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到大我們都知道《唐詩三百首》這本書,但是有沒有人知道這本書的開篇第一首詩是什么?這開篇之作就是張九齡的《感遇*其一》。 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首詩。 張九齡 《感遇·其一》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這首詩是張九齡被貶荊州時所寫的一首詩。當時,唐玄宗沉溺于酒色之中,而且奸臣當道,這朝政昏暗日趨黑暗。 張九齡看到此情此景,于是借皇帝生日,進獻《千秋金鏡錄》,而這本書主要總結歷朝歷代興衰的歷史教訓,張九齡正是想借這本書來勸誡皇帝。 張九齡 但是,這個舉動非但沒有勸誡到皇帝,還引起皇帝對張九齡的不滿,加上李林甫不斷在皇帝旁邊說張九齡的壞話,這張九齡就被貶為荊州長史。被貶之后,張九齡寫下《感遇十二首》,其中《感遇其一》和《感遇其二》被選入《唐詩三百首》。 在這首《感遇其一》里面,作者托物言志,用蘭葉和桂花比喻自己,表達自己與世無爭,品格高潔。我們知道嗷,中國有四君子——“梅蘭竹菊”。 張九齡 君子的形象一般都是高雅、高潔。蘭草呢,生于幽谷之中,與世無爭,孤芳自賞。桂花呢,十里飄香。這香氣飄然,都是草木本身自有的特性。 品格,也是詩人自己身上所具備的。就像最后一句所說“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蹦沁@句話意思大致就是說“草木的芬芳源自于本身,何須別人來欣賞摘取?!?/p> 張九齡 剛剛不是說到這首詩是張九齡被貶之后所作的詩嗎?這個時候的張九齡心里肯定是一肚子的憋屈,覺得皇帝昏庸,奸臣當道,自己被如此埋沒。 但是這就說明張九齡是與眾不同的,他潔身自好,品格高潔。所以啊,整首詩張九齡都在表達,自己志向高潔、潔身自好,不需要別人來知道自己的品格,就像之前我們所說的“蘭君子”一樣。 劇照 其實啊,這詩就像我們現在所寫的日記,是詩人記錄自己、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我想,當時張九齡在寫這些的時候,他一定是非常憤慨與傷心的,雖然嘴上說著:自爾為佳節(jié),草木有本心。實際上是自己在安慰自己:不要傷心,不要傷心,都是那些人不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