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古代言情系列。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jié)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 說起金蓮,估計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經典電視劇《水滸傳》里的潘金蓮吧!本文女主人公雖然也叫金蓮,但和影視劇中的潘金蓮毫無關系,但也有些相似,至少在外人眼中她們都是水性楊花的女人。這篇故事中的金蓮,其實是個可敬而又偉大的女子,她的故事令人感動,兩個小叔子的行為更讓人欽佩。看似荒唐,但字里行間卻滿是情義二字。 清朝時期,安慶府潛山縣龍?zhí)多l(xiāng),有一戶董姓人家。家有三兄弟分別為,大哥董天,二哥董地,三弟董人??梢娝麄兏改高€是有些學識,取名“天,地,人”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但寓意很好,現實卻相差甚遠。 父母在生下三弟董人不久后便雙雙病逝,那時大哥董天才18歲,二弟年幼,三弟更是在襁褓中。這如同天崩地裂的打擊,讓董天不知該如何撐起,這個面臨支離破碎的家。 這時一個女子的出現,將徹底改變他們兄弟幾人的命運,她就是金蓮,未來董天的妻子,董地董人的大嫂。董天是個書生,舞文弄墨還行,農活就一竅不通。可父母去世,長兄為父,董天不得不放下心愛的書,拿起從未摸過的鋤頭。沒辦法,鋤頭雖然是個工具,但卻能養(yǎng)活弟弟,而書卻不能。 可對農活一無所知的董天,面對滿是雜草的水田無從下手,說實話他連草和水稻都分不清。他只好在水田里瞎折騰,模樣非?;_@時忽然從田埂上傳來一女子“哈哈”的笑聲。董天轉眼一看,只見一女子身上臟兮兮的,明眼人一看便知是逃難的人。 此時正笑的直不起腰“羞不羞,這么大的人,連水稻和草都分不清?!迸右贿呎f一邊脫鞋,下了水田教起了董天。而董天則是羞紅了臉,愣在一旁。不一會,二人便拔完了水田里的雜草。 二人一邊干活一邊熟絡了起來,原來這女子叫金蓮,比自己還苦。家中遭遇洪水,親人全部遇難,現如今四海為家以乞討過活。董天一來是為了同情,二來這女子比自己懂干農活,反正無牽無掛,何不留下來,至少有口飯吃。 按照董天的意思,是想收她做個干妹妹??山鹕弲s不這么想,小臉通紅低著頭,微微點了點算是同意了。就這樣金蓮來到了他們家,這一過就是3年。就算是個榆木疙瘩也該明白了金蓮的心意,更何況是董天。 可惜,金蓮沒等到成親的那一天,董天出事了。那一天金蓮帶著三弟董人在家,而董地被董天送到城里先生那讀書。董天為了賺點錢給弟弟讀書,跑到山里給人砍柴,不幸腳下一滑滾到山崖底下。 原本金蓮可以一走了之,但她卻選擇留下。董天走了,董地在讀書,董人才幾歲,自己如果走了,那他們兄弟二人怎么活下去。就這樣金蓮這個所謂的嫂嫂,代替了董天這個大哥的位置,照顧起這苦命的兄弟二人。 很多年過去,嫂嫂金蓮仍然是孤苦伶仃一個人,董地或許是為了感恩,又或許是真心愛上這個嫂嫂。大哥已經當誤她了,自己必須要給她幸福。所以董地苦苦哀求,希望金蓮能嫁給自己。 這件事影響很大,遭人唾棄,說金蓮不守婦道,是個水性楊花的女子。甚至連董地都不堪人言,辭去師爺這工作回到小山村。哪有女子不思春,金蓮何嘗不想有個夫君呢?最終還是被董地這份真情打動。成婚當天,除了三弟董人,其他親朋好友一個沒來。倒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都來了,只不過不是祝福這對新人,而是來扔雞蛋菜葉來了。 這一切董人都看在眼里,所以他更加發(fā)奮讀書,爭取考取功名,將來好讓嫂嫂過上好日子。就這樣,他們一家為了避免村里人的閑言碎語,搬到深山里面去了。而董人很爭氣,幾年后真就考個狀元,并且得到大學士的賞識,留在他門下當了個小官。 第一時間,董人就派人送信,要接二哥和嫂嫂來京城享福??墒沁@信是送出去了,卻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董人有些著急,可是他沒有辦法,哪想到不是沒有回音,而是被恩師家女兒截住。 原來他們是看上了董人,拜在他門下是假,想留他當上門女婿是真。原本董人是不反對的,盡管恩師家小姐其貌不揚,還有點野蠻無禮。但錯就錯在她嫌棄自己那窮哥哥和嫂嫂,這一點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樂意。當董人得知實情后,那大小姐更加過分,不僅打傷二哥,還不許他去救治,就是為了逼董人妥協(xié)。 可是哪想到,小姐手下不知輕重,二哥竟然沒幾日便不治身亡。這下董人恨不得與他們拼命,可惜螞蟻怎么會斗得過大象。董人決定辭官回家,就這樣,大小姐還沒有打算放過他,“你不是不愿意入贅嗎?那好辦,你那老嫂嫂你去娶了吧!” 董人也是有骨氣,一口答應,“娶她是我千百世的福分,求之不得。”就這樣,金蓮一門嫁三夫,在大小姐的誹謗下,成了徹徹底底的不潔之人,幾乎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要知道金蓮如果成婚的早,都可以生下三弟董人了。 但董人毫不在乎,二人遠走他鄉(xiāng),隱姓埋名生活在一起。但有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實,董人一生未娶,名義上金蓮是他的妻子,實際金蓮則是他母親般存在。 二哥也好,三弟也好,其實都是為了感恩,為了報答苦命的嫂嫂。不過金蓮不后悔,這出現在她生命中的三兄弟,都值得她付出。董天有相遇之情,董地則是情愛之份,三弟董人便是母子之恩。 這里每一個人對于她來說,都是不完整的存在,但相加在一起,卻又給她完整的人生。何為情義?這便是情義,董天懂得,董地知曉,董人更看得明白。既然如此,又何必在意他人的目光?“蓮出淤泥而不染”只要心里干凈,再多的污水也臟不了他們的心。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這里便結束了。故事很精彩,切莫與現實相照應,不可當真。謝謝大家欣賞,如果你心中也有故事,不妨評論出來,我們大家一起欣賞一下。 溫馨提示: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杜絕封建迷信。配圖來自網絡,需要請聯系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