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炎指的是機體受到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入侵所導致的肺部感染現(xiàn)象,患者常伴有咳嗽、發(fā)熱等癥狀,而大家對于間質性肺炎的概念則比較陌生。雖然二者均屬于肺炎,且都會對患者的肺部造成傷害,但是他們無論是臨床癥狀、發(fā)病原因,還是疾病性質、治療方式等均有顯著的差異性。 間質性肺炎 間質性肺炎指的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肺間質炎性和纖維化病變,主要會對肺間質和肺泡腔造成侵犯,包括肺泡上皮細胞、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基底膜以及血管、淋巴周圍的組織,最終導致肺間質纖維化,使肺泡、毛細血管的功能喪失。 肺炎 肺炎指的是肺泡、遠端氣道及肺間質的感染性炎癥,多由病毒、細菌和其他病原體等因素感染導致,最為常見的就是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患者會出現(xiàn)發(fā)燒、咳嗽、呼吸困難等典型癥狀。引起肺炎的原因較多,但主要還是由于受到外界感染導致,感染因素包括細菌、病毒、真菌、非典型性病原體、理化因素等,而疾病也由于感染因素不同而進行分類,例如病毒性肺炎、肺真菌病等。對于常見的病毒性肺炎,其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細菌性肺炎,其細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其疾病誘發(fā)的主要原因有空氣混濁、吸煙、免疫功能受損等。 兩者的區(qū)別 首先是在疾病性質上,肺炎是由外界病菌等感染導致的肺部炎癥現(xiàn)象,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多發(fā)生于身體素質較差、免疫力較低人群;間質性肺炎是一種彌漫性間質纖維化性肺炎,大多發(fā)生在40歲以上人群。 (摘自大眾健康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