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中天,中秋節(jié)的那天晚上,我去探訪一位友人,在朱家園那條彎彎曲曲、小經通幽的古老深巷,在月光如水的詩意感覺里,坐擁在朋友書房里的琴聲悠揚之中,我的思維在朱家園的往世今生里漫游,在那段恍如舊夢的日子中追憶。

結識朱家園,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是這樣的情緣,卻讓我的記憶中多了一道關于蘇州小巷的風景,直至好多年后,朱家園給我的印象,依然是那樣清晰、那樣異樣。

早些年,我在朱家園的深宅里,認識了一位著名的昆曲名家,坦率地說,對昆曲這樣的雅劇,我是個十足的外行,但我愿意聽這位昆曲家對昆曲的講述,特別是關于那段游園驚夢的故事。

多年之后,就是這個牡丹亭里的情節(jié)中,讓我把它朱家園聯(lián)系了起來,并且有了日后的這篇文章。

朱家園在蘇州古城的西南方向,是一條呈S形的悠悠長巷,普普通通黑瓦白墻老屋的巷子,分別和好幾條小巷相通,靜幽之中走在小巷里的神情,仿佛是在回憶著若干年前某些往事里的章節(jié)。

多年之前,那位昆曲家住在一個十分寬敞的院子里,園子很大,建筑呈現著蘇派建筑的大氣和精致,破敗的院墻和陳設,依稀有著往日的風光神韻和不同凡想。

這讓我對這種發(fā)生在平民房子中的往事舊夢,一下就產生了十分濃郁的興趣,在記憶深處去了解一段難以辨認的故事情節(jié),讓時隱時現的故事和人物,就像是游園驚夢一樣,在一種牽掛舊時大戶人家的院落里,去感念著那些曾經失落的記憶。

朱家園之所以成為朱家園,其重要起因在宋朝就有了一段很為知名的歷史典故。那時,朱家園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園子,被稱為同樂園,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勔。

對于朱勔這個人物,凡是對蘇州園林有點興趣,對太湖石的歷史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這個人,如今蘇州園林的幾大名峰、名石,如留園的冠云峰、十中的瑞云峰、獅子林的砂石假山等很多名勝古跡,都和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看過小說《水滸傳》的人,更是對于梁山好漢智取花石綱的故事,印象應該尤為深刻,而制造這些故事的源頭,就是被人稱為“花園子”的朱勔。

朱勔的父親叫朱沖,屬于為人狡詐,善于鉆營的那種人,而朱勔在這方面更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宋時的某一個秋天,權臣蔡京來蘇作訪,想把蘇州的堆土移石、疊山造園的高超技藝移植到京城,那時的宋徽宗,正欲大興土木在北方建造園林,而對山石園林頗有心得的朱勔,正合了蔡京的心意,這朱氏父子就這樣勾搭上了京城的權貴,也謀到了一份搜集花石珍木的美差。

宋代時候,蘇州的造園術在國內是首屈一指,而朱本人對營造精巧典雅的園林更是高人一籌,從此,他就成了京城的寵兒,在江南大肆將收羅到的各種奇花異木,賞石假山紛紛移去送往京城,朱勔成了一個讓蘇州人敢怒而不敢言的人物。

據《吳郡志》所載:“朱勔造成巨艦,載太湖石一塊入京,以千人舁進?!币磺诉\一塊石頭,其盛況和夸張的場面可謂空前絕后。以十船為一綱,稱之為“花石綱”,從江南水鄉(xiāng)的蘇州到京都皇城,這一路上花石綱是橫沖直撞,水門小的便破水門而過,橋梁矮的便拆橋梁而越。

朱勔在迎合皇帝趙佶的造園雅興上,稱得上是使出了渾身的解數,也就自然要被皇帝封官加爵的了。因為有了花石綱,他成了蘇州的防御使,大權在握的朱勔,更是飛揚跋扈,任意的胡作非為禍害百姓。

有一天,他自稱得到圣旨,說他住處附近孫家橋周邊的房屋、土地,皇帝都賞賜給他了,于是一紙限令,從孫家橋到侍其巷的數百戶口人家,被要求在五日內統(tǒng)統(tǒng)搬遷,在蘇州百姓的啼哭和怨聲載道中,朱勔的同樂園、神霄殿在民怨和民憤中誕生了。

亭臺樓閣、曲橋幽徑,奇花珍石、秀峰迭水,這奢侈豪華的私家園林讓朱家,成了一個實實在在風光秀麗的江南園林,從此這孫家橋就成了朱家園,朱家園就這樣被叫出了名,并且被沿用到今天。

然而好景不長,朱勔的斑斑劣跡,自然引起了眾人的憤怒,梁山好漢截取花石綱自不必說,農民方臘的起義,就是“以誅朱勔”而為名,成了南方農民紛紛揭竿而起的導火索,這時的皇帝趙佶顧忌于民憤,也只能罷了朱勔的官。

農民起義軍失敗被鎮(zhèn)壓之后,時過鏡遷的朱勔又被官復原職,此刻的他,更加變本加厲地囂張了起來,這一次他不僅是造園享樂、貪污勒索,毀了閶門內的北倉,將它辟為養(yǎng)殖園。在虎丘建造了三里一莊的數十個房莊,在朱家園附近,建了一個有著千株國色天香的牡丹園,甚至還建造了一支數千人的私人衛(wèi)隊,一時間,朱勔成了蘇州人恨之入骨的家伙,在他當道的近三十年時光里,蘇州的黎民百姓,可是吃盡了他的不少苦頭。

后來,金兵南下破了蘇州城,舉國上下同聲要求誅殺奸臣,朱勔和蔡京、童貫等人才被一起處死。與此同時,憤怒的姑蘇百姓在一夜之間,就把他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同樂園給毀掉了,以此發(fā)泄著心中的憤怒和不滿,從此曾經風景秀麗冠蘇城,園中林勝毗京城的朱家園,成了一堆淹沒在歷史荒草記憶里的廢墟,成了后人對美好園林的一種牽掛和感想。

如今走在朱家園的歷史遺夢之中,往事的滄桑,早已成了過眼的煙云,刻錄在往日故事里的懷舊情節(jié),只能在一扇水磨青磚的石庫門墻上尋找記憶。

只有在這里,你才能感受到昔日歲月的某種輝煌,一色的水磨青磚,一覽無余的清淡秀跡,沒有花里胡哨的東西,平淡中透著簡潔,謙和中藏著內斂,這就是朱家陳年舊墻給人的深刻印象。

平淡,是絢爛之極后的平和淡泊;簡潔,是繁榮之盛后的簡單雅潔;謙和,是張揚之夢后的感傷憂恨;內斂,是風光之秀后的情感收藏。

此時此刻,站在朱家園那條千年如故的老巷深弄,在這月閑桂子落的冷月清風之時,我感受著朱家園曾經的滄桑歲月,如同感受昆劇牡丹亭里游園驚夢的故事情節(jié)一樣,跌蕩起伏思緒萬千。

雖然往日繁榮絢麗的朱家園,如今是那樣的平靜、清冷,同樂園曾經的燦爛之極,曾經有過的經典構繪和江南園林的所有遺韻,讓我在中秋這個不平常的夜晚里,走在寂靜的小巷深處駐足沉思,心中依然能夠感受到小巷內心深處的澎湃激情。

也許這小巷有幸,也許這朱家園有情,也許這青苔斑駁的水磨磚墻,藏有難忘的記憶,讓歷史成了一道無法平靜的河流,讓甜糯典雅的蘇州小巷文化,如一泓月光下的清泉,在記憶深處,流淌著昨日源遠流長的人文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