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哥說說說 2月5日 從《人生十二法則》思維導圖來解讀,會依據(jù)原有章節(jié)結構來分別解讀,以自己的淺薄的見識,用更淺顯易理解的表述書中內(nèi)容,尤其是精華,要點部分。 法則二:像照顧生病的寵物一樣關心自己:待己如助人一句話解讀: 理解世界的本質(混亂和秩序),以道家思想作為指導,做真正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認真對待自己、尊重自己,自強自愛。 待己如助人,這意味著你需要選擇對自己真正有好處的事物,即使這些事物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或是令你快樂的。比如無目的性的刷短視頻、長時間沉溺于游戲中。你很快樂,但長期看無所收益。
在遙遠的過去,人們更傾向于從生存的角度去理解世界。這些成分一個是混亂,一個是秩序,還有一個則是調和混亂與秩序的過程,即所謂的意識?;靵y是自由,令人畏懼的自由。相比之下,秩序則是已探索的領域。人們天生喜歡秩序,在秩序中人們可以做長遠打算,感到穩(wěn)定、平靜和自信,因此我們都傾向于留在熟悉的地方,堅持已有的思想觀念。(活在自我的舒適區(qū)) 秩序是婚姻的穩(wěn)定性,它通常由過去的傳統(tǒng)和你對傳統(tǒng)的期待所支撐;混亂則是你發(fā)現(xiàn)配偶不忠后關系的崩塌。首先會有身體的本能反應,然后是后來進化出的更為復雜緩慢的情緒反應,最后才是更加高級的思考過程。越趨近本能,反應速度越快。 1、人格與男女 人類在進化中演變出了對人格的感知能力,這些永續(xù)存在的人格形式可以預測,也有分類和等級。 已知的秩序在象征意義上與男性對應,也就是太極圖中的陽。未知的混亂在象征意義上與女性對應,也就是太極圖中的陰。 混亂是母親和萬物起源。女性說“不”的癖好是人類進化當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這賦予了人類創(chuàng)造性、智慧和直立行走能力。 2、平衡熟悉與未知 人們一直身居秩序,被混亂所圍繞。人們所在的熟悉領域之外充滿了未知,對秩序與混亂的恰當調和可以使人們領會到存在的意義。如道教對陰陽的并列呈現(xiàn)就可以成為行為的指導,道家思想中的人生路徑由陰陽之間的交界線來代表,道就是合理的存在之道。 你需要一邊依賴已知和已掌握的事物,一邊探索和學習新的東西。這樣你既可以平衡對未知的恐懼,同時又能保持興奮和投入的狀態(tài)。如此一來,你便可以掌握新的,提升舊的,并且發(fā)現(xiàn)意義所在。
保護遠比不上培養(yǎng)和賦能。由此我也想問父母們:你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安全的還是堅強的? 1、人并非白璧無瑕 美麗會羞辱丑陋,強壯會讓弱小羞愧,死亡會嘲笑生存,而理想化的完美則會讓所有人都自愧不如。 2、善與惡的斗爭 我們意識得到自己的無助、局限和死亡,也可以感受到疼痛、自厭、羞恥和恐懼。我們知道什么會讓我們痛苦,如何讓我們痛苦,甚至怎樣讓別人痛苦。只有人類可以為了制造痛苦而折磨他人,只有人類擁有這令人發(fā)指的能力,邪惡二字的定義無非如此。
如果說意識對于整個宇宙來說是有意義的,那么它的意義就在于自由選擇。 1、自尊最要緊 如果我們想好好照顧自己,就必須先擁有自尊。 為了最崇高的理想而犧牲并不等于心甘情愿、默不作聲地接受他人持續(xù)的剝削和壓榨,否則無異于是在支持暴政,允許自己變成奴隸。一味地忍受欺凌是不道德的,即使那個欺凌你的人就是你自己。 2、恰如其分地熱愛自己 失敗和崩潰很容易發(fā)生,但受傷的人們總是會堅持下去,這種奇跡般的堅韌值得受到由衷的贊賞。 如果你抱著感恩之心看待傳統(tǒng)、國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和令人驚嘆的成就,那么你對自我和人類的仇恨就能得到平息。 待己如助人,這意味著你需要選擇對自己真正有好處的事物,即使這些事物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或是令你快樂的。你需要先知道自己想去哪里,才能控制生活的混亂程度,重建秩序,讓世間充滿希望帶來的神圣力量。你可以幫忙糾正這個正在偏離航線的世界,讓它離美好近一點,離邪惡遠一點。 一句話解讀: 理解世界的本質(混亂和秩序),以道家思想作為指導,做真正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認真對待自己、尊重自己,自強自愛。 |
|
|
來自: 12345csdms > 《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