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 名〕貓薊、千針草、刺薊菜、刺兒菜、青青菜、刀槍菜、刺角菜、小雞刺角、野紅花。 〔來 源〕為菊科刺兒菜屬植物小薊Cephalanoplos segetum(Bge.) Kitam.的根或全草。 〔成 分〕全草含膽堿,并含生物堿及皂甙等,又含兒茶酚胺類物質(zhì)。 〔作 用〕 一、歷代經(jīng)驗(yàn) 有涼血、止血、行瘀作用。 《食療本草》: “根,主崩中,又女子月候傷過,搗汁半升服之。金瘡血不止,挼葉封之”?!侗静菔斑z》: “破宿血,生新血,暴下血,血痢,金瘡出血,嘔血等”。 《本草圖經(jīng)》:“生搗根絞汁服,以止吐血、衄血,下血”。二、近代研究 1.止血作用:剪去小鼠尾部,使血連續(xù)流出,給予小薊浸劑5克/公斤口服,可以使出血時(shí)間明顯縮短?!?〕從小薊中提得一種黃白色粉末狀物,配成7%的水溶液,用于創(chuàng)傷表面有良好的止血效應(yīng)〔2〕。 2.抑菌作用:小薊煎劑在試管內(nèi)對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xiàng)U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福氏痢疾桿菌等皆有抑制作用,對人型結(jié)核桿菌也有抑制作用〔3~4〕。 3.消炎作用:動(dòng)物試驗(yàn)證明,小薊對甲醛性關(guān)節(jié)炎有明顯的消炎作用〔2〕。 4.兒茶酚胺樣作用:小薊煎劑或酊劑對家兔離體、在位及慢性瘺管的子宮有興奮作用,但對貓?jiān)谖蛔訉m、大鼠離體子宮和兔離體小腸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和兒茶酚胺相似。其煎劑有直接的擬交感神經(jīng)藥的作用,其作用可以被可卡因和麻黃鹼增強(qiáng)。被芐胺唑啉和加氫麥角堿所對抗,但不易受利血平耗竭兒茶酚胺的影響。小薊煎劑對麻醉后破壞脊髓的大白鼠有去甲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對清醒動(dòng)物靜脈注射小薊制劑也能看到短暫的血壓升高。小薊煎劑的升壓成分耐熱性強(qiáng),煎服濃縮后不影響升壓作用。近臨床報(bào)導(dǎo)有降低血壓作用,并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此外,小薊煎劑對離體兔心及蟾蜍心臟均有興奮作用〔5~7〕。 此外,尚有鎮(zhèn)靜及利膽作用。 〔性 味〕苦,涼。歸心、肝經(jīng)。 〔功 效〕涼血、止血、行瘀。 〔主 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黃疸,外傷出血,癰腫瘡毒等。 〔臨床應(yīng)用〕 1.諸種出血:如咯血,鼻衄,尿血等,尤其是尿血及血淋有效,類似于急性腎炎,尿路感染等。常配伍蒲黃、生地黃、木通、滑石等利尿通淋藥,方例《小薊飲子》;產(chǎn)后子宮收縮不全及崩漏,可單用小薊煎服或制成浸膏用,也可配伍益母草等,方例《小薊飲》,余方參考大薊。 2.黃疸瘡腫:小薊可用于一般黃疸,如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單用有效,也可入復(fù)方中用;并可用治癰腫瘡毒,可與鮮者搗敷或熬膏外涂,或配伍乳香、明礬等內(nèi)服,方例《小薊乳香散》。 此外,尚可用治高血壓及血清膽固醇升高癥。 〔用 量〕 10~20克,大量可用60克,丸散酌減,外用適量。 〔用 法〕生用。 〔禁 忌〕虛寒性出血及脾胃虛弱者忌用。 〔附 方〕 1.小薊飲子(《濟(jì)生方》):小薊、生地黃、蒲黃、藕節(jié)、當(dāng)歸、梔子仁、滑石、木通、淡竹葉、甘草。 2.三生飲(《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鮮小薊、鮮茅根、鮮藕節(jié)。 3.小薊乳香散(《簡要濟(jì)眾方》):小薊、乳香、明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