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好問題學生,不僅是教師的基本工作任務之一,也是教師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因此,作為教師,不僅要以滿腔的熱情、高度的責任感、全部的愛心投身到教育、轉(zhuǎn)化問題學生的工作中去,還要積極研究他們的心理特點,探索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有效地矯正學生的不良道德行為,使所有學生都能健康成長。 一、問題學生的心理特點 1.自尊心與自卑感的矛盾心理。 2.渴望理解與疑懼抵觸的矛盾心理。 二、問題學生的教育方法 1、正面誘導法 正面誘導重在誘和導,誘就是啟發(fā),導就是引導。事實要擺得準確、充分、有力,道理要講得懇切、透徹、明白,以引起學生強烈的內(nèi)心沖突,從而引起內(nèi)疚,受到震動,激起改正錯誤的欲望。有經(jīng)驗的老師善于運用生動形象的事例,巧妙地引出深刻的道理,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啟發(fā)教育,明辨是非好壞,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觀念。 2、信任考驗法 馬卡連柯說過:“得不到別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強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重用他,賦予他更多的責任,往往正是調(diào)動他積極性的最好手段”。信任考驗法就是大膽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考驗,從而嬌正不良的道德行為。 |
|
|
來自: 劉美辰uu > 《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