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牛靜木:《夜行者》主編,著有《失落的馬駒》《鬼斧集》《根性詩歌寫作理論一阿牛靜木文論集》《當代少數(shù)民族代表性詩人詩賞析》等,根性寫作踐行者,現(xiàn)居大涼山西昌。 目錄: ?談根性寫作的詩學構(gòu)建的意義:賈使子日 淺談阿牛靜木的根性寫作:馬海阿晶嫫 定窄鹽溝,或阿牛靜木的詩:桃都別園 寫給靜木:吉立土者 給靜木兄弟:發(fā)星 …… 談根性寫作的詩學構(gòu)建的意義 文學的意義最終都歸結(jié)于對人的影響,一切的寫作都歸結(jié)于某一個地域的歸屬感,“根性寫作”,從某一個文化根源出發(fā),然后擴展到最終意義的所在。詩性是與生俱來的,而詩性的理論需要用思想去構(gòu)建,阿牛靜木兄的《根性上開出的花朵》用詩性的語言構(gòu)建出的理論,以彝族文化為背景,勾勒出“民族的是世界的”思想理念,人類發(fā)展到今天,詩歌伴隨了漫長的歲月,新詩在中國的發(fā)展也已有百年歷史,從借鑒他人的理論到新建自己的理論,這是現(xiàn)在以至未來詩歌發(fā)展的歸宿?!案詫懽鳌钡睦碚摗陡陨祥_出的花朵》對于詩學的構(gòu)建有著自己獨特的存在意義。 一.新時代下文化自覺的家園構(gòu)建 在時尚潮流文化的時代,大眾在潛移默化中默認了文化的根系,形成一種大眾的“自覺文化”體系,出現(xiàn)這種原因是人類生存的時代發(fā)展所決定,它的大勢去向是所向披靡的,可這也不影響邊緣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詩歌理論《根性上開出的花朵》本就以地域性的文化為背景而無限延伸的龐大構(gòu)造,它的理論從詩性上試圖構(gòu)建一種經(jīng)過另一個方向的創(chuàng)造來充實和完善一種缺失的東西,“彝族漢詩”,“地域根性寫作”等這些詞以新的面孔出現(xiàn)在漢語世界里,它們從頭到腳都是新的,而這些也是新時代給予那些“流離失所”的人的產(chǎn)物。當時代所需的東西已越來越偏離原來人們所熟悉的東西時,人們往往會有思念的“歸屬感”,雖然不能用原來的“母語”來表達內(nèi)心世界的情緒,但依然有母族的血液在不停的澎湃著,阿牛靜木兄提倡并實踐的“根性寫作”詩歌理論自覺的遵守了新時代下的文化自覺,它所構(gòu)建的詩學,把母語文化為背景,以大眾文化為鋪墊,另辟蹊徑的去表達一種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在人類歷史發(fā)展歷程中總有存在“己有”和“他有”之說,而詩歌的最終意義是能感化人類的某一種情緒現(xiàn)象,有好,有壞,可能詩歌的盡頭是一種情懷,而阿牛靜木兄的《根性上開出的花朵》本就是一種情懷,一種對于母族縹緲的文化的一種救贖和敬畏的情懷。 二.在詩性地域上構(gòu)建的美美與共詩學理論 一種理論的立足需要不斷的去實踐與挑戰(zhàn),思考與反思,那些一切的質(zhì)疑與不屑或者同行者的批判與冷眼都是理論最終立足的必經(jīng)之路,詩歌是美的化身,也是時代最犀利的披露者,一開始,就注定著不平凡的路程。阿牛靜木兄的根性寫作理論,本著民族文化的情懷去構(gòu)建一種詩歌上的美美與共的理論,涼山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不平凡的歷史,偏見與斗爭一直在上演著,可最好的是它的文化還沒有徹底的老去,還有那么一點自己的原汁原味,在涼山這片土地上,從詩人發(fā)星的邊緣文化寫作理論到詩人阿牛靜木的“根性寫作”理論,初步系統(tǒng)的構(gòu)建了屬于“自我的”詩歌理論基礎(chǔ),而所謂“自我的”,是指“彝族漢詩”獨具特色的詩學構(gòu)建,作品《根性上開出的花朵》本著詩性的表達,從根本出發(fā),欲在母族的文化里插上一雙隱形的翅膀,對于“彝族漢詩”的詩學構(gòu)建有著里程碑的意義,現(xiàn)在以至未來。 三.小結(jié) 阿牛靜木兄的作品《根性上開出的花朵》是根性寫作的理論構(gòu)建之書,它從根性的意義上闡述了其詩學的存在意義,雖然“根性寫作”,還是最初的開始,卻不缺乏它理論的長遠性意義,未來的路還很長,這里除了祝賀,還有就是期待更多的有詩學一意義的作品問世。 賈使子日:90后,大涼山普格彝人,詩人,近年崛起的大涼山年輕一代詩評者。西昌學院在讀,有作品發(fā)表于【普格彝學】【夜行者】等 淺談阿牛靜木的根性寫作 我一直喜歡來自大自然的純凈空氣,因為它呼吸起來比較舒適,它能給人一種輕松自在的存在感,這種存在感就是生活向“儀式”推動的過程,沒有這種存在感一切將被硬化,而硬化的結(jié)果將人的存在意識囚禁在枯燥無味中失去生活的新鮮感,于是生活就失去了自身的根性能力。自身的根性能力是萬物開始“自動化”的螺旋,它的能量決定它的存在方式,它的存在方式?jīng)Q定它的終極價值。這些哲學性的能量傳遞方式我們都可以在阿牛靜木著作的《根性上開出的花朵》尋找到它們各自的自然存在狀態(tài),唯有自然的存在狀態(tài)才會構(gòu)架出人類詩意的棲息家園。詩人一般有兩個自己,一個從大自然萬物的靜態(tài)中來,一個從現(xiàn)實的生活動態(tài)中來,當詩人能領(lǐng)悟自身的根性能量并且發(fā)熱時,兩個自己將合二為一成為人類的發(fā)言者,唯有詩人才能發(fā)出大自然靜態(tài)之美,才能發(fā)出現(xiàn)實生活之動感,通過語言的感官能力把二者構(gòu)架成高樓大廈,構(gòu)架成山水公園。我們可以在阿牛靜木著作的《根性上開出的花朵》里認識到“詩人存在的自然性”“詩人存在的能動性”“詩人存在的磁化性”,當三者發(fā)生互相吸引作用時,就會誕生一個偉大的詩人,誕生一個偉大的社會。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并沒有離開誕生它的母體,一旦與母體發(fā)生徹底分離就意味著個體的背叛。無論是詩人還是建筑師,他們都不可能與自身的根性發(fā)生分離狀態(tài),就連一個喜劇演員也不會脫離自己的臉譜。我們可以在阿牛靜木著作的《根性上開出的花朵》中尋找回到根性的回家之路。沒有母語文化的存在,那么人類就是被上帝遺棄的孩子,無家可歸,甚至會成了落難的孤魂,在自然界的奧秘里尋找不到自身的安身之處。在阿牛靜木著作的《根性上開出的花朵》中,他舉例了“彝漢詩歌的發(fā)展”歷程和“彝漢詩歌的現(xiàn)存狀態(tài)”,連綿起伏的山巒,清澈見底的河湖,給彝族孕育了幾千年的彝族文化文明,就是這種自然的存在能動性在彝族詩人們的根性骨髓里發(fā)熱才推動了“彝漢詩歌”的發(fā)展,所以阿牛靜木著作的《根性上開出的花朵》具有探索“彝漢詩歌 發(fā)展歷程”的歷史性資料作用。 沒有哲學的世界是荒誕的,同樣沒有美學的世界是枯萎的。我認為哲學和美學不僅可以體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的動態(tài)之感上,它們應(yīng)該源自于超現(xiàn)實主義的大自然靜態(tài)之上,源自于超浪漫主義的化石能量,因為唯有這樣,它們才能以河湖的流動性促進人類的發(fā)展,以山嶺的威武之姿貌樹立人類的形象。它們在阿牛靜木著作的《根性上開出的花朵》中活靈活現(xiàn)地存在著,引導人類樹立正確的“自我觀”、“民族觀”“世界觀”,做一個真正合格的自然棲息者。如果沒有根部的存在,就不會誕生永恒絢麗的花朵。我們可以在阿牛靜木著作的《根性上開出的花朵》里喝一口由世界文化文明醞釀而成的美酒,做一個清醒又詩意的美夢。從自身的根部上吸取先人們根部的水分,繼續(xù)沸騰我們自身的自然存在狀態(tài)。一個偉大的詩人,只有真正容納了世界文化文明,讓它們在自身的花枝上開出五顏六色的花朵,哲學和美學才會完全接納他的根部存在,開始打造他的自然存在狀態(tài),世界文化文明才會真正樹立他獨立的樹狀,等到一切都達到“自我成熟”的狀態(tài)時,他才成為真正的自然棲息者。 馬海阿晶嫫:1993年12月生于云南麗江萬格頂山。作品散見于《文學藝術(shù)家》《中國散文詩》《紅豆》《云南日報》《西北民族詩人》《獨立》等報刊。著有詩集《萬格頂山的九十九環(huán)元素》《時光的玫瑰》。 定窄鹽溝,或阿牛靜木的詩 阿牛靜木通過微信傳來文件,告訴我這是他準備出的一本書,一本詩歌集子。一個詩人出書了,這是一件值得關(guān)注值得慶賀的大事。 認識靜木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他還在上大學。我想象中的一個彝族的小伙子,一個在大學里寫詩的男孩子,他對詩的熱愛不亞于跟詩戀愛。我和他是通過QQ聯(lián)系的,他要了我的那本詩歌集子。我也曾非常愛詩,記得許多年前,凸凹也把他的好幾本詩集給了我,他說,既然喜歡,就拿去。我對彝族詩人和彝族詩人的詩有一種天生的好感,從比較熟悉的吉狄馬加到發(fā)星,再到后來的阿索拉毅,貝史根爾等等。他們詩很質(zhì)樸,很彝族,也就是發(fā)星所謂的很地域化。因為,在彝族聚居的地方,有一種我認為非常神秘的力量,一種彝詩的特有的筋道。靜木的詩,也無法擺脫這樣的魔力。他的詩集《失落的馬駒》,開篇就是一首長詩《鬼語密林》。我特別喜歡讀這樣的長詩,她足以把我?guī)У揭粋€充滿神秘的彝族文化氛圍的詩意的境界。這是所有的彝族詩人所共有的敘述,也是靜木所特有的表達方式。 星光點點,星光點點 阿普無語,阿瑪不言 火苗星子在眼眶里火辣辣的撲閃著 經(jīng)書在畢摩的嘴唇間燃燒 銅鼓在蘇尼的腰間被敲響 阿牛靜木在九十九只羊 九十九只公雞此起彼伏的叫聲中 陷入了可怕的緘默 阿達傷心,阿莫淚流 唉!陷入了一片可怕的緘默 這是長詩的開頭,與其說這是一首詩,不如說這是一幅畫,這是一幅彝詩里獨特的畫面。星光點點,這是浩瀚的星河,也是浩瀚的彝,那些星辰墜落的地方就是火把燃燒的地方,是彝族詩傲然站立的地方。 天還沒亮,寨子里的人打著火把干什么? 阿普我的小綿羊哪里去了?你為什么在一片霧氣騰騰 的密林叢中咬著腥紅的犁鏵? 鬼火點點,鬼火點點 阿牛阿普 你的孫兒哪里去了?他去了遠方 他去了很遙遠的地方,我的孫兒去了很遙遠的地方 從星光點點到鬼火點點,詩人自問自答,讓一首詩滑向他所要走入的深淵。這是一種神秘的詩的氛圍,是地域詩歌所獨有的氛圍。鬼火點點,我們在尋找靈魂的同時,也在尋找生命的火焰。 天還沒亮,是誰把我們召集起來的 這么多的人,這么多的人 噢!阿牛家那個病懨懨大兒子要結(jié)婚了 聽說;新娘是搶來的 連夜請來了二十個畢摩作畢 用九十九頭羊向西北方轉(zhuǎn)了九十九圈 再用艾草扎成鬼符送到洞窟里 噢!新娘是搶來的 18 天地混濁兩清,世界本為一元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演化祖先 而我是其中的一粒原子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所有的時間皆與我無關(guān) 我只為大西南古夷民一場千年的祭祀而來 19 讓我們在定窄鹽溝的山頂擺上祭臺 裸著身子跳著舞 趕著雨點般密集的馬蹄聲迎接你 用十萬支寫有懺悔的竹簽去超度你 抱大涼山十座大山,十條河流獻祭 -------噢!人類最初的圖騰 新娘是搶來的,詩人說所有的時間皆與他無關(guān),他只為大西南古夷民一場千年的祭祀而來,讓他們在定窄鹽溝的山頂擺上祭臺,裸著身子跳著舞。這是原始的美,剽悍,淳樸,是人類最初的圖騰。詩人如是說。我喜歡敘事體詩歌的原因就是因為在閱讀這樣的詩的時候,被一種力量攜帶,被一種氛圍感染,被一種獨特的魔力帶到了一個神秘而又遙遠的地方,仿佛親身經(jīng)歷,仿佛融入其中。這已經(jīng)不是一首詩,一條河在流淌,而是一幅畫徐徐打開后,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用蘇尼的法鈴吟唱一切的生一切的死 用畢摩的銅鼓敲響一切的罪與惡 人類最為本真的一切已蕩然無存 噢﹗那么我是最后一個民族詩人 當眾人齊集河畔歌唱生活 我定會孤獨返回空無一人的山巒 這里有最古老的祭祀儀式,這里有彝族延續(xù)了幾千年的青銅色的儀式,這樣的儀式里有祖先的魂靈,有對自然的膜拜,對生死的拷問,通過一首詩的表達臻于完美。 當他饑腸轆轆的牽著馬兒趕在暮色中時 不小心走進了一個幽幽暗暗的地方 乍一看是一個亂墳崗 密密麻麻的布滿了上百座的向天墳 火窟里像阿爾拉達大畢摩家里一樣的擺設(shè) 六把巨大的石斧指向六個不同的方向 莫非自己到了“六祖分支”地嗎﹖ 武、乍、糯、恒、布、默 由始祖篤慕按照天神恩體古慈的神諭 每兩支為一聯(lián)盟向六個方向遷徙 噢﹗鬼火點點 鬼火點點 阿牛阿普終于要到石哈姆基 噢﹗鬼火點點 鬼火點點 阿牛靜木所說的“六祖分支”武、乍、糯、恒、布、默,我們或許非常陌生,這正是他對彝族文化深刻了解的最好解釋。對一個自己民族最深沉的熱愛,莫過于對她最深度,最廣泛的了解。了解自己的民族,懂得自己民族的歷史,熱愛才有了根基。靜木離開故鄉(xiāng),一個叫定窄鹽溝的地方許多年,回到家鄉(xiāng),回到母親的身邊,回到了火塘邊,就回到了靈魂的棲息地。 噢﹗你們要備好燒紅的犁鏵和干凈的幾塊石頭 阿牛靜木在一塊密林深處 在一塊巖石下 和幾個美麗的女鬼夜夜游玩 不肯歸來了 噢﹗不肯歸來了 100 噢﹗阿牛靜木回來吧 回來吧 阿達把你盼,阿嫫把你盼 我們會把那幾個女鬼用艾草扎成鬼符 然后念上九十九天的送鬼經(jīng) 掛在通往石哈姆基的路口的 噢﹗回來吧 阿達把你盼,阿嫫把你盼 回來吧,這不僅是一種呼喚,也是一種最樸實的心愿。正如我們常說的“兒行千里母擔憂”??!阿達把你盼,阿嫫把你盼,阿牛又何嘗不是把他們盼啊,這是血濃于水的親情,是難以割舍的故土情懷。 讀罷長詩,不必掩卷長思,短時系列,猶如星光點點,也是鬼火點點,是詩人真切的感受,樸實的表達,最真的吟唱。 雨季已來臨 我答應(yīng)你,親愛的 下個雨季一定要和你好好相愛 再也不會裝作無所謂的樣子 從你的花園離去了,馬蹄聲再也與我無關(guān) 我只要帶著你去看下雨時的定窄鹽溝 然后采摘滿山的野花戴在發(fā)間 裝扮成山里最美麗的妻子 在黃昏,和靜木一起陷入一場戀愛 戀愛的阿牛,直接,純粹,這是一場青春的浪漫的戀愛,詩意的蝴蝶翩翩起舞。雨季戀愛,我愛。 雨中懷念 ――――給姐姐 姐姐 我要寫首詩 不會很長的 姐姐 一定不會驚動你不安的睡眠 你那充滿了苦澀的過往 一只孱弱的筆 無力拼湊出完整的記憶 姐姐,這首詩在我心里面藏了很多年 像你的心事一樣沉重 過火把節(jié)的那天你一邊做著狡黠動作一邊 掩飾著悲傷的情緒說“你再也不愿相信任何 人了” 我的姐姐你是不是被負心的男子傷害了? 是不是還像小時候背著我時一樣 總被鄰居家巫呷莫欺負啊 姐姐,今晚這座小城又在下雨了 像多年前那個夜晚你因為我被父親抽打 而自己躲在房間偷偷哭了一夜 姐姐,今晚雨下得很大 弟弟想你! 讀這樣的詩,我們會想到海子關(guān)于姐姐的詩。同樣對姐姐的愛,卻有不同的色彩。彝族人最崇拜的黑色紅色和黃色,也就鑄就了彝詩中最地域化的光澤。對火的崇拜也就是對生命的崇拜,也就是詩人對詩的崇拜。 所有 把眼淚折好羽翼的飛翔充滿了恐懼 一群待哺的天鵝漂浮在湖面,天空紛紛掉落 冰川沉入黎明的火焰,所有的生活在黃昏靠近死亡 歡聚只是悲傷的奢侈品,夜晚 村莊在下雨 所有的語言都帶點憂傷,一切的修辭只是掩飾 你的心像斧柄般沉重,所有的希望 都帶有雪花的冰冷,不可抗拒的是冬天的消融 這是詩人的倔強,阿牛靜木的詩同樣有彝詩不可磨滅的烙印,這樣的獨特就是彝詩的獨特。我說過,我喜歡彝族詩人的詩,因為我對那片神奇的土地充滿好奇和熱愛,我對詩里流動的火焰般的滾燙的彝族的神話和靈魂,充滿敬佩。 阿牛靜木的,初生牛犢不怕虎,我祝賀他有詩集面世,希望這匹行走在定窄鹽溝的馬駒,終有一天會成長為一匹剽悍的千里馬。 詩是你的靈魂的書寫,也是你人生的書寫。 桃都別園2018年7月18日于洛帶古鎮(zhèn) 桃都別園:詩人,現(xiàn)居成都 寫給靜木 去年收到靜木寄來詩集時,我正處于一個(短暫的)情緒低落的狀態(tài);那久的我疲倦得讓我自己有點迷惘,看不下任何書,于是,把書丟在一邊;幾天后抱著好奇的心打開了下,心想著就算看不下,也瞅幾眼吧……可是一瞅就是見底……于是在凌晨三點多的時候,我結(jié)束了那段“臨時的情緒”……后來,托我寫篇文,卻怎么也寫不下來……我想,很多時候,有些美文——刻骨銘心的美文,是表達不出的……而在我的印象里,那本詩集現(xiàn)也成為了美好的回憶…… 2019--4--8 吉立土者:涼山州評論協(xié)會成員,青年詩人。 給靜木兄弟 這是春天中焰火的詞句,靜木在離鄉(xiāng)異地的新境相遇中,感知了詩語遍地涌來的痛楚與快感,也是精神快樂前夜的掙扎與呼吐,創(chuàng)造與探索的詩寫往往在生存的磨境中得也自然流出,花好月圓的靜閑只適合讀書思考,真正的寫作是在生存的激烈板蕩中,通過現(xiàn)實面景與精神面境的互混溝融,而在語言中殺出一條通向明月的光亮之路,而這過程就充滿著現(xiàn)實生存與精神需求的雙向回聲,就是說打造兵器的過程是堅難而興奮的,如女人生育,疼痛與希望齊生,靜木的寫作中充滿著沖突與融合的粗礪,也充滿著他寫作的宏大雄心與大力,他身體不是很強壯,他用語言構(gòu)筑了群山的神魔雄力與生難血淚,如遷徒遠征的部族原史,在語言的通道中亮相著他們鋒利的銀劍與呼吸,還有就是現(xiàn)實公共語言被其生殖化融在黑色樹葉的密縫中,這樣顯示著群山黑色的力量,公共與虛空的現(xiàn)實必在自然的大海上去陷入與沉醉,方才獲得復(fù)蘇再生的育滋。 他已上路,在群山間孤行而歌,只要你具備了如原山原樹原水一樣的質(zhì)樸與良善,那么你行過的群山與河流,同樣給你質(zhì)樸與良善,這是山地民間最透明的自然法則,天地間一切萬物皆是陰陽和擁相生的,你靈知的手進入了陰陽道,那便是自然的靈樹靈葉,它會自然的生長與發(fā)芽,這就是自然的山根之詩;靜木這組詩發(fā)我近兩月,它是春陽中的銅語,在陽季互撞,不能生感,自5月25起大涼山普格連降三天大雨 ,雨季來臨,透濕的泥土被雨之生殖的鋒刀漸漸穿過,萬物與大地從此開始發(fā)芽茂長,進入綠色王國的繁盛世界,此時相遇靜木這組詩,如雨水中浸泡的銅籽,找到了陰陽合融的閱讀快感,于是有了上面的一些話語如雨般自然而下。我知道,新的寫作季已經(jīng)開啟,將鋒利的銅刀且暫放語言深處,要到雨中的潮露中去聽情人更多柔漫的輕歌,靜木春天的陽性火語放在夏季的雨水中閱讀,是最精彩的精神快感,這就像熱戀的男女,找到了自已因緣相際的愛點,由此打通,便洋洋灑灑在愛之路上永遠逍遙與自由,并不斷造創(chuàng)生命新跡與燃點,寫作何不如此,情人是詩,我愛之永遠,她永遠給我創(chuàng)造之熱吻。謝謝。 發(fā)星:《獨立》主編 你好!我最近一直在外地忙。剛剛抽出點空,從頭至尾看了一遍你的作品。無意中產(chǎn)生出一種強大的視覺感應(yīng):縱橫交錯的理論蛛網(wǎng)下,你的的詩背負著一個族類的銅血在掙扎“是誰站在火云的梯子上,沒了膝蓋/從大陸架到平原丘陵地帶/再到她兩個厚重而結(jié)實的山坡間 一次又一次的失足/踏空……”我感覺到了沉重。在我看來,詩是自由之子,任何高妙的論述都是一種捆綁。從字面上理解,“彝族漢詩”本身就是一種糾結(jié)。從層層理論包圍中讀出你的天份和才華,何不趁著年華放開了創(chuàng)作,把文論暫且留給經(jīng)驗?當然,當代詩壇,大詩人都在網(wǎng)絡(luò)強大的理論攻勢和流派體系。但自由并不需要。我們站在遠處看:詩,永遠都是那么純粹、孤獨、桀驁不馴、遺世獨立…… ————2020年10月6日凌晨 彥一狐:著名詩人,大型民刊《濕地》主編 能夠看出你是有才華的。詩中沒有晦澀的意象,語言清澈如水,對大涼山的風土人情,彝人的生存,家園,精神, 愛情寫的有聲有色。是根性創(chuàng)作的最好詮釋。 ————張紅偉(著名詩人,詩半島總編) 人類的文學之路歷來如此前赴后繼:向這位舉起年輕人的文學之旗、逆流而上辦刊并免費寄贈的小老鄉(xiāng)表示欽佩。在這個時代,堅持文學愛好是不幸的,又是大幸的;堅持文學愛好不容易,但是我相信天下沒有沒有收獲的付出,也沒有不付出而獲得,阿牛靜木,愿你堅持,終有一天,你會獲得它的回報和饋贈的。 ————沙輝(彝族著名詩人) 靜木好。我瀏覽了你發(fā)給我的資料。關(guān)于“根性寫作”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你的勇氣令我敬佩。我才疏學淺,除了讀詩,閱讀關(guān)于理論性的文章就感頭疼。既然選擇了一條這樣道路,你就大膽的走下去吧!我總覺得,詩應(yīng)該是樹木,理論是沃土,你的書即將出版,表示我的祝賀。你看是否可以把詩放在前面,而關(guān)于“根性寫作”的理論放在后面,避免頭重腳輕。每一個詩人的寫作都是獨立的,你的“根性寫作”到底能走多遠,誰也說不準。彝族是一個神秘的民族,大涼山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物質(zhì)生活條件越是貧苦的地區(qū),詩的生命力就越是倔強而頑強。發(fā)星在他提倡的地域?qū)懽鞯牡缆飞弦呀?jīng)走過了許多年頭,有這樣的詩人和在你一起,我相信你的睿智和才情一定會從“根性寫作”出發(fā),找到屬于自己詩歌的一片廣闊天地。 ————劉萬輝:曾獲國際杜甫詩歌等獎,現(xiàn)居成都 阿牛靜木小論 近年,彝族90后詩人阿牛靜木的詩歌寫作以井噴式的爆發(fā)力給我們帶來不斷的驚喜,充分顯示彝族90一代詩人極大的創(chuàng)作活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阿牛靜木在詩、詩原創(chuàng)文論、詩評論、創(chuàng)辦民刊四個方面皆眾開鮮花,各顯其彩其美,一個年輕詩人的寫作良性格局正在漸漸形成,而投身民刊事業(yè),將瀝磨另一種自由詩歌之鐵,這鐵對詩原體的寫作具有互相支撐與眼界不斷打開與提升的另一種可能: 1、阿牛靜木以長詩《還魂場》《鬼語密林》《鬼國神域》(黑經(jīng)詞)《群靈召喚》等確立了自已的能量與朝向,將彝族現(xiàn)代漢詩長詩寫作另開新境,這是以前阿索拉毅、麥吉作體、英布草心、吉木里呷等“彝族神魔長詩寫作”的延續(xù)與再造,它們不僅帶出彝民族原色文化的神性悠沉與遠秘,更是顯示其身上如群山般延綿的寫作精神的純度,這是其最值得期待的寫作之一。2、阿牛靜木繼彝族現(xiàn)代詩先行者阿庫烏霧詩歌理論“混血寫作”“第二母語寫作”,發(fā)星的“地域詩歌寫作”理論之后,提出“根性寫作”,可以說這是將詩歌寫作理論從高蹈的天空拉到大地之原上,回到泥土與原族本源的寫作理論,就目前已完成的部份章節(jié),已具備了一個詩學理論粗質(zhì)的大體建構(gòu),對于一個彝族90后詩人來說,也是很了不起的,前方的路還很長,希望阿牛靜木兄弟靜心純雪,一直朝這個方向走下去,將是花開更彩,滿山盡芬,希望年輕的寫作者們在“根性寫作”理論中讀出你需要的東西,那就使彝族現(xiàn)代漢詩更精彩了。3、阿牛靜木以詩評《當代彝族90后代表性詩人個案點評》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顯示自已獨特的評論視角與學識,這種詩性自如的評論本身就是充滿詩性的自由與游離,這是兩種自由思想與靈魂的碰撞,那只能產(chǎn)生更自由的評論言說方式,這些被他評論的詩人有福了,你們是幸運的。2019年10月,阿牛靜木創(chuàng)辦民刊《夜行者》,創(chuàng)刊號為“當代彝族90后代表詩人50家詩選”專輯,2020年1月,《夜行者》第2期推出“根性寫作專輯”,2020年5月,《夜行者》第3期推出“彝人原創(chuàng)詩論選”專輯,在短短8個月的時間中,《夜行者》連推三期,其策劃內(nèi)容的嶄新與專題方向的厚重等值得肯定,顯示了年輕一代詩人辦刊編輯與寫作的雄心與朝氣,前方路遠,彝詩潮流需不斷涌動與創(chuàng)造聚集板蕩活血生鮮;青年詩,則一個民族詩;民族詩盛,則這個民族精神高貴與雪潔芬芳永立于世界光陰中。 2020.10.9晨7-7.30,大涼山普格縣雙乳山下。 發(fā)星:大涼山人,60后,民刊《獨立》《彝風》主編,“地域詩歌寫作”提出者與踐行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