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販書日記 2021年3月24日星期三 晴 這是2021年最充實的一天了,從上午開始上的《財寶天王》開始,在六洲的大家和不在六洲的我都沒閑著,還好,已經裝好框的50個很快賣完,趕緊請韓寧聯(lián)系做框子的,他們活多,還要排隊,我們說再裝50個,如果今天賣得超過100個,那就再安排裝100個,估計半個月內可以完成。因為是手工活,又要等,所以沒把話說太滿了。 還有兩款小東西,敦煌的《?!泛彤吋铀鞯摹杜!罚『嶙h做了一個兩結合的套裝,便宜了10塊錢,結果就這個定的好,可見大家對這一中一外的組合還是中意,敦煌的單《?!焚u得快一些,畢加索的《?!穯钨u就明顯差不少,還是喜歡新潮國貨的多。這個讓小胡也趕在中午之前上架了,我好參與宣傳,不然的話,一旦下午2點上新,我估計正在準備“摸古書”的事,顧不上了(事后證明,真是這樣)。 吃飯后騎車去美術館后街,取打印的海報、桌牌、門上懸掛的提示牌等等。這都是今天上午聯(lián)系的,因為加過微信,所以沒用現(xiàn)場等,微信上就都交辦了,去了就提貨。這些七七八八又花了200多。跟物業(yè)說了一下,他們借給我雙面膠等,也答應幫我貼一張在門口的墻上。我自己貼了一張在古書局門口,其他的都用在屋子里了。贈品之一的“摸書校尉”銅尺(書簽)剛剛順豐到貨,正好拆了拍一張,下午就可以陸續(xù)發(fā)貨了。另外,我讓同事給我閃送了上午推出的三款木版水印各一張,拿到店里供大家參考,因為實物跟圖片往往有差距,能看到真東西,對銷售還是有好處。 正在收拾的時候,西城區(qū)第一圖書館的林毅老師就先到了,他是聽說我們有這個活動,來觀摩一下是如何進行的。其實這是第一次,我也沒有什么計劃,只是挑選了一批書,準備按照時間順序跟大家一起翻翻看看,對比著來,找點規(guī)律性的東西。前后幾個帝王的時代,東西擺在一起對照著看,往往就有意思了。以前雖然也翻,但是因為沒有找邏輯,前面看的跟后面看的并沒有什么關系,印象不深刻。 燒了水,刷了杯子,泡了茶,用的是前年冬天在春風那個院子時候買的仿日式的杯子,花不一樣,便于記住。后來知道,這杯子太大,水一口喝不完,反倒會放在這里浪費掉。第二場開始的時候,我就都改為小茶盅,故意挑選了不一樣形狀和花色的,便于區(qū)分,就用得多了,至少都喝了一點。 大家陸續(xù)2點多就來了,2點半開始,前面說了20分鐘的閑話。后來才進入正題,林毅老師不肯坐過來,離開一點看,他每天對著館藏古籍,不缺看古籍的機會,給我們拍了點照片。后來就知道這個重要性了,因為晚上這場就沒有給拍了,大家都忙著摸書,三個小時好像并沒有留下什么照片來。大家的手機都對著書拍,沒誰記得拍人拍場面。 第一場原計劃2點半開始3點半結束,一個小時,沒想到一下子就弄了快6點才收工,因為前面的各種計劃進行完畢之后,我又當場拆了一本線裝書,在場的人沒人阻攔,因為他們聽我介紹了為什么,也覺得可以拆,拆了之后用處更直接更大。我想拆第二冊的時候,他們攔住了,說給晚上的留一本,結果晚上忘記這事了。聊完本期內容之后,都看了一些精品的書,引發(fā)了大家額外的興趣。第二場8點多開始,快11點才收,太晚了,大家居然也沒打哈欠。 兩場都全程無人提出去廁所,從頭翻到尾,都全神貫注的,這點事后想想,也真不容易,因為這么長時間,如果大家沒點真興趣,早就瞌睡了。這點要感謝景山街道那位大姐的建議,不要一人一份標本,那樣缺少交流,容易分心,聽不進講的東西,還是集中在一起,更好,事實發(fā)現(xiàn),的確如此。而且,湊標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些版本信息不夠明確的都被我放到一邊去了,真要是五個人湊五套,難度相當大。 我最在乎的是大家這個“摸古書”的體驗過程是否開心,我看,這個目的是達到了。兩次結束,我都求人幫忙,給大家門口合了影,因為涉及隱私,在沒有全體認可之前,先不發(fā)出來了。第一場四男一女,第二場兩男三女,所以這事并不分性別。也不是個個都是“古書小白”,北京的Y先生就是從嘉德看預展之后才來,但是他堅持認為,看嘉德是看嘉德,參與這個體驗是另外一種,不沖突。 我弄了個“摸書校尉營”,參加完摸古書之后的諸位,都已經征詢意見,邀請入營,我也跟大家都說了,有問題,群里提,能答的一定答。另外,會把大家看過的書的基本信息和卷首圖發(fā)到群里,讓大家存?zhèn)€資料。也許有人會擔心,后來的場次看的還是那些書,前面的人豈不是不斷重復重復?我想,這個擔心是多余的,因為我也在不斷尋找更合適的標本,一直在調整又調整。所以,每次都會有點新東西的。已經有營員點擊第二課什么時候開了,我想爭取一個月內能把第二課開起來,這樣還有個連貫性,否則時隔三五月,大家早把前面的感受忘完了。 大家離開,晚上11點,我又收拾整理,出門12點了。 這一天,很忙,不累。 販書日記 2021年3月25日星期四晴 睡下已經2點多,現(xiàn)在我做什么事情,都講究個心情,所以回來還是堅持又吃了一頓,喝了一些啤酒,因為我覺得需要。但是因為上午有會,所以還是定了鬧鐘,7點半起。一夜的夢全忘記了。 7點半起,沖了個澡,第二針疫苗后一直沒洗一下。趕緊吃了幾口,8點半了,騎車出門。會議9點半開,地點在南小街的語文書店。沒去過,但是這條路天天走,有數(shù),應該不會晚。 果然,到的時候距離開會還有小20分鐘,來的人都是開這個會的,車按門衛(wèi)指示放入了車棚,這是一種只有老單位才有的東西。院子里一樓有點點荒涼的感覺,語文書店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景象,樓上樓下,空間不算小。我看市委宣傳部的滿處上了二樓,我放下包以后也去轉了一下,二樓是閱讀和咖啡,有區(qū)里圖書館提供的可以閱覽的書。這是最近幾年北京的一個做法,圖書館跟實體書店結合,甚至于說把圖書館的一角辦進有條件的書店,比如:王府井書店,更讀書社等等,原來這里也有了。這書店后來聽介紹才知道,2019年底才成立的,但因為不臨街,人流和宣傳上估計都吃很多虧。 會議應該是市委宣傳部印刷發(fā)行處組織的,具體由東城區(qū)委宣傳部負責落實,交給語文書店實際承辦,提供場所,因為在城里找個能方便停車的地方不容易。滿處做開場白,講了昨天在順義調研座談的情況。今天選了東城來,就是看看城里的需求有什么不同。他們現(xiàn)在倡導讓實體書店服務于屬地社區(qū),走進社區(qū),開展活動等等。詳細的我就不說了。除了市區(qū)兩級宣傳部的領導之外,還有北新橋街道、東四街道、朝陽門街道,每個街道有三個人,社區(qū)建設辦公室副主任牽頭,然后是相關人員,朝陽門街道來了一位孟憲起先生,是唯一的居民代表。東四社區(qū)還來了一位不在名單上的:東四胡同博物館的王夢琪。書店有五家,場地提供方的語文書店劉海紅,中國書店前門東店馬晨,閱想書店王向民,南鑼書店溫京博和我。等于兩家是出版社社辦書店,一家老國營店的分店,一家有新華入股的,還有一家純民營的我。大家都說了,多少不一。北新橋的最平實,東四的最強硬,朝陽門的最溫和。書店這邊,各家表態(tài),說各自曾經的嘗試和未來的想法,我也嘩嘩啦啦說了不少,主要是介紹了一下昨天開始舉辦的“摸古書”活動和一些可能的公益性講座的題目。南鑼書店的想法和做法最為豐富,這也是區(qū)宣傳部文化科張志剛科長再三表揚的,創(chuàng)新多,點子多。最后由張科長總結和介紹了一下下一步東城區(qū)對這塊的想法和計劃實施的政策,很多條。 這會等于開了倆多小時,總結起來就是社區(qū)覺得進社區(qū)缺錢配合缺人對接,區(qū)里市里還是鼓勵書店多想辦法,跟社區(qū)配對結合,找出自己合適的途徑和渠道。會后,幾位加了我的微信,估計下一步能有一些合作。這幾個社區(qū)都在周圍,很近,騎車都是幾分鐘的事。 散會后我特意繞道東四四條,去看了一眼東四胡同博物館,他們中午閉館兩個小時休息,沒進去,牌匾是王蒙題寫的。聽說是個三進的四合院。 回到東四北大街上,想起來前端時間王曉鷗說的一家新開的什么面館,往北多騎了幾步,找到了,宇飛牛肉面,停車落鎖,進去來了一碗大碗的面,22塊。等我吃的時候,看到旁邊一位,碗如小盆的,其實我也想,但是考慮一下還有減肥需求,忍了。 騎車去南陽,有點瞌睡,還沒進門,就有人已經找來了,開門又進來三位,以前來過的,這次來看貓,我這里沒開門,就去隔壁喝咖啡了。鐵手最近又要準備開三家新店,北京五道營又一家,杭州一家,上海一家,所以正在找人,這邊也加了許多東西,現(xiàn)在過道都被他們用上了,結果有的人就不敢往后走了,覺得是咖啡館的內堂。我聯(lián)絡了共享際的趙禹清,他說可以給做了小的指示牌,提示一下:后面還別有洞天,可以大膽地往里走。 
 現(xiàn)在的日常就是打掃衛(wèi)生,燒水,泡茶,喝茶,什么時候心情平靜了,再開始干活。這個過程往往要超過一個小時,但是考慮到心態(tài)很重要,還是忍著,什么時候踏實了,再干別的。今天因為下午還有新書上架,所以動手早了點。這一周,六洲的同事們也比較充實了,天天有事做。 在迷迷糊糊的時候還是發(fā)了三場摸古書預告,請大家各取所需,來自行下單參與。周五晚上一場,周六下午一場,晚上一場,之所以現(xiàn)在密度這么大,還是想盡可能找到套路,能少拖堂,按現(xiàn)在的聊法,一個小時肯定結束不了,以后盡量壓縮在兩個小時之內。但是因為只有兩次的經驗,所以還談不到總結,得抓緊實踐,盡可能地早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到晚上11點,三場報名人數(shù)正好是321,下午有位做媽媽的想帶孩子來,我給謝絕了。因為目前狀態(tài)下,高中以下的孩子來,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的話,會坐不住的。等以后方式方法都成熟了,再說。 
 
 
 
 前幾天看到汪華在朋友圈發(fā)的一本書信息,是上海書店出版的《販書實錄》,這書是上海圖書公司內部的登記簿,記錄了他們幾十年來收購圖書的罕見品種和收購價格等等(開始我以為是銷售價格,因為序言里用的是“定價”這個詞)。我一問他,他說是朋友在做的,可以幫我聯(lián)絡,我就要了10冊,今天從上海發(fā)過來了,順豐到付,運費113塊。我拆了一本留下,拍了照,寫了幾句,群里發(fā)發(fā),賣了6本,還剩下3本,改日再推。這書缺點是沒有標注日期,價格其實不同時間差異很大,好在是一手資料,約40000條,蔚為壯觀。北京的中國書店想來也有類似的東西,不過沒見到這樣出,只是把精品總結過幾次。 
 昨天“摸古書”用過的道光廣東刻朱墨套印本《文心雕龍》,今天拿出來捏馬了,這書昨天十個人來回翻了幾次,品相就已經開始弱了,還是趁著沒摸爛之前先賣了。不過,沒賣掉,跟捏馬的幾位價格還差了幾百塊,這書忘記何時在哪里買的了,搞不好賠賺都在幾百塊之間,所以沒有讓更多,實在不成,改日再拍掉,那時候拍高拍低,就都認了。 
 
 下班早些,8點多一點,現(xiàn)在凳子放在樓道,經常有人坐了,算是做點貢獻吧,也省得放在屋子里顯得太多太擠,計白當黑,屋里雜東西不少了,盡量清爽一點吧。 
 大門口看到單立人的六獸,他也下班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