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607年,隋朝開國名將賀若弼被隋煬帝逮捕下獄,以妄議國事的罪名處死。臨死前賀若弼嘆道:“可恨我當年沒有謹記父親的遺言,才落到今天這個下場!”說罷,賀若弼痛哭流涕,最終含恨而死。 賀若弼最后悔的事,就是沒有將當年父親的遺言放在心上。他的父親是北周大將賀若敦,在公元565年時,因口出狂言得罪權(quán)臣宇文護而被賜死。 臨死時,賀若敦拿來鐵錐,將賀若弼的舌頭扎破,并告誡他:“我因禍從口出而死,你要引以為戒,不可步我后塵!”賀若弼忍著鉆心的疼痛,重重點頭。他發(fā)誓,定要將父親的遺言牢記,絕不再犯。 但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深受父親影響的賀若弼,其實在性格深處早已埋下了禍種,一個不注意,就是萬劫不復(fù)…… 說起賀若弼,有人不太了解。此人是隋朝開國名將,英勇善戰(zhàn)用兵如神,隋文帝曾公開夸獎:“朝中文武,才干無出弼者!”能令隋文帝如此欣賞,可見賀若弼之才。 賀若弼最大的成就在軍事上。公元587年,賀若弼呈上《伐陳十策》,被任命為行軍總管,主持伐陳。面對阻擋南北朝統(tǒng)一達一百六十年之久的長江天險,他非常聰明,想出一個瞞天過海的計策。 《智囊》記載,賀若弼“請緣江防人每交代之時,必集歷陽。大列旗幟,營幕被野?!?br> 什么意思呢?原來,賀若弼讓江邊守軍換防時,讓他們在歷陽附近集合,并且故意搞得大張旗鼓,聲勢浩大。一開始南陳以為要打仗,嚇得嚴陣以待,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只是虛驚一場。就這樣三番五次,南陳“后以為常,不復(fù)設(shè)備”。 麻痹南陳軍,便是賀若弼的目的。數(shù)月后,賀若弼見時機成熟,帶著伐陳大軍在歷陽集合。南陳得到消息也不驚訝,以為跟平常一樣是例行換防,就沒有防備。就這樣,賀若弼“以大軍渡江,陳人弗之覺也?!陛p松攻破長江天險,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 可以說,在領(lǐng)兵打仗這方面,賀若弼在隋朝算是首屈一指。既然如此,賀若弼為何會落到死于非命的下場呢?其實,這與他在為人處世方面的缺陷,息息相關(guān)。 第一,做官不懂得知足。《智囊》載,“弼自謂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許。”賀若弼覺得自己的功勞大,做了宋國公,上柱國和右領(lǐng)軍大將軍之后,竟然還貪圖宰相之位。自古功高震主者,死于非命十之八九,賀若弼竟然毫不自知,豈能不危? 第二,做事不懂得知止。當初賀若弼攻打南陳之時,竟與韓擒虎發(fā)生齟齬。原來,賀若弼在對戰(zhàn)南陳主力部隊時,韓擒虎領(lǐng)一支奇兵攻破了建康城,活捉了陳叔寶。首功被搶,這讓賀若弼大為光火。 《智囊》記載,“弼憤恨不獲叔寶,功在韓擒虎之后,于是與擒相詢,挺刃而出?!辟R若弼為了爭功,不惜與同僚刀兵相見。 隋文帝只能當和事佬,讓他們倆并列頭功。在后來的慶功宴會上,賀若弼又是當著隋文帝的面破口大罵韓擒虎。一國大將如此小肚雞腸,雖然隋文帝沒有因此處罰,但賀若弼的無禮,已經(jīng)讓皇帝和同僚心生厭煩。 第三,說話不懂得分寸。當心里有怨氣,賀若弼就覺得不吐不快,于是經(jīng)常在公開場合侮辱朝廷重臣,來宣泄自己的怨氣。一來二去,隋文帝生氣了。 《智囊》記載,隋文帝質(zhì)問賀若弼說:“朕以高颎楊素為宰相,汝每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啖飯耳,是何意也?”賀若弼終于感到害怕,他趕忙跪伏于地解釋道:“他們都是我的親友,我才敢如此說?!?br> 當時“公卿皆奏弼怨望,罪當死”,這放在其它朝代,賀若弼必死無疑。但幸虧隋文帝是少有的仁厚之主,最終沒有治賀若弼的死罪,只剝奪了官職一年時間。 如果賀若弼就此隱退,也許他還能以富貴終老。但他好了傷疤忘了疼,在隋煬帝即位后不久又故態(tài)復(fù)萌,多次背后議論朝政。最終導(dǎo)致隋煬帝忍無可忍,悍然將其賜死,賀若一家也被滿門抄斬。 《智囊》有句話:“智者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闭嬲闹钦吲e止慎重,表情平穩(wěn),說話有度。王翦郭子儀為何功蓋天下而善終?無他,謹言慎行而已!賀若弼有這智慧,也不會落得如此凄慘下場! 智慧是人間難得之物,而明朝鬼才馮夢龍寫了一本絕世奇書,叫《智囊全集》,里面包含華夏5000年1238個人物3000則故事,更難得有趣有料,讀之愛不釋手。 康熙雍正枕邊常備,名臣曾國藩李鴻章隨身攜帶,就是想汲取其中的智慧。推薦這套經(jīng)典《智囊》,文白對照,一套6本,1000多頁,秒殺價僅38元,平均一本才6.3元哦! 為人處世還得向古人學(xué)習(xí)!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鏈接或者橫幅了解。正版保證,七天包退,可放心購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