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應(yīng)將戀人僅僅歸結(jié)為一個單純的帶有某種特殊癥狀的主體,不妨設(shè)法讓人聽到他聲音里的某種非現(xiàn)實的,即難以捉摸的東西……這里呈現(xiàn)的是肖像畫:有人正面對緘默不語的對方在溫情脈脈地喃喃自語?!?/div> ——羅蘭·巴特 01 焦灼就像毒藥一般 今晚,我獨自回到旅館,那一位準備晚一點回來。心中便有了焦灼,就像毒藥已經(jīng)準備好了似的(嫉妒,被拋棄感,坐立不安);胸中的焦灼在積蓄等待,只消一會兒工夫,便會以合適的方式外露出來。我“鎮(zhèn)靜地”揀起一本書,服了一粒催眠藥片。偌大的旅館,寂靜中透出回籟,冷漠而又呆板(什么地方的浴缸在排水,發(fā)出咕嚕聲,聽起來那么遙遠);房間里的陳設(shè)和燈光都那么死板板的,沒有一點點人情味可讓人溫暖一點(“我冷,咱們回巴黎去吧”)。愈加焦灼起來;我注意到了這個心理變化,就像蘇格拉底在喋喋不休時(我正在讀),覺得毒藥開始在體內(nèi)發(fā)作起來;我聽得見它漸漸涌上來,像是帶著一副漠視一切的神情,與周圍的一切相呼應(yīng)。 02 懲罰自己 既然我這又不是,那又不對(我能為自己列數(shù)出成千上萬的理由),我該懲罰一下自己,我得受點洋罪:剃個短發(fā),戴上墨鏡(戴面紗的一種方式),鉆研一些嚴謹高深的學(xué)問。我要起個大早,外面天還沒有亮就開始工作,像個僧侶。我得耐住性子,愁眉苦臉??傊貌黄堁孕?,這才像一個悶悶不樂的人。我要通過衣著打扮、發(fā)式和起居習(xí)慣神經(jīng)質(zhì)地顯出一副苦相(完全是自討的)。這不失為一種自如的避退;又恰到好處地顯出可憐相的楚楚動人之處。 03 電話 等待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我竟然鬼使神差般地不敢動彈。等電話便是意味著編織束縛自己的羅網(wǎng),此恨綿綿,個中苦衷難以言傳——我禁止自己離開房間,不讓自己去上廁所,甚至不敢去碰電話(以免占線);倘若別人打電話給我(出于同樣考慮),我也會如坐針氈;只要一想到我也許就要在(不一會的)某一刻里不得不離開一下,由此便會錯過那令人欣慰的電話或失迎大駕光臨,我?guī)缀跻l(fā)瘋了。這些擾人的紛雜思緒便占據(jù)了白白等待的分分秒秒,成了充塞焦慮心頭的雜念。因為若使焦急等待專一的話,我得呆坐在伸手可及電話機的地方,什么事也不干。 04 疲憊 沒有什么比自己所愛的、卻又是疲憊不堪的聲音更令人悲痛的了;精疲力竭、單薄微弱、有氣無力的聲音,仿佛來自世界的盡頭,馬上又要沉入遙遠冰冷的水中去了;這是即將消逝的聲音,猶如疲倦的人就要死去,疲倦,就是無限本身,它不停地在消亡。這短促的聲音,因過于單薄而變得難聽;我所愛慕卻又無法接近的聲音中近乎虛無縹緲的東西成了我身上一個鬼怪的塞子,就好像外科大夫往我的腦袋里塞進了一個大棉花球。 05 慎重考慮 X君撇下我去度假了。自打他走后,杳無音信 出什么事了?郵政局罷工了?他在冷淡我?疏遠的表示?剛愎自用的任性(“他因年輕氣盛而耳瞽,聽而不聞”)?還是我的多慮?我益發(fā)焦躁起來,感受了等待的種種滋味。但X君總要回來的。他若以某種方式回來時,我該對他說些什么呢?我該掩飾自己的痛苦——不過那時也過去了(“你好嗎?”),還是將滿腹怨屈發(fā)泄出來(“像什么話,你至少可以……嘛?”)?或充滿柔情(“你可知道別人怎樣為你擔(dān)驚受怕?”)?還是不露聲色,讓他自己從細致微妙處體察出我的凄切愁苦,而不是劈頭蓋臉地對他訴說一通新的煩惱又懾住了我:我究竟應(yīng)該流露出多少原先積郁的煩惱是好呢? 06 歇斯底里的事端 有時,我自己會神經(jīng)質(zhì)似的平生出一些事端:我滿心喜悅地翹首等待著一個夜晚的到來,我要袒露自己的心跡,我只感到這一表白將給我?guī)頍o窮歡樂,而這一切都被我自己攪得煙消云散,要么是肚子痛,要么是傷風(fēng)感冒:這些不過都是神經(jīng)質(zhì)失意癥變了花樣的形式罷了。 07 柔情 也說不上是悲還是喜,有時我真想讓自己沉浸在什么里面。今天早晨(在鄉(xiāng)村),天陰沉沉的,又透出幾分暖意。我惆悵極了(卻又說不上是什么原因)。腦海里掠過一絲輕生的念頭,但又沒有怨天尤人的意思(我并不想要挾什么人),完全是一個病態(tài)的怪念頭,并不礙事(也“斷”不了什么),只是與今天早上的情調(diào)(還有寂寥的氛圍)挺合拍。還有一天,細雨霏霏,我們在等船;這一次出于一種幸福感,我又沉浸在同樣一種身不由己的恍惚中。常常是這樣,要么是惆悵,要么是欣喜,總讓人身不由己。其實也沒有什么大喜大悲,好端端便會失魂落魄,感到沉醉,飄飄悠悠,身如輕云。我不時地輕輕觸動、撫弄、試探一些念頭(就像你用腳伸入水里試探一樣),怎么也排遣不開。 又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這便是地地道道的柔情。 08 想象的力量與快樂 今天上午,我本來應(yīng)該抓緊寫一封“急”信——有件要緊事的成敗與否就取決于這封信了——但我卻寫了一封情書,并沒有寄出去。我心甘情愿地撇開了濁世強加給我的種種瑣事、規(guī)矩和違心的舉止,為了做一件不帶功利色彩的事,履行一個光彩的職責(zé):戀人的職責(zé)。這類事雖不合情理可我卻小心翼翼,不敢怠慢。愛情展示了我的潛能。我做的一切都有一定意義(所以我才能活著而又不唉聲嘆氣)。而這意義又是捉摸不定的,它就是我力量的意義。我日常生活中消極的一面,痛苦、負疚、憂郁等情緒的起伏變化都被翻了個個。與阿爾貝特的陳詞濫調(diào)相比,維特覺得自己將情愫積壓在胸中倒也不是件壞事。我是受文學(xué)熏陶長大的,一開口就難免借助那套陳舊的框框,但我有自己獨特的力量,篤信我自己的世界觀。 09 純真 在什么情況下我才突然窺見對方的“無類”?那是每當我在他臉上看到他的純真、他的絕對的純真時,他壓根不知道自己給我造成了多大的痛苦——或者說得輕淡點——給我?guī)砹硕嗌倏鄲馈<冋娴娜瞬痪褪菬o法歸類的嗎(從而也就被社會看作是靠不住的,只能被歸于謬誤、疏忽)? X……很有性格特點,根據(jù)他的特點將他歸類并不難(他“很冒失”,“很精明”,“懶惰”,等等),可我偶爾發(fā)現(xiàn)他的眼神里有時竟流露出這樣的純真(沒別的詞形容),以致我無論如何都得在一定程度上將現(xiàn)在的他與原先的他區(qū)別開來,與他的本性區(qū)別開來。在這種時候,我對他不作任何評論。純真就是純真,無類是無法訴諸描繪、定義和言語的,因為言語就是瑪雅,就是詞(謬誤)的分類。由于對方是無法歸類的,他也就動搖了語言:人們沒法談?wù)撍▽Ψ剑?,任何修飾語用在他身上都顯得虛假不貼切,不合適,或讓人討厭:對方是無法研究的(這或許是“無類”的真正含義)。 10 需要作出應(yīng)答的是皮膚 維特的手指偶然碰到了夏洛蒂的手指,他們在桌面下的腳無意間相擦了。維特可以從這些偶然的事件中咀嚼出意味來;他可以在這些輕輕觸及的部位貫注身心,在與這些無意的手足輕輕碰觸間得到戀物的快感,而用不著顧及對方是怎樣想的(“物戀對象”——正像其詞源所揭示的那樣是不會應(yīng)答的,就和上帝一樣)。但實際上,維特并不反常,他只是墮入情網(wǎng)而已——無論何時何地,他都在無中生有地制造意義,而使他激動的正是這些意義——他處于意義的撩撥之中。對于戀人來說每一次接觸都在提出需要應(yīng)答的探詢——需要作出應(yīng)答的是對方的皮膚。 (捏一下手——不尋常的浪漫印跡——掌心里微妙的示意,屏住不再動彈的膝蓋,似乎是自然而然沿著沙發(fā)后背伸出的手臂,放在對方的頭漸漸后靠的地方——微妙隱秘的符號跡象構(gòu)成的令人銷魂的境界:不是感官的愉悅,而是咀嚼意義帶來的快感。) 11 無謂的算計 戀人在獨白時也不是沒有盤算:我也要動腦筋,也會算計算計,為了得到某種滿足,或為了不受挫傷或不無調(diào)皮地悄悄向?qū)Ψ绞疽猓鹤约荷焚M苦心都是為了他/她而毫不計較得失(只不過是在半推半就,遮遮掩掩,并不想傷害人;只是逗樂想打動對方,等等)。這些算計都是戀人急切不安的表現(xiàn)而已,從未想到過要得到什么最終收益;這種支出是開放性的,沒有終極贏利;力氣也是瞎使一氣,漫無目標(愛的客體并不是個目標:一個存在客體,而不是個終極客體)。 12 美 如果愛情的付出不斷得到肯定,并且不受約束,不計回報的話,就會產(chǎn)生輝煌奇特的現(xiàn)象。人們稱之為豐溢,一種美:“豐溢便是美。池滿泉涌?!睈矍榈呢S溢是一種孩童式的情緒外溢,他的自我陶醉和無窮樂趣是無法抑制的。情感的豐溢會摻有憂郁的心境,絕望的情緒和輕生的念頭,因為戀人的獨白不是在中庸狀態(tài)中進行的;反常的經(jīng)濟造成失去平衡的現(xiàn)象。我因此而失常并揮霍無度。 13 一個神話 戀人的游蕩總有點喜劇的色彩:這有點像芭蕾舞,隨著不忠誠的戀人的多變,而多少顯得有些輕快;但這又是一部大型歌劇。該詛咒的荷蘭人被判終年在海上游蕩,不找到那個永遠忠誠于他的妻子,永不罷休。我就是這個漂泊的荷蘭人;我不能停止游蕩,這是因為很久以前,還在遙遠的童年時代,我就被畫押獻給了想象之神,使我深受話語沖動之苦,不停地說“我愛你”,不停地漂流,直到某個對方接受這句話,并給我回復(fù);但誰也無法承擔(dān)不可能實現(xiàn)的答復(fù)(無法成立的完全性),于是,游蕩繼續(xù)進行。 14 欲望 嫉妒尚不至于叫人那么痛苦,因為對方至少還是生動的。但是在衰隱中,對方好像失去了一切欲望,他/她被黑夜吞噬了。我被對方遺棄了,不過,這是雙重的遺棄:對方本身也被這棄所攫住了;他/她的形象仿佛褪色了,被清除了;我找不到任何東西來支撐自己,因為我感覺不到對方的任何欲望,哪怕是對其他人或物的欲望都不復(fù)存在:我是為一個正在居喪的對象服喪(由此,不難理解,我們多么需要對方有欲望,哪怕這欲望的對象并不是我們自己)。 15 聲音 對方的衰隱保持在他/她的聲音里。聲音承擔(dān)、顯示,并且可以說完成情偶的消失,因為死亡是屬于聲音的。造成聲音的東西,正是聲音里令我心碎的東西;說它令我心碎,是因為它注定要消亡,仿佛聲音永遠只能是一個回憶。這聲音的幽靈,就是變音轉(zhuǎn)調(diào)。一切聲音都由音調(diào)的變化來限定;而音調(diào)的變化,就是正在沉寂下去的東西,是正在分散消失的音核。我所認識的情偶的聲音,從來就是死的,是在我腦海的追憶中認識的聲音,微弱細小的聲音,卻又像紀念性建筑物一般宏偉,大得令人吃驚;它屬于這類物體:它們只是在消失之后才獲得存在。 (沉睡的聲音,空曠寂寥的聲音,這聲音所表現(xiàn)的是客觀描繪的遙遠的事情,是蒼白的命運。) 16 “替自己著想”就是過失 戀人的盡心要有一點不周便是過失。每次我對情人作出一點獨立的表示,便犯了這一過失;每當我為了擺脫低三下四的地位,試圖“替自己著想”時(人家都這么勸我),我便會產(chǎn)生一種負疚感。而令我感到負疚的事情恰倒能使我輕松不少,減輕了我因關(guān)心情人所承受的沉重包袱或簡單說,(像人們通常所說的那樣)“多管閑事”的負擔(dān);事實上,逞能使我心虛,獨斷(或者說意味著獨斷的種種姿態(tài))不當使我負疚。 17 梳洗 為了即將到來的碰面——我激動不安地翹首以待——我精心地打扮了一番,仔仔細細地梳洗(toilette)了一番。這個詞不僅有一本正經(jīng)的一面,而且還有其他意思;如果我們撇開與廁所相連的用法的話,它還意指“為臨刑的死囚做的準備”;或者,還有“屠夫用來包裹肉塊的透明油膜”。好像每一次梳洗完畢,興致勃勃之余又能感到一個被宰割過的、抹了油、上了光的肉體被裝扮一新,就像一個犧牲品受到的待遇一樣。我在打扮自己時,實際上在打扮一個將要被欲望毀了的生命 18 謎 我陷入了矛盾:一方面,我相信自己對于對方的了解要超過其他任何人對他的了解。由此,我便自豪地向?qū)Ψ届乓约簩λ牧私猓ā拔伊私饽?,我是惟一真正了解你的人!”),而另一方面,我又常常意識到對方不可捉摸,不可控制,不可探尋這一事實;我無法開啟對方,追尋他的本源,并解開這個謎。對方從什么地方來?對方是誰?我殫精竭慮,我永遠無法知道。 (在我認識的所有人當中,X君顯然是最無法捉摸的。主要是你永遠不知道他的欲望和企求是什么——了解一個人不正是要了解他的欲求嗎??我能很快知道Y君的所有欲求,這樣,Y君對我便是一覽無余的了。我便不再會在一種恐懼中愛他,而是傾注全身心,就像一個母親愛她的孩子。) 換一種說法:“我無法了解你”的意思是說“我將永遠無法知道你究竟是怎樣看我的”。我摸不透你的底,因為我不知道你是怎樣摸我的底的。 19 用力來界定 我不是在試圖界定對方(“他是什么人?”),我捫心自問:“我想要什么,想了解你?”如果我想將你看成一種力量而不是一個人,那會怎樣呢?而如果我將自己看成另一種力量在與你抗衡,又該怎樣?會出現(xiàn)這種局面:只能通過對方給我?guī)淼耐纯嗪蜌g樂的多少來給他下定義。 20 封閉 輕生的念頭,分手的念頭,隱退的念頭,旅行的念頭,奉獻的念頭,等等;我會想象出好多解決戀愛中危機的辦法,我不斷地想象著。然而,不論我有多么癡迷,透過這些周期性反復(fù)出現(xiàn)的念頭,我還是不太費力地就抓住了那個唯一的、空泛的情境,即解脫的情境;我之所以自得地生活著,就是因為我對另一個角色——一個“擺脫困境”的角色——尚存有幻想。 愛情的語言本質(zhì)就是這樣再次地顯露出來:任何一種解決辦法都不可避免地回過頭來參照它的唯一的想法——即它的語言存在;而作為語言,這種有關(guān)解決辦法的想法也就意味著解決方法本身的失效,戀人的表述在某種程度上封鎖或禁錮了出路或解決辦法。 21 “我也一樣” Jet’aime——Moiaussi(“我愛你”——“我也一樣”)。 “我也一樣”不是個圓滿的答復(fù),因為圓滿的東西只能是很鄭重其事的,這個形式則太不完善,沒有忠實地轉(zhuǎn)達這一呼喚——這聲呼喚是不能隨意更動的。 不過,只要這個回答產(chǎn)生令人遐想的效果,便足以觸發(fā)一連串癲狂欣喜的抒懷:這一欣喜隨著突然逆轉(zhuǎn)的局勢而愈加高漲:圣·普霍幾番遭拒絕,后來突然發(fā)現(xiàn)朱莉葉是愛他的。這一令人銷魂的真相的顯現(xiàn)不是潛心思索,耐心準備的結(jié)果,而是突如其來,令人驚訝,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急轉(zhuǎn)彎。普魯斯特書中的小主人公請求他母親睡在他房間里時,也想聽到“ Moi aussi’”(“我也想”)的答復(fù),像一個癲狂的人,也想驚喜一番;而他之所以驚喜萬分,也是由于情勢突變,父親心血來潮作出決定,將母親讓給了他(“吩咐弗朗索娃在他房間里給你鋪床,今晚就睡在那兒吧”)。 22 不答復(fù) 情書像欲望一樣期待著回音;它暗含懇求,希望對方回信,因為如沒有回音的話,對方的形象就要改變,變成“他人”。這正是年輕的弗洛伊德正色對他的未婚妻所作的解釋:“不過我不想讓我的信總是有去無回,如果你不回信,我就擲筆不寫了。圍繞著所愛的人進行的永無休止的獨白如果既得不到心愛的人的更正,又得不到滋養(yǎng),對相互關(guān)系的看法勢必會引起變化,兩人重逢時會感到生疏,會不知不覺地感到事情并不像我們原來想象的那樣。” (一個人要是接受了通信交流中的“不公平”,情愿不停地喃喃低語而不管是否有沒有應(yīng)答,那他就有一定的自主權(quán),一種母親的自主權(quán)。) 23 占卜 “樹上還剩下屈指可數(shù)的幾片殘葉,我常常面對著它們陷入沉思。我凝視著其中的一片,并把我的希望和它聯(lián)系在一起。當寒風(fēng)吹動它時,我禁不住為之顫栗,倘若它一旦飄落,唉,我的希望也就隨之消亡了?!?/div> 為了能知天命,就必須有一個兩者必擇其一的問題(愛我/不愛我),一個具有簡單變化的對象9飄落/不飄落)以及一個外力(神、偶然、風(fēng)),它標志著變化中的一極。我老是提同樣的問題(我會被人愛上嗎?),其答案只能是:一切或烏有;我不明白事物在成熟,它們并不以人的欲望為轉(zhuǎn)移。我不是辯證論者。辯證法認為:樹葉現(xiàn)在不會掉落,但它以后將飄落;不過在這過程中,你自己會發(fā)生變化,而且不會再提同樣的問題(我希望從每一個被我詢問的人那兒都得到這樣的回答:“你所愛的人也同樣愛你;并且會在今天晚上向你表白。”) 24 遲鈍的反應(yīng) “你和他說話時,不管在談?wù)撌裁丛掝},X君似乎經(jīng)常在看著別的什么地方,聽著別的什么:你覺得無趣,便戛然頓住;很長一段沉默以后,X君會說:接下去說呀,我正聽著呢’;于是你又努力接著話頭往下說。說了些什么,你自己也不相信” (像一個糟糕的音樂廳,感情交流的空間也有聲音無法抵達的死角。——而一個理想的談話者,你的朋友,難道不正是應(yīng)該由他在你周圍造就最大可能的回音嗎?友誼不正是一個完全共鳴的空間?) 25 戀人的蠢話 戀人陷入了癡迷(他“轉(zhuǎn)移了價值感”);但他的癡迷是愚蠢的。還有誰比戀人更蠢呢?他是如此愚蠢,以至于沒有任何人敢于公開采用他的表述而不借助于某些嚴肅的中介形式:小說,戲劇,或是小心翼翼的分析。蘇格拉底身上的精靈(正是這一位首先在他身上說話)對他悄悄說:“不。我的精靈,恰恰相反,是我的愚蠢:就像尼采那倔驢,在我的愛情王國里,我對什么都說是。我犟頭倔腦,不肯學(xué)乖,老是重復(fù)同樣的舉動;人們沒法教化我——而我也確實不可理喻;我的表述從來不假思索;我不會三思而后言,出口成章,再配上眼神,引導(dǎo)等等;我說起話來總是脫口而出;我堅持這樣一種癡迷:有分寸,循規(guī)蹈矩,審慎,馴服,被文學(xué)弄成了平庸俗物(愚蠢,就是措手不及。戀人向來如此;他來不及改換方式,繞圈子,掩飾。也許他知道自己的愚蠢,但他并不棄它?;蛘哒f,他的愚蠢就是劃分界線,某種反常狀態(tài);真笨,他說,但……這是真實的。) 26 緣分復(fù)歸 有些戀人并不輕生:我能從(繼情投意合的幸福時光之后出現(xiàn)的)昏暗漫長的“隧道”中走出來,我又能重見天日了:這也許是因為我成功地找到了解決不幸愛情的辯證出路(維持愛情,但脫離夢幻,冷靜現(xiàn)實地對待它),再不然就是屏絕這次愛情,我再重新開始,努力地向別人重申我的那次緣分——至今我仍然能夠感受到它給我?guī)淼难灒阂驗槟鞘恰笆滓臉啡ぁ?,而在這緣分復(fù)歸之前,我不能停止我的重申;我在肯定著我的癡情,我重新開始,但并不重復(fù)。 (緣分是光彩奪目的;戀人在回憶自己的戀愛經(jīng)歷時只記得其中的一個階段,他會說到“愛情那令人眼花繚亂的隧道”。) -END- 歡迎分享到您朋友圈 北京文藝網(wǎng) 影響世界 文藝的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