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語】巨石先生不是專業(yè)寫作家,但是他有一顆赤誠之心,他是從農(nóng)村走出去的,所以他忘不了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和農(nóng)民。他一直想著回報自己的父母鄉(xiāng)親,《閆十三》是他對農(nóng)村的父老鄉(xiāng)親的第一個回報。巨石先生試圖用他的文字記錄下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這就是巨石先生對自己父老鄉(xiāng)親的回顧方式之一。這閆十三就可能是巨石先生身邊的人,他的父老鄉(xiāng)親。可能不是完全等同某一個人,但至少會有周圍人的影子,最后雜取種種而形成的。閆十三包地都失敗了,每一次失敗,閆十三都會有不同的收獲。雖然閆十三的收獲有些宿命論的成分,但也不能說一點道理都沒有。作品可能稍加修改可能故事更具波瀾性,立意更高遠。比如說,對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出路的探尋,比如說牛得并是因為肚子里有了牛黃等等。但是,我想我的意見只是一家之言,還是尊重原作者的意見,先把文章刊發(fā)出來,看看大家怎樣去說。但是,不管怎樣去說,我認為從非專業(yè)的角度來講,這是一篇值得一讀的文章。 閆十三 巨石(快樂人家) 閆十三沒有進過學(xué)堂,是個地道的莊稼漢。引以為自豪的是他一生包過三次地。 第一次包地 解放那年,閆十三十四歲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家徒四壁。父子倆守了半畝水地不夠種,閆十三有力氣沒處使。 二十里外的北原上劉家山,有個掌柜的姓劉,人稱劉二。劉二家有七十畝坡地,騾馬成群。三夏大忙之際,就要比平日多雇幾個人。這時候,閆十三來就會被雇來給劉二打短工,收割打碾麥子。 劉二雇了五六個伙計,他平日里,不干活,卻喜歡在麥地里,大麥場上亂轉(zhuǎn)。一個忙天下來,掌柜的看閆十三機靈、勤快、有眼色,就喜歡上閆十三這個小伙子。小伙子干活有眼色,有心計,有竅道,所以往往能事半功倍。有一匹紅騾子,脾氣很倔強,閆十三使喚起來卻很溫順。劉二就把閆十三留下來熬長工了。 十四歲就能熬長工,是不可多得的機會。回家也是閑著,還要吃飯費糧食。熬長工吃喝除過,一年還能拿回來八斗麥子。 閆十三除過干雜活,就是喂牲口。掌柜的一共養(yǎng)了三匹騾子一匹馬,農(nóng)忙可以套四把犁,農(nóng)閑可以套一卦車。 騾子馬俗稱高角牲口,使用效率高,喂養(yǎng)成本也大,半天可以犁畝半地。人跟著騾子后面跑,干起活來也費人費事費勁。對閆十三來說這都不是事兒。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喂養(yǎng)高角牲口,全憑晚上拌草料。閆十三添了最后一槽草,牲口吃得很盡興。他就翹著二郎腿,雙手抱著頭,躺在炕上,聽著牲口的嚼草聲,望著飼養(yǎng)室的房屋頂,有一個問題在腦海里打轉(zhuǎn)轉(zhuǎn),掌柜的咋就那么多地呢!我啥時候才能種自己的地!想著想著閆十三在青草味中睡著了,做起了地主夢。 第二天醒來,閆十三去問劉二:“掌柜的,你這地往外包不?” 掌柜的看了看眼前這個半大小伙,說:“你個碎慫還想包地”。 閆十三點了點頭,說:“嗯!” 劉二看著這個碎伙計,不由得想起一個詞,后生可畏。半天裝了一鍋煙,用火繩點著,邊抽邊說:“碎慫”。 當?shù)胤窖远歼@么叫有出息的半大小伙。 “后山楊三有二十畝坡地,一畝地五升麥。正在找承包人呢,我看你是個做莊稼的料,想把你介紹過去,給你半天空閑,你回家跟你爹商量一下,回來給我個話”。 閆十三顧不上吃飯,懷里揣了冷蒸饃,急忙下原回河川和他爹商量這事兒去了。他爹一聽兒子想包地,半天憋出來一個字:“行!”。連夜晚上,父子倆上原去找劉二和楊三。 后山新掌柜的楊三是個地方紳士,有文化,有見識,有閱歷。在河川還有幾十畝水地,顧不上后山坡地,才尋可靠的承包人。楊三看閆十三父子倆人實在,很坦率,二話沒說就寫了包約。騰出來一間房子,父子倆拾掇了一下就住下來。閆十三去羅村集市上割了二斤肉,灌了一斤酒,炒了幾個碟子,請來新老掌柜的和他爹四個人吃過個司后,就算辦完了包地手續(xù)。吃個司是從吃官司演變而來的,和現(xiàn)在簽完合同吃個飯一樣。 有了二十畝坡地,閆十三感覺自己就是地主了,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氣。牲口農(nóng)具碾場都是楊三現(xiàn)成的,牛下的牛犢屬于掌柜的所有。 老掌柜的劉二在前山陽面,和后山陰面比較,成熟收割期能差半個月。他和老掌柜的商量,在收割期做幫工。他父子先幫老掌柜的收割回來,老掌柜兌兩個工幫閆十三再收割。 起早貪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第二年,閆十三除過包租,凈收了十一石麥子。望著堆積如山的糧食,閆十三感覺自己就是地主了。 那年下半年,十五歲的閆十三娶了媳婦,一家三口住在后山,期待收獲未來的希望。 接下來兩年,一年旱,一年澇。希望都化為泡影了,除過給楊三的租子,只剩下微薄的收成,勉強夠一家人生活。不過自家河川半畝地收成全落下了。 等不到第四年收割,就實行了合作化,過后聽人說他走后那一年原上莊稼成了。 閆十三的地主夢就這樣破滅了。不到二十歲的閆十三,悟出了一個道理,莊稼漢要致富,除過勤勞,還得靠天,有地不一定能富,山地坡地,廣種薄收,十年能有兩三個好收成就不錯了。這就是莊稼漢的命運。(未完待續(xù)) 作者簡介 : 巨石,姓巨名石,六零后,乾縣臨平西郊人,沒有加入任何協(xié)會,熱愛共產(chǎn)黨,熱愛社會主義,喜歡堆砌文字,有巨石散文網(wǎng)吧。為求生計,與酒結(jié)緣,當下代理“平凹古坊”酒,我在西安南郊,期待以酒會友,來者不醉不歸。我在13991314131這頭等著你,你來咧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