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年都在參加各種培訓,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培訓給到自己的是什么? 或許是解鎖一項新技能,比如前幾天的心理健康培訓,至少知道了心理輔導活動課的操作流程。 也或者是觸類旁通,由培訓中某一個具體的點,延展到其他的面,發(fā)現兩件事情的共同之處。 下面是的我培訓札記,就是一次觸類旁通,收獲來自于鐘志農老師的《心理輔導活動課操作實務》,關于輔導課中的一些具體操作技術。 我看了幾個操作技術之后,感覺這些操作技術,不僅可以在心理輔導課中使用,而且在數學課中也可以使用,當然更多課堂也同樣適用。 其實很多課中的一些操作技術,其底層邏輯是一樣的。 下面我例舉幾種操作技術,也算是自己給自己在新學期開學之前賦能吧。 1.專注技術。 專注,是指教師在心理輔導課中,借助語言信息與非語言信息向學生傳遞出專心、關注的態(tài)度,學生可以從這些信息中感到到老師對自己的尊重與接納。 怎么專注: (1)平行面向學生,保持微笑。 (2)用溫和、理解的目光與學生交流。 (3)用關懷的語氣與學生對話。 2.傾聽技術。 傾聽,我們拆開來看,傾是一種態(tài)度,表示專心與主動,而聽則是一種技能,要在找尋到老師與學生對話中的隱含信息。 怎么傾聽: (1)當學生發(fā)言,向前走一步。 (2)有鼓勵與專注的點頭。 (3)適當回應。對于學生所答,真的接不上話,那就用一些“哦”、“嗯”來表示肯定。 (4)聽到學生發(fā)言背后的情緒、態(tài)度等等隱含信息。 (5)對于后進生的發(fā)言,要讓孩子把話講完,表現出耐心。 3.重述技術。 重述是指,老師對發(fā)言學生的內容進行重組,以另外一種方式向大家再說一遍。 (1)學生發(fā)言完畢,不要原封不動地重復學生的話,教師要用自己的話對學生的發(fā)言加以肯定。 (2)重述中,要避免使用過于專業(yè)的詞語,要通俗易懂。 (3)重述中,要采用富有彈性的語句,比如說“你剛才的意思好像是……” 4.具體化技術。 在心理輔導課上的具體化技術,主要指,學生在發(fā)言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甚至發(fā)言覆蓋了甚至偏移了原來的表達意愿與內在情緒。教師就要用“何時、何地、何人、何因、何果”等具體化的追問,幫助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表達。 具體化的技術,其實在數學課中非常實用,也會遇到學生的回答沒有答到點上。 具體化技術怎么操作: (1)傾聽發(fā)現學生發(fā)言中含糊的地方。 (2)用開放式的追問。比如“你的感受如何”、“你能再詳細一點說明嗎”。盡量不要用封閉式的追問,比如”是不是“、”對不對“,這樣學生回答好之后,就沒下文了。 (3)當學生的回答中,含有對個含糊的地方的時候,教師要聚焦最關鍵問題進行具體化追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