋子一般,被各種非黑即白的條條框框所左右,它讓我們總是馴服不那么徹底,對外我們空前統(tǒng)一,可對內那種自我覺醒總會時不時如針扎一般,讓我們感覺到刺痛禁錮。
我們是人,我們天然有弱點,而每個人弱點不盡相同,自然每個人釋放弱點方式也各有差異,可悲就在于我們正慢慢失去了釋放弱點差異化的能力,我們跟隨大眾隊伍,以統(tǒng)一姿態(tài)自我要求,只要稍微出格我們便是異類,而異類注定就是錯誤,這些粗暴認知才是我們不自由的罪魁禍首,而那些條條框框溢美之詞也是捆綁我們前進的無形鐐銬。在生活中我經常會遇到一類人,他們習慣性去討好周遭的人,想要被重視,想要被所有人喜歡,雖然他們袒露給別人的印象都是沒心沒肺,天生樂觀派,可他們心里卻比誰都敏感。 因為他們總覺得沒有人會真心在乎他們的感受,所以當他們看到一個冷漠的表情,甚至對方一個無意的忽視,他們心里都會難受很久,然后不停反思是不是他們自己哪里做的不夠好,然后再加倍討好別人,他們的心實際卻在不斷負重,直至崩潰,他們會莞爾發(fā)現(xiàn)自己的自尊心成了掌控他們情緒高低的關鍵閥門。
于是,他們會不自覺壓抑真實的自己,然后暗示自己,自尊心強是一種強者的品質,他們所做的一切會讓他們越來越自信,靠著這種信念,他們像太陽一般照耀了別人,卻把陰影留給了自己,而那個陰影就是自己口中始終不肯承認自卑感,他們越自卑,他們自尊心越強,這種對等情緒呼應常常讓他們陷入自我拉扯中,好不自由。
當父母教育我們的時候,我們倘若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父母會動不動和我們說,小孩子要有自尊心,不要沒皮沒臉,似乎只要上升到自尊心三個字,我們就會分外警惕,生恐自己變成父母口中那個混世魔王。 那時候,我們簡單以為有無自尊心是一個人值得被尊重與否的重要品質之一,父母希冀我們可以多在乎一點外界看法,然后用自尊心去管理自己,我們越在乎別人對自己評價,就會越懂得去約束自己一些出格的行為,然后事事做到規(guī)規(guī)矩矩,別人就會夸我們是一個懂事孩子,父母也因此更省力得到了一個別人家口中的孩子。
正因為大多家庭父母都希望可以借由這種教育讓孩子更為自律,所以,很多小孩長大后會把對于自尊心粗略認知延續(xù)到自己價值體系中,他們討好周遭、內心敏感、偽裝成性……,這一切的一切,他們會下意識美化成那是自尊心強的自我養(yǎng)成。
心里要有一桿秤,不需要任何言語催促便能督促自己做到,所以盡管他們也會身不由己,會感到內心壓抑,可他們只要與外界有所交流的時候,他們都會表現(xiàn)的特別正向陽光,別人對他們投來的一言一行他們會分外看重,只要稍有負面回應的時候,他們內心會極度沒有安全感。
所以他們哪怕心里烏云密布,他們也會內心努力含著淚向外張開笑臉,當周遭開始寂靜的時候,他們會開始懷疑所謂自尊心強是不是只是一種自我溢美之詞罷了,承認自卑難道真的就該覺得羞恥嗎?
中文語言博大精深讓我們常常可以借由不同表達手法掩飾自己真實認知,例如自尊心強聽起來就是一個值得被人肯定的性格特質,而自卑就顯然讓人覺得很懦弱,很不堪。
我們會說那是因為自己自尊心強才會感覺到受傷,而不會坦然說是因為自己自卑而特別在乎別人的言語,其實我們都把自卑這個詞給污名化了。
那是人類本身就攜帶一種特質,人類因為其自身的局限性,天然就有一種畏懼的心理,從遠古時候畏懼大自然到如今畏懼強者、畏懼科技、畏懼生命……
只不過因為卑這個字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很猥瑣的詞,我們才會待它如病毒一般,有多遠躲多遠,生怕自己沾染上半分,可實際上自卑它指的是因自己意識到自己無能而產生一種自我恐懼消極心態(tài),而消極心態(tài)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體驗。
任何情緒認知只要它不是表現(xiàn)很極端,它都是一種正常合理的存在,所以,我們其實大可不必用自尊心強來掩飾自己的自卑,人只要來到了這世間,它就注定要被各種牽掛所捆綁。 有的人怕生老病死,所以他們很怕和人交流死亡這件事;有的人怕沒有集體歸屬感,所以他們很怕外界對他們邊緣化;有的人害怕貧窮,所以他們很怕自己與苦日子有交集;有的人害怕默默無聞,所以他們很怕在人群中別人忽視他們……
也許自卑形式和程度每個人都各有差異,但是我們該學會尊重每一種自卑的存在,只要它不是傷及到他人,它就不該成為一個情緒領域的貶義詞。
自尊心強心里苦,可說出去還能保留點臉面,可自卑不僅心里苦,說出去還會被別人鄙夷,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喜歡用自尊心強溢美之詞來掩飾自己的自卑。
我們太多的不自由皆因我們都潛移默化加入了貼標簽跟隨隊伍中,它讓我們變得更加懶于思考,輕于評價,隨于大眾,美的、丑的、好的、壞的……唯獨沒有正常的三個字。 當我們跟隨大眾評價體系腳步的時候,我們其實就已經踏入了一條非正常的路,這條路上我們都像棋子一般,被各種非黑即白的條條框框所左右,它讓我們總是馴服不那么徹底,對外我們空前統(tǒng)一,可對內那種自我覺醒總會時不時如針扎一般,讓我們感覺到刺痛禁錮。
我們是人,我們天然有弱點,而每個人弱點不盡相同,自然每個人釋放弱點方式也各有差異,可悲就在于我們正慢慢失去了釋放弱點差異化的能力,我們跟隨大眾隊伍,以統(tǒng)一姿態(tài)自我要求,只要稍微出格我們便是異類,而異類注定就是錯誤,這些粗暴認知才是我們不自由的罪魁禍首,而那些條條框框溢美之詞也是捆綁我們前進的無形鐐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