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顥(704?-754年),河南開封人。以才名著稱,好飲酒和賭博,與女性的艷情故事常為時論所薄。早年為詩,情志浮艷。后來游覽山川,經(jīng)歷邊塞,精神視野大開,風(fēng)格一變而為雄渾自然?!饵S鶴樓》一詩,據(jù)說李白為之?dāng)R筆,曾有'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 嚴羽《滄浪詩話》說:唐人七言律詩,當(dāng)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當(dāng)然這是有爭議的。其實就格律等來說,杜甫的《登高》似乎更能占領(lǐng)七律第一的高地。 崔顥早期作詩'多寫閨情,流于浮艷',再曰'娶妻非美不娶,娶而棄之,樂此不疲。也就是說,崔顥喜新厭舊,然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誰又能像諸葛亮專門那樣喜歡黃發(fā)黑膚的丑女呢? 崔顥的長干行寫得十分清新明快。 《長干行》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xiāng)。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cè)。 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北海太守李邕是一個唐朝道德模范,他道德文章、名重一時。他就是遭李白譏諷的那位。李白在《上李邕》譏諷他: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李北海聽說崔顥的詩名,想邀請他一起切磋。哪知道崔顥不知深淺,獻上一首艷詩: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畫堂。 自矜年最少,復(fù)倚婿為郎。 舞愛前谿綠,歌憐子夜長。 閑來斗百草,度日不成妝。 李邕一看大怒,什么玩意,我是道德模范,哪里會看兒女情長的破詩,罵道:小兒無禮。不予接而去。崔顥吃了個閉門羹。 公元723年崔顥中進士。然而,他缺乏大官的支持和推薦,只混個太仆寺丞、司勛員外郎。因此他得中進士以后,依然遠離京城長安而浪跡江湖。 20年中他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自淮楚而至武昌、而河?xùn)|,最后還到了東北。 崔顥游武昌,登黃鶴樓,感慨賦詩?!?strong>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后來李白登上黃鶴樓,見崔顥之《黃鶴樓》,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李白也仿照《黃鶴樓》寫下《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崔顥20年在外流浪,或跟隨外官作幕僚,最后終于回到長安,做了京官。據(jù)說崔顥20年漫游中品行未改,依然風(fēng)流成性,狎侮女人,薄情寡義。然其詩風(fēng)大為轉(zhuǎn)變,變得雄渾奔放。其邊塞詩,歌頌戍邊將士的勇猛,抒發(fā)他們報國赴難的豪情壯志,熱情洋溢,風(fēng)骨凜然,讓人刮目相看。 《贈梁州張都督》 聞君為漢將,虜騎罷南侵。 出塞清沙漠,還家拜羽林。 風(fēng)霜臣節(jié)苦,歲月主恩深。 為語西河使,知余報國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