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號怒庵,生于原江蘇省南匯縣下沙鄉(xiāng)(今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航頭鎮(zhèn)),中國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shù)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jìn)會(民進(jìn))的重要締造者之一。 第一次知道傅雷這個名字,是40年前讀過的一本《傅雷家書》;去年底,86歲的傅雷長子、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了。這可是一門兩代名家呀! 陰雨多日,昨日放晴,到傅雷故居去看看。乘地鐵16號線,在鶴沙航城站下。 路南是上海華力公司巨大的廠房。 村外的麥地邊還有故居所在地王樓村五組的簡介。 村前一條小河叫“張家漕”。隔河便是修繕一新頗具規(guī)模的傅雷故居。
![]() ![]() ![]() 經(jīng)測體溫、刷隨申碼、登記,戴上口罩,進(jìn)入故居。 中間一條甬道,將故居分為南北兩部分。
![]()
![]()
![]() 傅雷母親李欲振(左二)、傅雷故母傅儀(中)和 幼年傅雷(右一)。 傅雷赴法時所乘之安德烈·勒邦號輪。 傅雷留學(xué)護照。 傅雷在法國。 傅雷、朱梅馥結(jié)婚照。 傅雷夫婦喜慶聰兒出生合影留念。 傅雷與長子傅聰。 1939年4月,26歲的朱梅馥與兒子合影。時傅聰5歲,傅敏2歲。 《傅雷家書》展室。展室未開放,且里面的也無展品。 傅雷在廬山牯嶺邊養(yǎng)病修改《歐也妮·葛朗臺》譯稿(1948年9月)。
1954年11月13日傅雷夫婦從杭州歸來即致函黃賓虹。 黃賓虹題贈傅雷的山水畫。 傅雷雁蕩山攝影作品。 傅雷手書“疾風(fēng)迅雨廔”。傅雷在書房。 傅雷致傅聰函長卷(局部,1961年6月27日) 傅雷致彌拉函長卷(局部,1961年6月27日) 1965年8月,傅雷夫婦在書房;傅雷夫婦在臥室陽臺上。 傅雷夫婦在上海江蘇路284弄5號公寓。
![]() ![]() ![]() ![]() ![]() 傅雷作為將法國文學(xué)引入中國的第一人,由他翻譯的法國文學(xué)名著被再版,并在故居中陳列。他的全部譯作,經(jīng)家屬編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編成《傅雷譯文集》,從1981年起分15卷出版。 翻譯家死了,留下了一顆蓄滿著大愛的心。真人的自毀,好像揉碎了花朵,震撼的同時,還能嗅到色香。如果,我們的土地容不得這樣的真金子,那我們的土地一定是積淀了太多的塵埃。不懂得珍惜,那是真正的不幸…… (2021年3月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