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坎卦第二十九:坎下坎上(坎為水)
【原文】坎: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彖》曰:習坎,(chóng)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亨,乃以剛(zhòng)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坎之時用大矣哉! 《象》曰:水(jiàn)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注釋】 (1)習坎:“習”,重疊。“坎”,卦名,卦象為兩個《坎》卦相疊加,是為重險,象征“險陷”。其象為水,陽陷陰中,外虛而中實也。全卦內容主要講從漁獵時代到農業(yè)時代的社會發(fā)展變化,進入險境突破艱險的道理。人生就是在不斷跨越每個坎坷中成長,小坎可跨越,大坎必須置身險地,才能走出險境。 (2)有孚,維心亨:“孚”,信也?!熬S”,語氣助詞。此謂處險之時,陽實在中,常存孚信,維其心誠一,故能亨通,至誠可以通金石,蹈水火,則可以排險涉難;卦中二、五兩爻陽剛居中,正含此象。 (3)行有尚:“尚”,幫助;以誠一而行,則能出險,有可嘉尚,謂有功也;不行,則常在險中矣。此句承前兩句義,說明此時“有孚”、“心亨”,則行險可以有功,必獲嘉尚。 (4)重險也,水流而不盈:此謂上下坎兩“險”相重,若水流陷穴、不能盈滿,以釋“習坎”之義。艱難險阻。 (5)行險而不失其信:陽來為險而不失中,中稱信也;指二、五陽剛居中,為行險不失信之象。 (6)剛中:亦指九二、九五陽剛居上下坎之中,此與前文“行險而不失信”并釋卦辭“有孚,維心亨”。 (7)往有功:以其剛中之才而往,則有功,故嘉尚;若止而不行,則常在險中矣;此釋卦辭“行有尚”。 (8)坎之時用大矣哉:高不可升者,天之險也。山川丘陵,地之險也。王公,君人也,此句總結前三句所舉“天險”、“地險”、“王公設險”之例,觀《坎》之象,知險之不可陵也,故設為城郭溝池之險,以守其國,保其民人。從“用險”的角度,嘆美“坎險”之時的宏大功用,故贊其“大矣哉”。 (9)水洊至,習坎:“洊”,再,疊連。兩坎相習,水流仍洊之象也;此釋《坎》卦上下均為水之象。 (10)常德行,習教事:“?!保萌鐒釉~,指恒久保持?!傲暋?,動詞,即熟習?!敖淌隆?,政教之事。這是說明“君子”觀《坎》之象,悟知守德行當如水之長流不息,行教事當如兩坎相受、時時熟習。 【譯文】 《坎》卦象征重重艱險:在重重艱險中有誠信,只有心誠才亨通,剛毅中正的德行必然被人們所崇尚。 《彖傳》說:“習坎”,是重重艱險的意思。就像水流進陷穴不見盈滿,行走在兇險之境也不失誠信。“只有心誠才亨通”,因為陽剛居中不偏?!皠傄阒姓牡滦斜厝猾@得人們的崇尚”,因為向前發(fā)展必可建立功業(yè)。天的險難在于無法攀升,地的險難在于山川交錯,丘陵起伏。因此君王公侯效法天地之險,高筑城郭,深挖壕塹,設置險阻,以鞏固國防、守衛(wèi)自己的國家,險的時勢作用太大了! 《象傳》說:水長流不滯,不加以疏導和開排就會泛濫成災,這是《習坎》之象。君子從中受到啟發(fā):宜細水長流,放松警惕和不注重小節(jié)就會泛濫成災;從而恒久保持美好的德行,不斷提高教化人民的水平。 【解說】 《坎》者“陷”也,為《坎》宮之首卦,名曰八純卦,卦內財官父兄子俱全,為本宮下七卦之伏神也。上下皆《坎》,中存《震》、《艮》,山之中興雷政雨,草木發(fā)秀,主人伶俐,但凡事多有阻難,內方欲動,又為險所陷,艮所止,進退未能,君子得之,則為坎(dàn)窞之象。喻示求索的道路遙遠而不平坦,有許多險陷。雖說長期處在不順利、不得志的境地,也需要胸懷廣大和堅守正道,才能不斷地排除各種險難、歸入正道。因此我們應當堅定信念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從而達到逐步完善和亨通不窮的地步,這也正是不斷實踐與開拓的過程。 《坎》卦所有爻由陽變陰或者由陰變陽而形成的“錯卦”是“離為火”,將上、下卦顛倒后而得到的“綜卦”也是《坎》卦?!缎蜇詡鳌氛f:“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奔聪葳澹笳髌潆U無比。“坎”形與古字“水”相似,當水流動時,前有凹陷,必注滿之后溢出才繼續(xù)前行,無論前方有多少凹陷,水絕不違背這一原則。意思是“事物不可能總是順利通過,所以《大過》卦之后接著是《坎》卦?!?/span> 從卦象上看,“習”,兩個相同的卦相重都叫“習”?!犊病坟陨?、下是陰爻,中間是陽爻,陰虛陽實,象征心中實在,故有“維心”之辭,所以說誠信;亦即,因誠信而能豁然貫通。教化之道用真心和誠意終究能夠亨通,這是值得尊敬的光輝事業(yè)。人類孜孜不倦的開拓和實踐精神才使我們從愚昧走向成熟,從貧困走向富裕,邁向文明和輝煌。這一卦強調:流水有恒、德教常習;惟有在重重險難中,方能顯示出人性的光輝、堅定的意志和剛毅的行為。 【原文】 初六:習坎,入于坎(dàn)窞,兇。 《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兇也。
【注釋】 (1)入于坎窞,兇:“窞”,坎中更有坎,深坑。以陰柔居重險之下,其陷益深。此謂初六以陰處重坎之下,柔弱失正,難以出險,故有深陷“坎窞”而致“兇”之象。 【譯文】 初六,危險重重,又落入更深險境,結果必然兇險。 《象傳》說:“危險重重,又落入更深險境”,因為初六不能堅守正道,自身軟弱無能,又得不到外援,必然遭受兇險。 【解說】 第一爻是主卦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動。陰爻,表示主方消極被動。喻示如果不斷地碰到危險,處于兇惡的境地,就需要有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心態(tài),靜觀其變,以求走出困境的良策,否則就會遭遇兇險。 第一爻是陰爻在陽位,不當位,表明主方消極被動有可能受到客方攻擊而遭受損失,這是潛在的對主方不利因素;與四陰不有應,客方也是消極被動,沒有真正的對主方不利。 從卦象上看,“初六”柔弱,處于險難的最深處,一意孤行,與“六四”不應而敵,所以有陷入險難中不能自拔的形象,所以兇險?!断髠鳌氛f:到這種地步,己經失去脫險的方法,兇險到了極點。這一爻強調:不可深陷于險中,以致不能自拔。 【原文】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注釋】 (1)坎有險,求小得:“小”,指陰柔,又喻“小事”、“小處”等。此謂九二處下坎之中,失正罹險;但能以剛居中,孚比上下二陰,故為求“小”有“得”、漸謀脫險之象。 【譯文】 九二,在陷坑中面臨危險,雖不能脫險,小的要求會得到滿足。 《象傳》說:“雖不能脫險,小的要求會得到滿足”,因為九二居下卦的中位,像人尚未偏離正道。 【解說】 第二爻是主卦中爻,代表主方素質,陽爻,表示主方素質良好,比如:有資金、有地位、有權力、有實力、有技術等?!熬哦笔?,且處于下《坎》之中,難免遇到險阻。不過,它有“初六”來承比,是求小而有所得?!熬哦本又?,陷于二陰爻之中間,上無應援,所以未能離開困境,只能“求小得”,而無法求大得。 第二爻是陽爻在陰位,不當位,表明主方的素質良好,有可能遭受損失。與五陽不有應,表明客方素質也良好,不一定需要損害主方利益,那潛在因素沒有成為真正的對主方不利因素。“九二”陽剛得中,雖然不能完全克服險難,但所求不大時,仍然可以達到目的。 從卦象上看,“九二”在艱難之中,前方又遇險阻;因陽剛得中,雖然不能完全克服險難,但所求不大時,仍然可以達到目的?!断髠鳌氛f:這是由于在危險中沒有脫離的緣故。說明:如何克服困難,擺脫險境。一是面對困境,誠心誠意尋找擺脫困境的辦法;二是在困境之中,必須清心寡欲(“求少得”),才能集中精力運籌帷幄,取勝于危難之中。這一爻強調:在險難中,不可操之過急,應逐步設法脫險。 【原文】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dàn)窞,勿用。 《象》曰:來之坎坎,終無功也。
【注釋】 (1)來之坎坎:“來之”,來去。此謂六三陰居陽位,既履非其位,意欲行險,又處上下《坎》之間,出則之《坎》,居則亦《坎》,故有“來之坎坎”、動輒罹險之象。 (2)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枕”,倚著未安之意,即形容罹險難安的樣子。出則無之,處則無安,故曰“險且枕”也;來之皆《坎》,無所用之,徒勞而已。說明六三前后皆險,動處均無憑依;當此陷入“坎窞”之時,必不可強行施用。 【譯文】 六三,往來進退都處在重重險陷之間,前進有險,退居難安,落入陷坑的最深處,不可輕舉妄動。 《象傳》說:“往來進退都處在重重險陷之間”,因為六三終究難成行險之功雖急于求得平安,結果是欲速則不達,最終還是不能擺脫危險,走出困境。 【解說】 第三爻是主卦的上爻,代表主方的態(tài)度,陰爻,表示主方的態(tài)度隨和?!傲碧幱谏舷隆犊病坟缘慕唤缣?,有前、后臨險的形象,所以有“來之坎坎”的爻辭。處于這種內憂外患、險象重生的情形下,是不利于有所行動的。所以爻辭說“勿用”。 第三爻是陰爻在陽位,不當位,表明主方過于隨和的態(tài)度是不適當的,可能在交換中失利;與六陰不有應,表明客方態(tài)度也隨和。“六三”陰柔,不中不正,而且夾上、下兩個《坎》卦的中間,進退皆險,處境既險,且倚賴奸險之人,是入于險地,已經陷入危險的深處,任何行動,都不會有用。所以《象傳》說:“終久都不會成功?!?/span> 從卦象上看,“六三”陰柔,不正不中,下卦之險已終,上卦之險又至;進退皆險,處境既險,且倚賴奸險之人,是入于險地,己經陷入危險的深處。任何行動,則陷益深,為不可用。“且”者,聊爾之辭;“枕”者,息而未安之義;“勿”者,止之辭也。寧于可止之地而暫息焉,雖未離乎險,亦不至深入于坎窞之中也。說明:在祈求天神保佑的同時,也還必須要自己有擺脫困境的信心和意志。在危難之中,最好的辦法是不要隨便行動。這一爻強調:在重重險難中,不可妄動,應先求自保以待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