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
在玉雕中,我們時常會看到各種魚兒的身影,但可不能小看了魚兒,它們有朝一日也是有可能變成駕雨興風的龍的。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玉雕中一種特殊的題材——魚化龍。 一躍龍門便成仙
魚化龍就是我們常說的“鯉魚躍龍門”,它來自民間傳說。 據(jù)《辛氏三秦記》載: “河津一名龍門,禹鑿山開門,闊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車馬。每當暮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過者便化為龍?!?/p> 說得就是黃河中的鯉魚,在暮春時逆流而上,如果能越過龍門,就能變成真正的龍。 但成龍談何容易,不止是逆流,還要要經(jīng)過那驚濤巨浪,看似輕松的縱身一躍,也是數(shù)年的積累。 所以后來大家多用魚化龍來形容幸運和高升,如: 《封氏聞見記》中有“故當代以進士登科為登龍門”; 《琵琶記·南浦囑別》中也說“但愿得魚化龍,青云直上”。 玉中魚龍并驅(qū)
在玉雕中常見的魚化龍,多是雕刻轉(zhuǎn)變形態(tài)時,那一瞬間的美。 普通的鯉魚歷盡困難,奮力越過龍門,此時,魚的頭已變成了龍頭,但還有一半身體在門外,正是魚身!只要全過,便是成仙真龍,真是驚險萬分。
用溫潤細膩的和田玉為底,雕刻上流暢的線條,勾勒出龍頭魚身的形象。魚尾靈活擺動,龍頭炯炯有神,充滿動感與活力。 玉雕魚化龍,既有魚的靈動鮮活,也有龍的威武凜然,所以才會這么受人喜愛。 其實玉雕的魚化龍還有另一大特色,那就是寓意豐富。 闔家歡樂
一、飛黃騰達,平步青云 李白在《與韓荊州書》中形容魚化龍:“一登龍門,便聲價百倍。” 玉雕師將身價甚高的和田玉,雕上正在完成蛻變提升身價的魚化龍,寓意著佩戴者能越過龍門,事業(yè)成功。 “龍門”在古代本來就是形容科舉中試,若是學生佩戴,那正好象征了可以“躍龍門”后金榜題名。
二、連年有余,如魚得水 魚化龍的玉雕,講究靈動和諧,因為此時它既是魚又是龍。 所以魚兒所代表的年年有余、生活富足,也是魚化龍的美好祈愿。 三、心想事成,大展宏圖 魚化龍后前途無量,是心想事成、幸福美滿的代表。 龍不會被困于淺灘,只要有合適的“風雨”便一定能盤旋九天,大展宏圖。
冬雪融融,春雷朗朗,值此春節(jié)期間,愿您如魚化龍一般:新的一年,定能化龍昂首,平步青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