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評大風歌詩友會第二十八期作品】 泰山觀日出 劉慶霖(北京) 玉皇頂上霧初開,大小峰巒膝下排。 穩(wěn)坐松前倚石案,招呼紅日見吾來。 雷?;?/strong>評:此詩妙處在結句,“招呼紅日見吾來”,招呼二字是神來之筆,由我來觀日出變?yōu)槲艺泻羧諄硪娢?,態(tài)勢由被動變成了主動。彰顯了人類主宰自然的強勢,又有新穎感。 桃花源里過秦人洞 蔣繼輝(徐州) 一離洞口客爭夸,竹綠枝紅三兩家。 沒歷當年烽火亂,豈能隨意說桃花? 雷海基評:此作好在第三句的大幅度時空轉換,由眼前的竹綠枝紅美景,一下子回到數千年前的戰(zhàn)亂時代。借以提醒讀者和平與戰(zhàn)爭的關系,和平得之不易??v覽古今好詩,許多都是“思虛千載,目極八方”得來的。比如“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薄爸两袼柬椨?,不肯過江東?!薄暗溉碎L久久,千里共嬋娟”之類。 閑居 陳青峰(徐州) 細讀詩書慢品茶,秋光滿院暖籬花。 一聲開飯老妻叫,小黑來回搖尾巴。 注:小黑即家養(yǎng)的愛犬。 雷海基評:詩圍繞一個閑字展開,悠閑自在的日子栩栩如生。不同一般的是引入一只知人可愛的小狗,平添了許多趣味。閑得自在、高雅、幸福。幸福感在詩內,支持幸福的大環(huán)境在詩外。 勞燕 李屹(徐州) 飛來覓去枉勞神,廣廈高樓別樣新。 老屋曾經梁上住,如今哪處可棲身? 雷?;?/strong>評:用歸燕找不到舊居來展現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變化之大。而詩不直接寫這個變化,只寫燕子找不到家的煩惱,以憂愁反襯欣喜,詩因而有了波瀾,有了張力。 晨起楊柳河上散步 安全東(四川) 晨起新寒劇,沿河負手行。 魚稀藏密藻,葉下顫金聲。 世事元多舛,心期浩已平。 梅花無限意,靜待雪冰生。 雷海基評:用對比手法,催生意境。前四句寫寒帶來的負面影響,人負手,魚藏身,蟬禁聲。后四句寫寒冷下的正面情景,人心態(tài)平,梅有期望。于對比中生發(fā)人情事理,凡事有利就有?,有人歡喜有人愁。意蘊通過冬季散步得來,詩寫得自然又有意味。 重走絲綢古道 魏新建 (徐州) 左柳稀疏古道長,秦腔一吼過西涼。 車行萬里吟風月,詩讀百家循漢唐。 大漠孤煙迎夕照,長河九曲走洪荒。 千秋不朽胡楊樹,曾與將軍系馬韁。 雷?;u:古意與今風并蓄,內涵豐富。幾乎每句的描寫都是今與古接,左柳古道,看到的柳與道都是從前的。今日,人吼秦腔調,車行萬里路,讀的百家詩,看的大漠煙,走的九曲河,都是古代的。就連古老的胡楊樹,也曾經系過古代戰(zhàn)馬。雖然多處用典,因為由今追古,古今相融,還是好讀。 菩薩蠻·雨中漁浦書所見 宋彩霞(北京) 雙雙約定江潮弄,輕陰吹雨飛花動。小子釣涼波,姑娘笑酒窩。 蒼煙收不起,落坐灘涂里。有個小船兒,魚來了不知。 雷?;?/strong>評:用蒙太奇手法點染一幅優(yōu)美的水墨畫,跳躍的詞句構成完整的語境,是因為開頭的“雙雙約定”定下了基調。俏皮的語調,更符合青年男女的談情說愛。這一對男女,是約魚還是釣情,釣人? 卜算子·插隊知青合影 趙錫紅(徐州) 生在地球村,曾是鄉(xiāng)巴佬。難忘當年插隊時,汗滴秧田草。 舊照已珠黃,新片情難了。焦距調諧細細看,誰見青山老? 雷?;?/strong>評:上闕是鋪墊,下闕才是重點。用新照與舊照對比,在新舊的矛盾沖突中產生火花:舊照已黃,人臉肯定也黃老了,但照片背景的山未老,依舊山青水綠。青山老還是不老,青山當然不老,為什么還要問?醉翁之意不在酒,細品自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