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學拼音,輕松學語文。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總有家長私下問我買什么類型的語文練習冊幫助學生提高語文解題的能力,甚至有的剛上一年級,就有家長問我要不要多買一些拼音測試卷子來練習。很多時候,不是我不愿意告訴家長,針對孩子具體的學習能力,我也希望能力高的學生多做一些練習,可是一旦我告訴了某位家長,那么就有可能全班同學在某一天,都用上了老師推薦的語文練習冊。做了學校發(fā)的練習題冊還不夠,還要額外完成家長布置,對于基礎差的學生,簡直是不堪重負。 所以這次期中考試結束后,就有家長發(fā)出了質疑,我們和某同學都做的一樣的練習,我們也是每道題都講解,給孩子講通為止,可為什么別人的孩子語文考了90分,我的孩子語文只考了70分?差了20分,難道是作文嗎?作為語文老師,全班平均分不高,那也和我的教學責任有關。但是作為家長,也需要反思,學習就是和其他同學刷一樣的練習冊,就能得到一樣的成績結果嗎?顯然不是這樣,個體差異的原因,因材施教并不是紙上談兵,20分的差距究竟在哪?我來說一說。 1、 同樣的練習冊,別人做的都是所需,你寫的是盲目 且不說是同一本練習冊,就是一樣的語文課本,全班幾十位同學,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也是不一樣的。那么學了同樣的課文,做了同一本練習冊,為什么有的同學就能考90分?有的就只能考70分呢?關鍵在于,有的同學做的都是學習所需,你做的題就是盲目。明確學習目標的學生,是不會跟風去能力提高,刷題、做卷子,練習的目的是對自己學習薄弱的地方有清晰的認知,有目標的練習。而盲目練習的同學,就是跟風刷題,對自己的學習薄弱環(huán)節(jié)根本沒有清晰的認知?;蛘咴诩议L的督促和安排下,盡管做了同樣的練習冊,還是搞不清自己的學習目標。 2、 20分的差距不是會做題,而是會整理錯題 我常和家長強調一點,在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錯題整理,和數學是不一樣的。數學的題錯了,錯題本上可以清晰地寫下錯題的原因,哪里的錯了,正確的公式,以確保下次不再犯錯。語文的錯題都比較抽象,閱讀理解的錯,你不能把整篇閱讀都抄上,基礎知識點的錯,都源自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寫錯題還不如把錯的生字詞、語法等抄寫幾遍。 那么對于會做練習冊的同學,會清晰地對自己的錯題有一個認知。整理錯題是把錯題都標出來,釘在一起,等2天或者一周后再做一遍,等到一個月后再來做,反復的試錯、識錯、復習鞏固,才是避免下一次犯同樣錯誤的學習方法。所以,盡管做了同一本練習冊,不會整理錯題也是造成成績差距的原因。 3、 同一本練習冊,也會分是自己做還是家長輔導的 做同一本練習冊,就像是用同一個課本,老師要求背誦的課文,全班同學的記憶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同學能夠很快背誦,有的同學背兩天,有的同學等到學期都結束了也背不下來。對于練習題也是一樣的,有的同學是主動去練習,練習完了還要總結歸納。有的同學是靠家長輔導督促,家長不光給講解還要監(jiān)督是否能完成,稍有一點反抗情緒,家長就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家長推一步,學生走一步,甚至把做練習還當成是額外的學習負擔,抱著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盡管和考90分的同學一起做完了同樣的練習冊,所達到的學習效果和練習結果都是不一樣的。這個道理非常簡單,但是往往在具體學習的過程中,家長容易被成績焦慮而忽視了這個簡單的教育原則。 20分的差距看似很大,其實也小,只要家長和學生,在每一次跟風練習之前,好好分析一下學習的具體情況,哪里的環(huán)節(jié)最薄弱?哪個知識點已經掌握了,從而有計劃和目的地做好練習題,先完成老師的要求,再自我提升,相信語文成績的提高會很快。關于如何幫助小學生縮小成績差距,不是靠一本練習冊,大家還有什么建議和學習方法?歡迎留言評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