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年來誰人敢與其爭鋒? 所謂“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tài)”,這是歷朝歷代書法界的一種風氣,而宋朝時期的書法,就十分注重書法意趣。 這個時期的書法家們,從唐朝書壇的嚴謹法度中走出,開始將追求心性的率真表達與追求情感的自然流露,躍然于紙上,融合到書法之中。 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這里面又以黃庭堅的行書作品,最是出彩,作為蘇東坡的學生,黃庭堅也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不過對于自己的老師,黃庭堅在書法上是并不服氣的。 民國國學大師康有為,更是直言“宋四家”中,黃庭堅才是第一。 黃庭堅的書法風格,可以說是豪氣干云,人們常用“長槍大戟”與“大開大合”來形容他的書風,他在行書方面,學的是王羲之,尤其對《蘭亭序》研究頗深。 這就造就了他獨辟蹊徑的行書風格,在北宋這樣一個書法名家輩出的時代,得以爭得一席之地。 就拿他55歲的這幅行書法語《兀然無事》來說,此作就是一件精美無雙的書法佳作。 《兀然無事》別名《懶殘和尚歌》卷,黃宋箋,縱26厘米,橫419.4厘米,連款共七十行,每行六字,共四百十一字。 這所謂的“懶殘僧”,是晚唐袁郊撰傳奇小說《甘澤謠》中的人物,他的名字叫明攢,是天寶初年在衡岳寺干雜役的奇異僧人。 從此作之中可以看出,黃庭堅的書法水準已經(jīng)趨于爐火純青,通篇雄健圓勁、奇崛沉著,有著恣意盎然與不拘一格的暢快風采! 這樣的大字行書作品,在整個書法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曾有專家為這幅行書佳作,估價為十個億,可見其珍貴程度。 在此卷之后,還有董其昌小楷題跋,來證明此作的真實性,董其昌跋曰:“黃文節(jié)公書世多摹本又多贗本,生平所見以此卷為灼然無疑?!?br>董其昌一言就評定了此作的真實性,到現(xiàn)在據(jù)此作誕生已過900多年,不知道誰人能與之爭鋒? 今天,我們將黃庭堅行書法語《兀然無事》進行高清復制,送與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編輯十九 |
|
|
來自: 衆(zhòng)妙之門 > 《碑帖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