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常見的腫瘤治療方法中,除手術切除外,放化療以其對癌細胞殺傷性強,能夠較快控制病情的特點而被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但是放療和化療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有些腫瘤類型對放化療不敏感,治療效果就不甚理想,有些患者自身對放化療不敏感,就會擔心是不是已經別無他法。 如果不做放療或化療,癌癥能治好嗎?如果放化療不起作用,真的就無計可施了嗎? 筆者從事腫瘤治療數十年,遇到過很多患者問類似的問題,放化療難道真是癌癥患者的最后防線?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宮頸癌晚期患者的故事: 去年9月,李女士第一次來門診找到筆者,但她不是以患者的身份來的,而是為母親代診。 根據李女士的敘述,母親王女士在3年前的一次體檢中確診為宮頸癌,行廣泛性子宮切除+雙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病來如山倒,盡管當時王女士只有48歲,平時身體素質也不錯,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還是把她折磨的虛弱不堪。直到切除腫瘤出院之后很久,身體才慢慢恢復如常。 本以為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沒想到去年5月份,王女士連續(xù)多日出現(xiàn)咳嗽,伴有氣短、吐痰、消沉、食欲差、體重減輕、乏力等癥狀,因為沒想過這些癥狀會跟宮頸腫瘤有關,看到醫(yī)院出的檢查結果時,一家人都非常意外:手術殘余的癌細胞卷土重來,而且發(fā)生轉移,導致肺部出現(xiàn)病灶。 一向堅強樂觀的王女士本來很配合醫(yī)生的治療方案,第二天就入院準備放化療,但做了4次化療和6次放療后,指標卻一點沒降,腫瘤也未見縮小。眼看著身體越來越弱,王女士覺得走投無路了,要求出院回家。 女兒不想就這么放棄,所以偷偷帶著母親的病歷來問診,看看通過中醫(yī)方法能不能扭轉這種局勢。 在中醫(yī)理論中,宮頸癌是人體正氣虛損、邪毒內結所致,所以扶正固本、解毒去邪是醫(yī)治原則。但具體的診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脈象、舌象來辨證論治,對不同患者也要實施差異性療法。所以筆者建議讓李女士帶自己的母親來,只有當面問診,才能為患者做出最合適的診療方案。 李女士面露難色,說自己的母親心灰意冷,不相信自己的病還能治好,筆者極力勸說,讓她回家告訴母親針對她現(xiàn)在的情況,中醫(yī)是有辦法控制的。 兩天后李女士帶母親來了,筆者詳細問診后,結合她目前的病程進展、癥狀予以中藥開方,又叮囑一些生活注意事項,情緒調控方法,囑咐她一定要定期復查,監(jiān)控癌腫情況。 再次見到王女士是三個月之后,精神狀態(tài)跟上次有明顯不同,自述不良癥狀明顯減輕,食欲增加,睡眠也好了很多,前幾天的復查結果顯示腫瘤得到明顯抑制。筆者根據她目前的身體狀況對藥方進行了調整,讓她繼續(xù)服用達到鞏固的效果。 相對于放化療,中醫(yī)有很強的整體觀念,往往是從患者全身的特征加以思考,而不只是限制在癌癥病灶。對王女士這樣的晚期癌癥患者來說,一方面要扶正祛邪、攻補兼施,抑制隱形癌細胞,防止繼續(xù)擴散;另一方面還要提高免疫力,以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 治療癌癥的方法有很多,對于使用放化療沒有明顯效果的患者,可以嘗試中醫(yī)藥來達到抑瘤及抗瘤目的。 中醫(yī)治療從引起人體癌變的內環(huán)境入手,從整體上調節(jié)機體陰陽平衡,激活人體免疫系統(tǒng),提高抵抗力,在一定程度上抑殺癌細胞,使腫塊穩(wěn)定或縮小。而且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爭取以最小的代價來獲得最大的療效,在幫助晚期患者延長生命的同時,努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