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之所以會選擇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因為今年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70周年,也不是因為它是一部年度大片,而在于我的祖父也是一名抗美援朝的志愿軍戰(zhàn)士,只不過他已經(jīng)去世十多年了。有人說“偉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詩,英雄人物的個人光芒交匯成民族共性的光輝,照亮族群生存、前進的方向?!边@也許是對電影《金剛川》最好的詮釋。 金剛川之戰(zhàn),人性的角逐與較量 乾州蕞娃 之所以會選擇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因為今年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70周年,也不是因為它是一部年度大片,而在于我的祖父也是一名抗美援朝的志愿軍戰(zhàn)士,只不過他已經(jīng)去世十多年了。 祖父的右手食指曾經(jīng)受過槍傷,每逢天陰下雨(雪)都會隱隱作痛。祖父曾經(jīng)說過,他當年是彭德懷將軍警衛(wèi)團的戰(zhàn)士。祖父領過國家發(fā)給抗美援朝退伍老兵的津補貼,但是具體從那一年開始領的,領多少,我不知道。還記得,有一年祖父還去外地的一個干休所參加了一次一個月左右的療養(yǎng),是父親幫著辦好所有手續(xù)并送他去的。對于療養(yǎng),祖父很滿意,因為他見到了昔日的老戰(zhàn)友,因為國家沒有忘記他們。 影片《金剛川》講述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在抗美援朝的末期,當時為了爭取談判主動權,志愿軍發(fā)動最后一次大型戰(zhàn)役,金剛川是本次戰(zhàn)役中重要的軍事通道。 因為沒有制空權,所以面對美國人的飛機轟炸,志愿軍只能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的進攻。敵人一次又一次地轟炸,在兩個多小時內(nèi)向橋梁扔下數(shù)以千計的炸彈,志愿軍官兵不懼生死一次又一次地搶修戰(zhàn)斗,工兵橋修好了被炸毀,炸毀后又再度被修好……就這樣展開了一場拉鋸戰(zhàn)。這樣的簡單重復也許會讓你失望,但正是這樣的重復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軍人的堅強不屈。隨著關班長的犧牲,影片的高潮隨之而來。當炮兵戰(zhàn)士全部陣亡以后,為了保證大部隊趕在總攻發(fā)起之前順利過河,工兵戰(zhàn)士用肩膀扛起木板,搭起了人肉橋梁。 影片中天上的飛行員與地上的炮手作戰(zhàn)的那場戲,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幕。無論是美軍飛行員還是志愿軍士兵,他們都進入一種瘋狂狀態(tài),那是人性在非正常狀態(tài)下的一種自然流露。為了保護大部隊順利過河,高炮連點燃了自己周圍的火堆,將自己暴露在敵人的眼皮子之下,這是不符合人類求生本能的,但又是情理之中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將傷亡減小到最低程度。而那高炮連燃起的篝火,還會激勵所有不顧生死的志愿軍戰(zhàn)士。只有一條腿、一條胳膊的張飛獨自一人挑戰(zhàn)“喪門神”的那場戲,則是對人類極限的挑戰(zhàn),這也許是夸張,也許是巧合,也許只是一種象征意義。而最后,工兵連戰(zhàn)士不畏生死,用血肉之軀搭建起橋梁,則顯示了國家的意志,樹立了民族的豐碑。 也許,會有鍵盤俠看到這里的時候會說,這部電影太殘酷。其實,不是影片很殘酷,而是戰(zhàn)爭本來就很殘酷。那種殘酷是我們這些沒有戰(zhàn)爭經(jīng)歷的人永遠也無法想象的。尤其當我看完《今古傳奇》(2017年9月,總418期)《二戰(zhàn)三大慘案之首南京大屠殺大揭秘》,看完《金陵十三釵》《拉貝日記》《棲霞寺1937》《南京南京》《南京,被割裂的記憶》這些電影之后,我的這種感覺更為強烈。以暴制暴,并不一定是解決戰(zhàn)爭的唯一方式,但“打回去”確實是解決戰(zhàn)爭的最佳方式。就像歌曲《我的祖國》里唱的那樣“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但是影片配的是另外一首歌《英雄贊歌》“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為什么戰(zhàn)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譚維維是一位非常有特點的歌手,但是改變后的歌曲與原唱相比較還是多了幾分柔情,少了幾分悲壯。 而且,我還想問這些鍵盤俠,如果沒有這些戰(zhàn)士的流血犧牲你會有今天這樣幸福美好的生活嗎?我們唯一能夠抱怨的就是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們國家的積貧積弱。但是,抱怨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只能想辦法去改變這一切。當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回歸本位,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我們的祖國必然會走向繁榮富強。 有人說“偉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詩,英雄人物的個人光芒交匯成民族共性的光輝,照亮族群生存、前進的方向。”這也許是對這部電影最好的詮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