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油的好,你們年輕人越來越不懂了!”小劉在和外婆嘮嗑,談起幾十年前的生活,外婆不禁發(fā)出感慨。 在她眼里,豬油簡直就是寶,冬天嘴唇干裂時,抹點豬油在嘴唇上,保濕效果很不錯;干完活肚子餓,一碗豬油拌飯,全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有網(wǎng)友說:以前一直是吃豬油的,沒有什么奇怪的病,反而現(xiàn)在吃植物油,心血管病隨處可見。 還有人站在豬的立場說:豬自己那么胖都沒心腦血管疾病,倒是勸人不吃豬油的專家們,走得更早! ![]() 諸多的說法莫衷一是,到底豬油健康與否,還得從豬以及我們的生活方式上去尋找原因。 一、豬那么胖,為啥不得心腦血管?。?/h2>“膀大腰圓”是人們對豬的第一印象,以至于都覺得豬很胖,當人們想形容一個人的體型時,常常會用到“豬”這個字眼。 可事實上,人的體格和豬的體格,是不能直接對比的。 以人類的標準,常用“體脂率”來衡量是否肥胖,有研究發(fā)現(xiàn),日本家豬的體脂率只有15%。一項DXA測試表明,多數(shù)家豬的體脂率水平在9.3%~24.3%之間,平均體脂率在18.2%左右。 而人類呢,成年男性體脂率一般在15%~18%,女性在25%~28%,更別說還有很多人是超重的。這意味著,用人類的標準來看,大部分家豬都不存在肥胖的情況,沒有肥胖因素,心血管病的風險自然就不會高。 ![]() 更為重要的是,飼養(yǎng)豬普遍沒有活到疾病發(fā)作的階段。如果讓一頭豬自然死亡,它的平均壽命在20年,而生活中的豬,只活了幾個月就被宰殺了。豬被宰殺時正處于壯年期,身體可能都處于健康的狀態(tài),不會被心血管病找上門。 但有一個事實我們必須承認,作為雜食性動物,豬同樣也會患上心腦血管疾病。 相關實驗發(fā)現(xiàn),給豬提供高脂肪的飲食,一段時間后,豬的血管內(nèi)也會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科學家們正是用這種方法來制作動脈粥樣硬化的動物模型,從而進行研究。這說明,只要讓豬的飲食中增加風險性的因素,其心腦血管病的風險同樣會升高。 ![]() 二、以前吃豬油,為啥很少得血管病?知道豬的體格之后,很多人還是想不通:為何以前經(jīng)常吃豬油,卻很少得心血管疾?。科鋵?,如果你對比了過去和現(xiàn)在的總體飲食結構,你就能發(fā)現(xiàn)原因了。 過去的豬油,只有在改善生活的時候才能吃到,換言之,豬油就是最好的食物之一了。這樣一來,人們攝入的總脂肪量并不高,而且過去生活條件不好,大部分時間都要進行體力勞動,熱量消耗巨大而總的能量攝入不高,自然就不會形成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了。 ![]() 但現(xiàn)在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雖然豬油吃得不多,可由于生活條件改善了,其他肉食和營養(yǎng)的攝入越來越多,在本來就吃得挺好、熱量充足甚至超標的情況下,如果再吃豬油,那只能是“雪上加霜”。此外,現(xiàn)代多數(shù)人的工作都不用過多的勞動,熱量消耗降低而攝入量卻在持續(xù)增加,想不得病都難。 所以綜合來看,過去吃豬油是單一性的,而且熱量消耗大。如今除了豬油,紅肉、食用油以及其他蔬菜的攝入都未曾降低,加之消耗量少,心血管病的風險自然就增加了。 三、巧吃豬油,有利健康豬油當中含有不飽和酸,適當食用可以促進維生素的吸收,而且豬油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有助于增進食欲,改善皮膚干燥的癥狀。日常要想食用豬油,關鍵是要做好搭配。 首先,要減少油的攝入量,根據(jù)營養(yǎng)學會的推薦,每天食用油的攝入量在25~30克之間,如果要搭配豬油的話,那么就要相應降低植物油的總攝入量。 其次,要巧用油。豬油的飽和脂肪酸較高,而植物油則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因此,在食用豬油的同時,應該搭配橄欖油、茶油、玉米油等植物食用油食用,降低食用量,風險就能相應的下降。 ![]() 最后,在吃肉的選擇上,魚肉優(yōu)于禽肉,而禽肉優(yōu)于畜肉。魚肉中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病,而禽肉的脂肪含量相比于畜肉要低,所以心血管病的風險相比于常吃畜肉就要低很多了。 綜合來看,關鍵是要控制攝入量,同時也要做好搭配。吃什么都不能過量而要適量,這才是對身體健康負責。 參考資料: [1]巧吃豬油 有利健康[N].廣州日報,2018.7.15 [2]豬那么胖 為什么不得心腦血管病?[N]. 壹品健康,2017.11.12 [3]脂肪真是導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頭號禍首?[J].血管與腔內(nèi)血管外科雜志,2018.4.9
|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師 > 《心血管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