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家庭會幸福呢?
家里的夫妻都具有果斷處理家庭沖突的能力。兩個人都在為有個穩(wěn)固的家庭做努力,夫妻同盟,一起抵御“外敵”,杜絕所有能干擾到他們夫妻生活的因素。
不過能具有這種認知和能力的人,一般都比較成熟。很早之前看過一本書中說道:人結婚的年齡最好在30歲左右,不要太早了。
我那個時候其實是不懂的,現(xiàn)在想來書中說的是正確的。因為三十歲的時候人相對來說算是成熟一些的。
結婚后具有處理家庭沖突的能力一般比起20出頭的還是要老練一些了。
武志紅老師說:“很多人有了孩子,就把關注點完全放在了孩子身上,但實際上,一個家庭中,夫妻關系才是這個家庭里面的定海神針,夫妻關系是第一位的,親子關系是第二位的,婆媳關系之類更在其后?!?/p>
一個幸福穩(wěn)固的家庭夫妻關系必須是核心,是具有最大話語權的。
夫妻是家庭的地基,是基礎,夫妻關系一旦動搖,不管這個家庭上面的建筑是多少層,都是可能隨時坍塌的。
不要讓孩子或者父母,霸占了夫妻在彼此心中的地位。
劉丹博士曾經說過,想要直面婚姻家庭的問題,有效的做法就是,強調夫妻聯(lián)盟,一起抵御“外敵”。
不是說要把夫妻之外的所有人當成敵人看,而是所有的新生核心家庭,要把夫妻的共同利益放在首位,不要讓一個不該出現(xiàn)的影子時不時地參與夫妻的共同生活。
母子情,父子情,兄妹情,兄弟情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假如這種親情在面對夫妻關系的時候,是要讓位的。
妻子在夫妻新成立的家庭中是要有優(yōu)先權的。我們縱觀很多夫妻關系出現(xiàn)問題的家庭,就會發(fā)現(xiàn)都是妻子在親情關系中喪失掉了優(yōu)先權。
親情在男人的意識層面大于了夫妻關系。
由擁有20多年豐富管理經驗的戴維·艾倫所寫《思維是平的》這本書中說到:
有研究表明,國際象棋特級大師最擅長的事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讀出”棋局的結構,讀出哪些棋子對哪些棋子造成了威脅,明白自己該如何防御,清楚怎樣進攻更有效。
對于低段位的選手,他們只要瞥一眼對方的開局,就知道了對方的棋風和特點,甚至知道怎樣進攻能攻其不備。
對于一個頂尖的專業(yè)運動員,他腦子里裝著大量的運動模型。他看一眼你的身形、啟動腳和手臂揮動的軌跡,他就知道你的弱點在哪里。
結果是怎么輸,你說了算;怎么贏,他說了算。
對于一個高段位的小說家,他只需大略的看看你的小說,就會確定你的小說是什么水平,結局如何,會不會吸引到讀者。
我關注的一個作家,她自己寫稿的同時也會發(fā)表一些投稿,說句心里話,能讓她看上的稿子基本都不錯。
閱讀量自然也很高。
你說高手怎么能具有這樣的解碼能力呢?很多人都想具有這樣的能力,那怎么做就可以具有的呢?我想高手肯定不是老早之前就具有的吧!
對于有規(guī)律的事情他們會為此賦予特定的意義。更會為規(guī)則在特殊情況下的狀態(tài)做記錄,總結,然后深深的印刻在自己的腦子里。
例如國際象棋高手,他們會總結整理不同的對局形式,并且擁有多種進攻和防守的策略。
換句話說,他們的腦子里裝著大量勝利的模板。
尤其是那些關鍵的走法或者難以破解的防守方法,他們都會牢記在心。
想反的是,象棋愛好者眼中的棋盤是死的,而不是由威脅,反威脅和防御巧妙的編織起來的有機體。
他們只能看到局部,看不到整體;看的到下一步,看不到下五步;看得到明顯的威脅,看不到潛在的威脅;看得到眼前的利益,看不到對弈的結局。
所以,高手常常會提前認輸,而一般的愛好者直到輸了還在驚呼我怎么沒有看到這一步呢?
書中說道:什么定義了高手?想法。什么定義了想法?經驗。什么定義了經驗?積累。所以,要想成為高手,首先得有想法,然后就是經驗。
而經驗很多人都有,不過不總結,也是難以為以后的人生起到什么借鑒作用的。積累這個詞中是有總結,有整理,有啟發(fā),有深深銘刻在你頭腦中的含義的。
在一個夫妻訪談節(jié)目中一個很有主見的男人說:“妻子很不容易,我意識到婆媳關系處理方面我有責任,必須要引起重視。我和我媽媽說得很清楚,你來我們家,我把你當成是客人,但關于我的家庭任何事,包括孩子的事,你都不參與,我們相安無事是最好的。”
有這種思維,認知的男子,夫妻關系不會太差,即便他們夫妻關系出現(xiàn)問題,也絕對不會是家庭矛盾引起的。
要想賺到錢,就要去從事離錢近的工作,那么什么是離錢近的工作呢?
我第一次在晨讀中聽到這個詞的時候,我其實是不知道怎么判斷的。后來晨讀的內容中解釋到一個簡單的評價標準,
那就是能幫人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這個標準很多時候是很管用的。
比如:能幫人理財,合理的匹配他們的財務狀況,讓他們本來不多的錢去錢滾錢。
大家看看前幾年的銀行,很多普通員工的收入幾乎都高于我們常人的。在證券行業(yè),保險行業(yè),反正只要距離錢近的行業(yè)幾乎都收入高。
距離錢遠點的行業(yè)只要能做到讓人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也算是離錢近。
比如:能幫孩子考取高分,能讓孩子考上名校。大家看看外面那些培訓班,學而思,俞敏洪的新東方,都算是離錢近。
還有最近幾年網上售賣的各種專業(yè)課程,學習了這種課程的孩子,一般就可以在這種專業(yè)上面有所進步,所以,售賣的人從事的也算是離錢近。
還比如給人治病,讓人健健康康的生活,也算是離錢近。
內容生產方式都有哪些呢?
最基本的方式,也就是很多人都在做的。就是大量讀書,然后思考,結合自己的經驗,以及看到的,別人的生活感悟到的,
用自己的方式將精華內容解讀出來。
比如:書評,劇評,影評,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結合學到的內容,然后得到的感悟,或者看到別人的生活得到的啟示。
用自己的方式寫出來分享出去,讓更多的看過后得到啟示,得到教育,或者避免跌入同樣的坑。
第二種就是寫自己的生活,不過你的生活必須是實戰(zhàn)經驗,是大量的實踐,是從屌絲到成功的過程。
這種方式不光會讓讀者對內容感興趣,還會讓讀者對作者本人感興趣。
比如:三毛,伊心,晏凌羊等。
第三種就是訪談類的。也就是對名人,對牛人,對世俗意義上的一些成功人士進行采訪,然后把他們的生活,以及你在采訪中獲得的有意義的東西寫出來。
然后分享出去,解救大家對牛人,對名人,對成功人士的好奇心。
這種方式一般人做不到,因為需要資源。
所以,一般的內容創(chuàng)作者,基本都用的是第一種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