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漫行之: 嘉峪關(guān) 張掖 西寧 甘肅的地形像極了一顆啞鈴,由西北朝東南橫亙在廣袤的西北大地上。而河西走廊就是那連接兩端的橫桿,一路串聯(lián)了絲綢之路上的敦煌、玉門關(guān)、嘉峪關(guān)、張掖、酒泉、武威等,如顆顆明珠自古至今熠熠發(fā)光,閃耀輝煌。 從敦煌馳向嘉峪關(guān),依舊是無盡的戈壁荒漠,寬闊平直的道路,車輛稀少。你盡可以趴在方向盤上,設(shè)好定速巡航,心中吟誦著“大漠孤煙”“長河日圓”“羌笛楊柳”“征人濕衣”“春風(fēng)不度”“西出陽關(guān)”,任車輪疾馳向遠方。 玉門是新中國最早的石油工業(yè)基地,鐵人精神從這里輻射到祖國的四面八方。鉆塔油機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巍峨聳立的發(fā)電風(fēng)機叢林,蔓延在茫茫戈壁,迎風(fēng)舞動,生發(fā)出源源不斷的巨大能源。 嘉峪關(guān)是一座潔凈的小城,廣場上馬踏飛燕的雕塑是城市的象征。嘉峪關(guān)是長城最西端的起點,外城、內(nèi)城、甕城、城壕現(xiàn)今保存完好,雄關(guān)威屹。 嘉峪關(guān)南北扼黑山與祁連山荒漠最窄處修建,歷時160多年,與萬里之東方坐落在渤海之濱的山海關(guān)遙相呼應(yīng),共同構(gòu)成了中國古代軍事防御系統(tǒng)工程。長城工程浩大,建筑技術(shù)工藝高超,不愧為世界奇跡,但也耗費了歷朝歷代無可估量的財力,導(dǎo)致國勢衰微。有修建長城的錢,擴軍整備,如漢武帝派衛(wèi)青、霍去病率大軍深入大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之,何愁噠虜不平! 長城的修建實質(zhì)反映的是中國政治上的封閉保守,軍事上的被動防御,導(dǎo)致歷史上多次被異族侵犯亡國換代,引用一句名言,就是“中國人沒有侵略的基因”。 從嘉峪關(guān)到張掖,沿途戈壁沙漠地貌逐漸消退,農(nóng)田耕地漸漸增多,公路兩邊高聳入云般的白楊樹下面,一片片泛著金光的玉米在秋風(fēng)中搖曳。已到仲秋時節(jié),天清云淡,秋涼似水,游客銳減,眾多餐館旅店的生意也漸趨蕭條。 張掖祁連山丹霞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巖和泥巖組成,以交錯層疊色彩斑斕的條理、刀削斧劈的絕壁、如夢如幻又栩栩如生的形態(tài),令人嘖嘖稱奇,嘆為觀止,無不感慨大自然的天造地設(shè)、鬼斧神工。張掖丹霞集廣東丹霞山的雄、險、奇、幽、美于一身,攬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斕為一體,展現(xiàn)著“色如渥丹,艷若彩霞”的絕美奇妙的丹霞地貌。 2005年11月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選美中國》欄目評為中國最美七大丹霞之一,2011年張掖丹霞又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 晨起,陽光明媚。辭別炫麗的張掖七彩丹霞,一路向南,走西張公路,翻越祁連山,抵達西寧。 祁連山橫亙甘青,西北東南走勢,巍峨縱橫近千公里,南北綿延數(shù)百公里,山峰海拔多在四五千米以上。高聳的山坡上終年積雪,藍天白云下,銀輝閃爍,光映藍天。融化的雪水淙淙不竭地流淌,潤澤灌溉著山腳下廣闊的草場,牛羊漫山如云,牧歌悠揚。山間公路盤旋蜿蜒,多彎但坡度不像川藏公路那么陡峭險峻。上到海拔高處,雨雪交加,車輛稀少,時有蒼鷹在山巔翱翔,凄厲的叫聲刺破深幽峽谷中的靜寂。 青海湖畔牧草繁茂,真正呈現(xiàn)了“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蒼茫高原畫面。沿湖路旁,油菜花開得正好,金光璀璨,湖水碧藍,魚翔淺底,鷗鳥翻飛。 已是清秋時節(jié),客棧冷清,100元可入住湖景房。 第二天冒雨向茶卡鹽湖進發(fā),湖面云霧蒸騰,茫茫遙無邊際。雨霧中油菜花愈發(fā)嬌艷,牧民的帳房,冒著雨悠閑吃草的成群的牛羊,疾速從車窗閃過。 翻越日月山時,大霧彌漫,能見度約十五米,車輛均小心翼翼慢慢行進。下山后漸漸撥云見日,呈現(xiàn)出遙無邊際、貧瘠荒蕪的戈壁地貌,遙望遠山腳下,一條銀光閃耀的天際線映入眼簾。 茶卡鹽湖以它巨大、晶瑩、平滑如鏡的湖面,反映陽光的照射,與日同輝,被稱為天空之鏡。但陰雨綿綿,未能觀賞甚感缺憾。 西寧是漢滿藏蒙回多民族聚集的高原城市,尤以穆斯林風(fēng)情為濃郁,街上遍布清真餐館。西北一路行,飲食方面多是牛羊肉、火鍋、燒烤、面食。
一家餐廳清雅整潔,雜糧面點頗具特色,青海特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藜麥,熬制的藜麥粥香糯爽滑,甘飴可口,令腸胃極其舒適,其美味讓人難以忘懷。 寫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 作者:莊名
◆莊名:西北漫行之:鳴沙山 月牙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