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鄭昕、孫振田丨當代民間古籍收藏與保護的重要收獲——讀羅鷺編《采山樓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

 書目文獻 2021-03-10
當代民間古籍收藏與保護的重要收獲
——讀羅鷺編《采山樓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

鄭昕  孫振田

鄭昕,西安工業(yè)大學文學院教師,文學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與古典文獻學。

孫振田,西安工業(yè)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古籍目錄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漢書·藝文志》注解長編及研究”等。

羅鷺編《采山樓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全二冊(下稱《叢刊》),獲得“中華古籍保護計劃”資助,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年5月影印出版,第一冊594頁,第二冊658頁,16開本。該書選刊羅鷺(采山樓為其書齋名)個人所藏稀見清人別集20種,每種均撰有題跋或解題。當代著名學者程章燦先生題寫書名,藏書大家韋力先生撰序,羅鷺自撰前言。較之近年影印出版的一些同類型叢刊,如《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33冊,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天津圖書館珍藏清人別集善本叢刊》(20冊,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南開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32冊,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清代詩文集匯編》(800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清代家集叢刊》(201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年版)、《清代家集叢刊續(xù)編》(201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8年版)等,不得不說,《叢刊》只能稱得上是一部“小書”——總數(shù)不過區(qū)區(qū)20種,且每種的部頭又較小,除一種三卷、三種二卷、兩種不分卷外,其余14種均為一卷;然而,考慮到《叢刊》所選為羅鷺一人之所藏,基于其全部的藏書活動,衡其藏書實績、究其藏書思想、察其藏書意義,我們卻又不能不說,《叢刊》實為一部“大書”,是當代民間古籍收藏與保護的重要收獲,必將在藏書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藏書實績:規(guī)模初具,深入研究

當代環(huán)境下,想在古籍收藏上有所建樹,無疑是難之又難的。這主要由兩個方面所決定:其一,購求不易。退出日常流通,且又經(jīng)歷公藏機構與私人藏家的長期搜羅及自然與人為之淘汰等,古籍之獲得雖仍有渠道,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韋力先生在序中論及宋元本的收藏云:“宋元刻本經(jīng)過幾百年的孜孜以求,尚能在市面流通者稀若星鳳,雖然晚清民國間還有一些大藏家能夠收到數(shù)量不少的宋元本,但隨著歷史的變遷,這些大藏書家架上之物基本都歸了如今的公共圖書館,塵埃落定后,若某位大力者欲以宋元本為唯一追求目標,其情可感,其志可嘉,但能夠達到一定的質(zhì)與量,顯然是難以完成的夢想?!?sup>[1]1宋元刻本固不易求,其他類型的古籍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以時間較近的清人別集論(其尤近者如晚清別集),即便是流散民間者“數(shù)量眾多”[2]2,然非經(jīng)費時費力,又何能得見?其二,經(jīng)濟壓力。毋庸諱言,以個人之力,即便購置一些當代的出版物,哪怕只是為了滿足最基本的學術研究,擇其必不可少者購買,經(jīng)濟上的代價都是十分高昂的。不少書籍定價之高,令人咋舌。至于古籍,其價格就更加讓普通人望“書”興嘆了。且不說那些較受關注的善本、佳本,即便是一些普通古籍,或者并不為人所關注、追捧的古籍,交易價格往往也在數(shù)萬之間[3-7]。正是基于這兩個方面,我們不能不說,羅鷺之藏書所取得之實績已經(jīng)規(guī)模初具,即以《叢刊》而論,雖然只有區(qū)區(qū)20種,已足以令人贊嘆了。據(jù)知情人士透露,羅鷺所藏稀見清人別集已有60余種,“原計劃聚集百余種再整理問世……就優(yōu)先選取二十種罕見流傳、內(nèi)容較完整、有較高文獻價值的稀見清人別集先行出版”[2]5,可知這20種只是其珍藏的部分藏品,這就更加難能可貴了。為此,羅鷺自然也付出了不少心血,內(nèi)中之顯見者:其一,制定收藏標準。關于這一點,羅鷺有所交代:1.“在書價日漲的今天,以一名大學青年教師的微薄薪水,無法滿足大規(guī)模購書的愿望,只能選擇某一類型文獻形成專藏”[2]3;2.“將明清別集作為自己的主要收藏方向”[2] 4;3.“限于財力,基本上只能采取人棄我取的策略,收藏那些名氣不大、品相不佳、殘缺不全的文獻”[2]4。固為另辟蹊徑,更可稱苦心孤詣。其二,長期堅持不懈。據(jù)羅鷺介紹,他有意識地收藏古籍活動,始于2008年,至今已逾10年之久,“十年來,通過網(wǎng)絡、拍賣、古舊書店、書友交流等途徑,筆者經(jīng)眼的稀見明清別集多達數(shù)百種”[2]4,“有時候苦等數(shù)月,瀏覽大量書目信息,也見不到一部心儀的清集;有時候偶然疏忽,數(shù)日沒有上網(wǎng),才發(fā)現(xiàn)某部孤本秘籍已被他人廉值買去。為了彌補心中的遺憾,只好花重金請求書友割讓,或者托店主復印副本見寄”[2]5,精力之投入、個中之苦辛,歷歷在目,也一定承受了不小的經(jīng)濟壓力,除前述所謂“無法滿足大規(guī)模購書的愿望”“財力所限”云云,翻檢《叢刊》相關書籍之解題,如王者瑞《百梅詩》一卷,解題云:“索值甚昂,猶豫不及購,遂與之失之交臂矣?!蓖鯕J止《癡生詩草》一卷、《癡生詩草續(xù)集》一卷,解題云:“山東高密流出水西王氏家集數(shù)種……因索值甚昂,余僅購得此本,重其為稿本也……惜余當時力有未逮,不能使之盡歸一廬,至今引以為憾?!狈侵惯z憾之情,其經(jīng)濟上的壓力亦可見一斑。

羅鷺收藏古籍所取得的實績,自然還應包括對所藏古籍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叢刊》所收書籍為例,標志就是為它們一一撰寫了高質(zhì)量的題跋或解題:或解決疑難之問題,或指出書籍之價值,或揭示普遍之規(guī)律。舉例言之:關于解決疑難之問題,如張逵《梅林詩集》一卷,因缺頁造成著者不明,解題抓住所余詩篇中的蛛絲馬跡,推理與材料互證,最終得出著者即清初安徽宿松人張逵的結論,從而很好地解決了《梅林詩集》的作者問題??甲C過程絲絲入扣,引人入勝,堪稱典范。關于書籍之價值,如論楊念昔《金滸詩草》一卷,最有價值的為紀實長詩《成都記災》,可與《(同治)重修成都縣志》卷十六《祥異志》、《清史稿》卷四十一《災異二》相印證,為詩史可互證“典型之一例也”;論杜若春《樂陶吟》一卷云:“二年后捐館,幸有此集流傳,可補史志記載其生平事跡之缺。”指出書籍之價值,為解題撰寫中最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也是衡量解題質(zhì)量高低的重要指標,非深思熟慮、旁稽博考而不能為。關于揭示普遍之規(guī)律,如論陳文新《養(yǎng)氣齋詩記》一卷云:“舊鈔本之價值,于此可見一斑;然傳鈔亦易致誤,亦不可不慎察而詳考也。”論劉暉《湘云別業(yè)詩草》一卷云:“蓋此種詩文集,大抵皆排印家譜之副產(chǎn)品,僅在家族內(nèi)部及友人中傳閱,故名氣不大、罕見流傳。然當時刷印之品種極夥,遠超今人估算。惟今日存世且見諸著錄者,不過泰山一毫芒而已?!边@為我們科學地利用舊鈔本,以及正確認識地方文士詩文集刷印與流傳之規(guī)律,提供了可貴的借鑒。

(《金滸詩草》)

2.藏書思想:凡書,皆可寶之;凡書,以用為歸

作為一名古籍收藏愛好者,最渴望收藏的,當然是那些版本上較為重要、較為稀缺,或者學術研究上價值更大的書籍。然如上所述,受制于古籍流通的客觀實際及經(jīng)濟承受能力,羅鷺雖然自稱“酷嗜珍本秘籍”[2]3,更多的情況下卻只能“人棄我取” [2]4,購買一些“名氣不大、品相不佳、殘缺不全的文獻”[2]4,甚至因此而不無自嘲地說:“至于能夠采到的究竟是傳世之寶還是廢銅爛鐵,則只能順其自然了。”[2]5這固然是一種無奈,其背后所體現(xiàn)出來的則是較為通達的藏書思想,即凡書皆可寶之——名氣不大之書、品相不佳之書、殘缺不全之書,均應予以重視,因為這些書籍總是有其不可忽視之價值?!肚把浴分杏涊d了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明人王應翼,是湖北京山黃玉詩社的主要成員之一,其詩集久已亡佚,僅見(康熙)《安陸縣志》卷二十著錄所著《采山樓詩文》十數(shù)種。筆者偶然在孔夫子舊書網(wǎng)見到《采山樓集》明刻本殘頁,背面粘貼新中國成立前后石家莊一家餅干公司的廣告,目測屬于糊窗覆缻之物,以廉值收歸寒齋所有。盡管只是一紙殘頁,卻足足讓我興奮了好幾天。(康熙)《安陸府志》著錄的《采山樓詩文》只能供人遐想,而這張殘紙則是可以感知和觸摸的實物,能夠為明人別集的版本著錄與考訂提供更為具體的信息:王應翼《采山樓集》,明末刻本,每半頁八行十七字,白口,四周單邊。[2]4-5

雖為極易被人忽略的一頁殘紙——事實上的確如此,所謂“廉值”正說明了這一點——如果方法科學、視角得當,同樣可以發(fā)掘出重要的學術價值。張逵《梅林詩集》一卷、徐焯《邃園集古》一卷亦為顯例:《梅林詩集》一卷,卷首缺5頁,起自第6頁,無書名、作者、序跋、目錄等,“品相不佳,無人問津,而吾以底價購得”;《邃園集古》一卷,“《梅林詩集》首殘尾全,此書則首全尾殘”,同為人所不看重?!睹妨衷娂芬痪?,經(jīng)過考證,解決了作者問題,則其價值就得以凸顯——可資研究安徽宿松一地文史;《邃園集古》一卷,其價值除有助于研究宿松文史之外,還可“補史志(筆者注:[民國]《宿松縣志》)之缺”。其余如郭匡《厄中況詩集》一卷,論云:“字體清雋,刻印俱佳,允為乾隆家刻本中之白眉。”指出在版本學上有較高價值;余笛《北游草》一卷、《南旋草》一卷,論云:“可見道光刻本書板已亡佚,其后人手中亦無印本,故不當以其后印而忽之也?!敝赋鼍哂斜4姘姹局畠r值;王錫綸《怡青堂詩》四刻(存卷一至二),論云:“《清代詩文集匯編》網(wǎng)羅清集甚夥,亦僅收集到《二刻》,此四刻之難得,切不可因其為殘本而忽之也?!敝赋隹裳a大型文獻叢書之缺漏;沈守廉《兩園集古存草》一卷,論云:“然印量不多,罕見流傳,公藏中僅見蘇州圖書館有著錄,幸毋以尋常石印本而忽之也?!敝赋隹裳a世所留存較少之缺憾,等等。對這些書籍價值之“發(fā)現(xiàn)”,實際上就是使它們重新獲得生命,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厄中況詩集》)

藏家藏書之目的,今天看來,無非可以分為這樣三種:為藏書而藏書、為讀書治學而藏書、為獲利而藏書。羅鷺之古籍收藏,其根本的出發(fā)點,則是為了讀書治學。其自述藏書緣起云:“2008年,我博士畢業(yè)后到四川大學工作,本想充分利用四川省圖書館的古籍資源,但由于地震及搬遷新館的原因,大多數(shù)線裝書都打包封存在庫房,無法提供閱覽。對于酷嗜珍本秘籍的我而言,一下子遭到了難以忍受的書荒,轉(zhuǎn)而開始購買自己喜愛的線裝古籍?!?sup>[2]3又述藏書思路云:“我的主攻方向是宋元文學文獻,似乎理所當然地應該以宋元別集作為專項收藏。但清代以來藏書家對宋元別集的收藏幾乎已到了竭澤而漁的程度,今人實在難以為繼,且絕大多數(shù)宋元別集都有了影印本和整理本,從讀書治學的角度來看收藏意義不大?!?sup>[2]3-4換言之,羅鷺是出于實用之目的而藏書的。不過,《叢刊》之編纂及出版表明,其藏書之用并未止于自己,而是要化私為公,供廣大的學術研究者使用,毫無保留地服務學術界。羅鷺對于自己的藏書能夠為學界所利用充滿了自信與期待:“讀者各取所需,想來必不至空手而歸?!?sup>[2]8筆者也深信,《叢刊》一定能夠引起學術界的關注,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除以上所述之外,羅鷺的藏書之用,還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其一,通過藏書以保存古人道德文章。王思衍《嚼雪齋志學草》一卷,解題云:“我輩生于今日,猶欲抱殘守缺,非關名利,但恐古人精神命脈,由此斷絕耳。”其二,通過藏書以光大古人道德文章。郭匡《厄中況詩集》,解題云:“距今二百六十六年,此書罕見著錄,幸為吾所得而重為世人知曉。正如詩人所詠《木炭》,'已抒光芒復被湮’,但總有'神采發(fā)揚復見新’之時?!边@種以延續(xù)傳統(tǒng)學術文化精神命脈、光大古人道德文章為己任的胸懷與境界,出現(xiàn)在一名80后的青年學者身上,著實讓人感到欣慰與欽佩。 

3.藏書意義:彰顯民間力量,推動古籍保護

民間藏書或者私家藏書,是中國古代藏書的主體?!暗S著歷史的變遷,這些大藏書家架上之物基本都歸了如今的公共圖書館”,“即便以清人別集為主要收藏目標,同樣難與海量的公藏相并提”[1]1-2,那么,相比于公藏,私人藏書的意義何在?對當代學術文化建設能夠做出怎樣的貢獻?《叢刊》的出版,必將引起并推進我們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為加強對古籍的保護和管理,國家從2007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nèi)組織開展古籍普查與保護工作,目的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級藏書單位和民間所藏古籍情況,改善古籍存藏環(huán)境,加強古籍修復,推動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0余年來,“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古籍普查已接近尾聲,公藏機構的古籍收藏家底即將全面摸清,但民間古籍的普查、保護、整理與出版工作,還處在起步階段。這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民間藏書太過分散,且具有流動性,全面調(diào)查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部分珍貴古籍,價值上千萬,絕大多數(shù)藏家本著“財不外露”的心理秘而不宣;民間藏書家獨立于公共事業(yè)單位之外,無法通過行政措施提出普查與保護方面的硬性要求;民間藏書家的文化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無法獨立編目、撰寫藏書題跋或提要,挖掘自身藏書的學術價值;民間收藏古籍的整理出版,缺乏足夠的項目與經(jīng)費支持,等等。

可喜的是,近年來,隨著有關部門、行業(yè)和個人的重視,民間古籍收藏與保護工作已經(jīng)取得了突出的成績。2018年,中國古籍保護協(xié)會成立了“民間古籍收藏工作委員會”這一分支機構,在行業(yè)協(xié)會的平臺上團結國內(nèi)民間古籍收藏力量,推動古籍普查與保護工作。以韋力先生為代表的優(yōu)秀藏書家以個人私藏為基礎,積極開展民間古籍編目、撰寫題跋提要、影印出版珍稀古籍等工作,很好地體現(xiàn)了當代藏書家的學術自覺與文化擔當。管見所及,韋力先生的《芷蘭齋書跋》已出版5集,《芷蘭齋影刻叢書》和《芷蘭齋藏稿鈔校本叢刊》也在陸續(xù)推出;勵雙杰先生的《思綏草堂藏稀見名人家譜匯刊》也已出版5輯,后續(xù)出版還在進行中;周晶先生出版了《五里山房珍本叢書》;王樹田先生出版了《擁雪齋藏書志》和《擁雪齋叢書》;梁基永先生出版了《梁基永儀清室藏明清稿鈔珍本叢刊》,等等。越來越多的藏書家把私藏視作公器,將珍秘化身千百,彰顯了民間藏書的力量,推動了當代藏書與學術文化的進步。《叢刊》的出版,雖然只是這一文化潮流中的小小浪花,但自有其特殊的價值與特色。

作為研究中國古典文獻學的青年學者,羅鷺熟悉海內(nèi)外圖書館的公藏特色,對古代私家藏書目錄也有深入研究。他曾花費數(shù)年時間全面調(diào)查海內(nèi)外公藏元刻本的數(shù)量,并對元刻元人別集有專門研究,發(fā)表《海內(nèi)外公藏元刻本古籍調(diào)查與著錄》《四十七部元刻元人別集書錄》等論文;他曾在南京圖書館發(fā)現(xiàn)一種稀見元人別集——韓璧《云樵詩稿注釋》,揭示其獨特的文獻價值;又曾在北京大學圖書館閱讀并研究徐元文的《含經(jīng)堂藏書目》,慧眼識珠指出該書可與其兄徐乾學《傳是樓書目》和徐秉義《培林堂書目》并傳于世,從而可將民國間出版的《二徐書目合刻》增訂為《三徐書目合刻》;他還曾考證上海圖書館藏舊題“袁芳瑛藏并編”的《漱六樓書目》稿本,實際上是乾嘉時期著名藏書家周錫瓚的藏書目錄,等等。[1]

(《兩園集古存草》)

在版本目錄學和公私藏書研究方面的精深造詣,使羅鷺形成了鮮明的治學特色,即以版本目錄學為基礎,全面調(diào)查并深入研究唐宋元明清詩文別集、總集的編纂、刊刻、收藏、閱讀與流傳情況,并基于自己的研究心得劃定了古籍收藏的范圍:“明清別集浩如煙海,以個人的能力,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公共圖書館的收藏。因此,我進一步縮減范圍,以《明別集版本志》和《清人別集總目》《清代詩文集總目提要》等為參照,凡是不見于這些書目著錄、公藏機構罕見收藏的明清別集,則盡可能地予以搜集?!?sup>[2]4換言之,羅鷺的古籍收藏一方面彌補了公藏之未備,另一方面又彌補了相關書目著錄之不足,可謂特色鮮明,意義重大?!秴部匪x20種清人別集,全部不見于相關專題書目的著錄,除了光緒石印本《兩園集古存草》在蘇州圖書館有收藏外,其余19種都未查到有公共圖書館收藏,實際上大多數(shù)都稱得上是“孤本”,即《叢刊》題名所謂“稀見本”,某種程度上更是“孤本”,只是考慮到當初調(diào)查或檢索時可能存在的疏漏,才使用“稀見本”這一說法。除了這20種,羅鷺收藏的明清別集符合上述標準的還有四五十種。這些詩文集,是數(shù)十位明清中下層文人畢生心血的結晶,一旦亡佚,實為古籍文化遺產(chǎn)的巨大損失;通過影印出版、化身千萬這種方式以廣流傳,無疑是最好的保護措施。我們期待羅鷺早日實現(xiàn)聚集百種乃至千種的愿望,并再次編印出版;也希望更多的藏書家加入這一隊伍,整理和公開自己的藏書,將民間古籍保護和利用工作推向全新的高度、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文獲第二批(2015)陜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英才支持計劃支持。

參考文獻:

[1]韋力.《采山樓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序[M]//羅鷺.采山樓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

[2]羅鷺.《采山樓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前言[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

[3]韋力.2008年中國古籍春拍述評(上)[J].紫禁城,2008(10):146-159.

[4]韋力.2008年中國古籍春拍述評(中)[J].紫禁城,2008(11):159-161.

[5]韋力.2008年中國古籍春拍述評(下)[J].紫禁城,2008(12):144-157.

[6]韋力.2010年古籍秋拍擷英(上)[J].紫禁城,2011(6):92-99.

[7]韋力.2010年古籍秋拍擷英(下)[J].紫禁城,2011(7):106-113.

注釋:


[1]詳參:羅鷺《海內(nèi)外公藏元刻本古籍調(diào)查與著錄》,《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6年第2期;《四十七部元刻元人別集書錄》,北京大學《國學研究》2008年第二十二卷;《稀見元人別集〈云樵詩稿〉及其注釋的發(fā)現(xiàn)與文獻價值》,《文獻》2007年第4期;《徐元文〈含經(jīng)堂宋元版書目〉》,(臺灣)《書目季刊》2008年第42卷第1期;《稿本〈漱六樓書目〉作者考實》,《文獻》2015年第2期。

注:本文發(fā)表于《圖書館雜志》2021年第1期,此據(jù)作者原稿,引用請以該刊為準。感謝鄭昕、孫振田老師授權發(fā)布。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