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出好孩子》摘錄一 讀 書 筆 記 《教出好孩子——家庭教育必讀》 第一章 家長修煉,做個完美父母 一流的父母做榜樣,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所以家長的修煉就是和孩子一道成長,在學習中優(yōu)化自己,成就孩子。 第一節(jié) 更新觀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世界上沒有絕對相同的兩片樹葉,孩子不是經(jīng)由我們生命的簡單復制,只是經(jīng)由我們的愛來到這個世界,然后完成自己獨特的使命和夢想。我們記住,孩子的世界自有風景。 一、學會尊重孩子,給與充分的平等 朱永新說:“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出發(fā)點是尊重兒童的童年。有了一種對孩子當下生活的尊重,對孩子本身作為人的尊重,我們很多教育方式自然就會變化”。 家庭教育是要以人格的獨立和平等為前提的。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他有自己的獨立人格,有著自己的自尊。因此,在對子女的教育中,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給與充分的平等。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和特殊營養(yǎng)方案,這會使孩子避免產(chǎn)生“低人一等”的感覺。 案例:武漢漢江朱凌一位家長的反思。家長總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和約束孩子,不讓孩子去體驗,認為從小不加約束,長大會后患無窮。但事實上,我們不應該壓抑孩子的天性,應該讓讓他們?nèi)L試,去體驗,然后再去引導。例如:你有吃巧克力的權(quán)利,但是按時吃飯才能更好滋養(yǎng)你的身體。 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多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的確值得每個家長深思踐行。 怎樣尊重,給與他們充分的平等呢? 第一、不應當當著別人的面批評、斥責孩子。而是應該私下里交流。 第二、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家長要重視孩子的自主選擇權(quán),即使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也不能例外。 第三、尊重孩子的秘密。 第四、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更要讓孩子充分地表達他們的想法,因為這是鍛煉孩子思維和表達的好機會,也是了解孩子內(nèi)心世界的好機會。所以應該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第五、尊重孩子的理想。不要拿自己的理想去代替孩子自己的理想,與孩子的想法有偏差應該坐下來好好溝通。特別是在孩子建立理想初期,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和警示,否則很容易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 二、愛,不帶條件,但要有原則 每個做父母的都愛自己的子女,但是這個愛需要把握一個“度”,就是在“愛”與“要求”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既要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又要讓我們的愛發(fā)揮應有的價值,讓孩子真正受益。 那么,首先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愛呢? 首先要努力營造充滿愛意的家庭;其次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通常在“關鍵時刻”判斷父母的愛,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或表現(xiàn)不佳時,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發(fā)脾氣是一大禁忌,否則會給孩子心理留下陰影。第三是不能溺愛孩子。寵愛是應該的,是有條件、有限度、有前提的愛,是一種寬容;溺愛是無條件、無限度、不講條件的愛,是不應該的,會給孩子帶來傷害的。 三、與孩子建立感情交流“聯(lián)接” 父母親與孩子建立情感交流“聯(lián)接”的過程,就是原生家庭給孩子注入精神力量的過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當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后,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愛與歸屬感,它們是孩子精神的營養(yǎng)餐,若是得不到,會令人感到空虛無助。 家長應該和孩子之間保持暢通的交流和溝通。然而我們很多家長漠視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總認為它們是幼稚的。 例:孩子放學一進家門,看到媽媽正在廚房做飯,興高采烈地對媽媽說:“媽媽,告訴你一件事情······”媽媽沒等孩子說完就問:“作業(yè)完成了嗎?”顯然孩子剛進門還沒來得及寫作業(yè),這時媽媽就會說:“先去寫作業(yè),有什么事等做完作業(yè)再說!”這樣,孩子只能灰溜溜地去寫作業(yè),再也沒有心情和家長交流了。 當一個人的委屈或某種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心中的怨氣和不滿會越積越多,一旦爆發(fā),后果不堪設想。 與孩子溝通,傾聽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首先,我們要養(yǎng)成傾聽孩子說話的好習慣。不要輕易打斷,更不要長篇大論地去說教。 其次,父母要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傾聽孩子表述原因。父母要主動接觸孩子,引導其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緒與感受,傾聽并分析原因,幫助其克服不良情緒,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良好情緒。 第三,不要忽視無聲的傾聽——目光接觸。父母要通過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輕微的手勢,來傳遞自己對孩子的理解、肯定和支持。這些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耐心傾聽之后,要表示理解,對待孩子的不足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并向孩子說明理由,用贊美、鼓勵的方式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堅持不懈、克服困難。 最后,要養(yǎng)成某種習慣、達成某種默契,每天給孩子留出一定的時間,做一個安靜的傾聽者,聽他們傾訴內(nèi)心的陰晴圓缺,感受孩子情緒的起伏漲落。 四、給孩子自由發(fā)展的成長空間 每個孩子都有隱形的翅膀和獨特的稟賦,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和心理需求才是最高層次的愛。在家庭教育中千萬要騰出一些空間給自己轉(zhuǎn)身,留出一些時間讓孩子思索,不急不緩,不緊不慢,這樣反而會收到意想不到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倒是不為卻有為”的神奇效果。新東方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徐小平說:“讓孩子自由自在,開心成長,這樣的孩子一定有出息。我對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過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而不是成功這兩個字?!?/span> 那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nèi)绾巫霾拍茏龅郊裙芏植幌拗破渥杂赡兀?/span> 第一、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發(fā)展。父母關注孩子的成長沒有錯,但是不能過度干涉。父母培養(yǎng)孩子,一定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第二、給孩子安排時間的自由。 第三、給孩子玩的自由。首先要認同孩子有玩的自由,其次是孩子愛玩的東西與其愛好有關,可以借此來了解孩子。同時告訴孩子哪些可以玩,哪些不可以玩。 第二節(jié) 方法得當,不做“虎媽”“狼爸”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家庭教育中不理智的愛有兩種:一種是“母雞式”的愛,另一種是“暴君式”的。前一種也就是溺愛,結(jié)果是讓孩子自私自利,目中無人;第二種也就是“虎媽”“狼爸”式的愛,可能會有短期的功利性效應,但卻嚴重摧殘了孩子的精神世界,讓孩子性情或殘暴至極,或冷漠如霜。“皮帶不僅會使脊背失去知覺,而且會使心理和情感麻木不仁,這樣的孩子到了學校里會對好言好語也置若罔聞。” 一、打罵孩子不是明智的教育方法。用這種方法不但不能把孩子教育好,反而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形成自卑,膽小,孤僻,撒謊等不正常的性格。 當孩子犯錯或出現(xiàn)問題時,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來避免“打罵教育法”。第一,先把事情弄清楚;第二,像對待成人一樣對待孩子;第三,別在憤怒的時候教育孩子;第四,適度調(diào)整對孩子的期望。 二、必須給孩子“做個樣子” 沒有父母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模仿的主要對象。因此,要禁止兒女做什么,自己要先不做什么;要想讓兒女做什么,自己總要先做什么。 三、適時、適度的賞識激勵會使孩子更優(yōu)秀。 一粒種子需要春風的吹拂,才有破土的動力; 一朵花蕾需要陽光的愛撫,才有綻放的熱情。 “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珍愛孩子每一次成長的機會,欣賞他們的成長,欣賞他們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責他們吧”。每一個孩子的潛能遠遠大于現(xiàn)實的一切。適時的賞識能使孩子信心迸發(fā),豪情無限;適度的激勵能使孩子興趣陡增,力量倍添。 我們說賞識孩子是相對于一味地否定、指責孩子而言的,但是也不否定對孩子不良行為的批評指正。那么怎樣才能很好地運用賞識教育呢?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賞識孩子應該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而不是為了賞識而賞識。而要真正觸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必須要有正確的觀念,那就是要看到自己孩子的長處、潛能,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而不要總是橫向比較,要全面看待孩子,而不能只看到某幾個方面。例:杜魯門的母親就能正確看待當總統(tǒng)的兒子和當農(nóng)民的兒子,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各自的優(yōu)點和長處,從而使每個兒子都能充滿自信且快樂地生活。第二,要賞識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聰明。家長要想激勵孩子在學習上取得更好的成績,最好的辦法不是贊揚他們的聰明,而是鼓勵他們刻苦學習。作為家長,應該賞識孩子的勤奮努力,對他們的努力給予最熱情的支持和鼓勵。不要因為自己孩子的不聰明而氣餒,而應該為孩子的不努力而擔憂。第三,要及時贊揚孩子的成就。在孩子取得成績后及時給予贊揚效果最好。此外,在賞識教育中還要注意:家長要尊重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尊重孩子,承認孩子的主體地位;善于發(fā)現(xiàn)和重視孩子的優(yōu)點,從而使賞識和表揚有的放矢;表揚要注意分寸,表面虛假表揚、籠統(tǒng)表揚和事事表揚;杜絕盲目地給孩子的問題“定性”,給孩子“貼標簽”,理解寬容孩子的失誤行為;同時家長也不能因為要賞識而放棄了批評處罰,但是批評不可過多,一定要個別進行,而且要讓孩子自己多反思。 四、做孩子快樂的玩伴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他對于孩子來說,就和吃飯、睡覺一樣必不可少。這種天性是促進孩子成長的最佳方式,也是孩子首要的學習方式,孩子在玩耍中增長智慧,在玩耍中鍛煉了思維。假如能讓孩子盡情玩耍,孩子將來成功的勝算很大。那么,究竟怎樣才能讓孩子玩好呢? 家長要改變玩耍不及學習重要的觀念,要重視兒童玩耍的作用; 鼓勵孩子玩耍,激發(fā)孩子玩耍的興趣; 給孩子一個安全清潔的玩耍環(huán)境或場所; 保證孩子每天的玩耍時間和適當?shù)幕顒恿浚?/span> 保持孩子“社交玩?!焙蛦为毻嫠5钠胶?; 歡迎孩子的伙伴和孩子一起玩耍,鼓勵孩子去尋找玩伴; 幫助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調(diào)節(jié)玩的內(nèi)容,引導孩子健康地玩,有益地玩; 準備一些適宜的玩具; 教會孩子掌握一些簡單的玩具制作技能及一些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最重要的一點,請家長多陪孩子一起游戲,一起爬山等等,一起跑,一起鬧,一起大笑,一起惡作劇···這是的親子之間,有情感的雙向互動,將來就有能力跟很多人一起愉快地“合作”。 第三節(jié) 把握規(guī)律,跨過家庭教育的門檻 一、幫助孩子邁好入學的第一步 1、除了提供必要的物質(zhì)條件外,要經(jīng)常觀察孩子的情緒狀態(tài)和學習表現(xiàn),經(jīng)常與孩子親切交談,了解孩子入學后的想法、困難和要求,并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2、要主動與老師取得聯(lián)系,協(xié)調(diào)學校與家庭的教育措施; 3、當孩子遇到實際困難時,不是簡單地批評指責而要耐心分析,幫助其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4、不能太看重提前教育的短期效應,而是更注重維護其學習的興趣和意愿。 二、求知欲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每位孩子的內(nèi)心都沉睡著巨人,喚醒巨人的能量就在于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學習的意義是為了開發(fā)孩子的潛能,而不是獲得高分。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nèi)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和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yǎng)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xiàn)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助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span> 1、家長不要過多地用分數(shù)去逼迫孩子學習; 2、要鼓勵孩子隨時隨地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共同進行分析商討; 3、始終鼓勵孩子自己去嘗試解決問題; 4、對孩子失敗中的積極因素要充分加以肯定并探討改進方案; 5、應鼓勵孩子不斷拓展知識面,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三、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 1、家長要營造勤學上進的學習氛圍。家長要以身作則,在工作之余率先學習,成為孩子的榜樣; 2、準備一個專門學習的場所; 3、安靜而不受干擾的學習環(huán)境。 四、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要趁早 1、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良好學習習慣時,要做到循序漸進,每次提出一、兩項要求; 2、孩子做到后應及時表揚、鼓勵,使孩子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體驗; 3、培養(yǎng)孩子習慣要持之以恒,反復抓,抓反復; 4、家長應該身體力行,讓孩子沐浴在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中。 五、少陪讀,提倡自主學習 1、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家長要逐漸引導孩子把學習當做自己的時期去做。逐漸到“半陪讀”再到“不陪讀”; 2、在輔導孩子作業(yè)時,要教孩子如何學習,培養(yǎng)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而不是關注孩子作業(yè)的完成質(zhì)量; 3、指導孩子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困惑時,或者與自己的思路沖突較大時,家長應及時和老師溝通。根據(jù)溝通的結(jié)果,家長可以調(diào)整自己的方法,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 4、應仔細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分析孩子產(chǎn)生困難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學習的引導與適當?shù)膸椭?/span> 第四節(jié) 理性從容,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shù)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比比比,家長的怪癖。陶行知認為,現(xiàn)在的考試是變相的科舉。一次次的考試,最終趕跑了學生的健康、學生的創(chuàng)造和學生有意義的人生,乃至整個民族的生存力。他認為考試是檢查學生成效的一種手段,應該在“活潑、平靜、沒拘束、不緊張”的狀態(tài)下進行,不能為了考試而忘了教育本質(zhì)。 然而學校為了應對考核、面對家長社會的要求不得不要追求升學率,家長為了孩子上名校也需要好分數(shù),公眾也認為在目前形勢下,考試是相對公平的教育競爭?;诖耍荚囘€是少不了,逃不掉。在孩子的考試分數(shù)面前,能否理智從容,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潛能開發(fā),不能不慎之又慎。 一、分數(shù)是一面鏡子,如何“照”得講究技巧 分數(shù)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呈現(xiàn)的結(jié)果,家長更多的是要通過考試的成績?nèi)ヌ綄ず⒆映砷L的節(jié)奏和印跡,把分數(shù)當成一面鏡子,去映照背后的原因,幫助孩子尋找學習品質(zhì)方面的缺失之處,然后加以完善,化精彩為動力之源。 案例:小雅小學時期常常拿第一,但是到了初中連前十都沒進。此時她的父母不但沒有責怪她,而是安慰她除了學習的第一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是學會戰(zhàn)勝挫折,這個第一更加重要。 二、分數(shù)是一座橋梁,如何“通”得考慮溫度 同樣是面對分數(shù),成功的父母會借著這座橋梁直抵孩子的心靈深處,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情感訴求,通過及時援助而得到孩子更多的情感感恩和行動回饋。用心去尋找分數(shù)當中包含的積極因素,去點燃孩子的激情,激發(fā)前進的動力。 三、分數(shù)是一個砝碼,如何“放”得注意分寸 分數(shù)是一個砝碼,合理地安放才能讓其對孩子的成長其促進作用而非傷害影響。既不能過分注重成績,把他作為衡量孩子成長進步的唯一標準,這樣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同時也不能對孩子放任自留,等到孩子學習習慣和學習意志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再去解決很可能就會為時已晚了。而孩子又會因為成績拖了團隊的后腿而得不到團隊的賞識,從而使孩子失去了在班集體中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