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古人尚美食美器。《漢書》中有云:“酒者,天下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yǎng)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yǎng)疾,百會之禮,非酒不行?!倍榔鲃t莫過于美玉,中華民族在漫長文明演變過程中形成了獨有的玉文化,貫穿了中國數(shù)千年的文明史,歷朝歷代無不推崇。 當美酒與美玉相遇,古代的玉工匠人制作出了裝飾與實用功能完美結合的玉酒具,這些流傳至今的古代玉酒具,無一不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近代中國由于種種原因,萬千文物流失海外,最為嚴重的一次流失就是民國時期的洛陽金村大墓的盜掘。1928年夏秋之際,洛陽金村發(fā)現(xiàn)一處大型先秦時期墓葬,一時各地古物商販、盜墓分子蜂擁而至,中外勢力勾結,從1928年至1932年長達四年之久,在金村先后掘盜了戰(zhàn)國時期大墓八座,出土數(shù)千件極為珍貴的古代文物。而這些珍貴文物大都被販賣到海外,其中就包括諸多先秦時期的玉酒具珍品。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藏戰(zhàn)國酒樽 
 哈佛大學藝術館藏戰(zhàn)國玉耳杯 自東周至魏晉,耳杯(即羽觴)是較為常見的高檔飲酒器,戰(zhàn)漢時期耳杯多為漆器,玉耳杯則頗為罕見。在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中收藏有一對據(jù)傳出自洛陽金村大墓的戰(zhàn)國玉耳杯,耳杯長13.5、寬9.8厘米,青玉質地,局部受沁為雞骨白狀態(tài),耳杯為橢圓形,雙耳鏤空作卷云紋造型且雙耳兩側各有一面對面的獸首紋,耳杯外側為勾連云紋、云紋中間各一獸面紋,耳杯內底部為陰刻卷云紋。 佛利爾美術館藏戰(zhàn)國玉耳杯 美國佛利爾美術館(Freer Gallery of Art)中亦藏有據(jù)傳出自金村戰(zhàn)國墓的玉耳杯,長13.2、寬10.6厘米,青玉質地,形制與哈佛所藏相似,在耳杯內底有陰刻雙鳳造型,大概是為了讓當時玉杯主人在舉杯一飲而盡時展示于賓客。 佛利爾美術館藏戰(zhàn)國玉杯 佛利爾美術館所藏另一件金村玉杯,高5.1、寬9.8、長11.3厘米,玉杯口部有一短槽流,流槽的下方陰刻有倒轉的饕餮紋,與流相對的一側腹部則微微內收,杯壁飾有勾連云紋,玉杯整體造型類似于當時流行的青銅匜,是件很少見的戰(zhàn)國高檔玉酒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