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疾病是現代社會的頭號殺手。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齡、性別、體重、壓力、缺乏鍛煉、飲食和膽固醇水平等等。其中,最讓大家關注的是膽固醇水平。血液膽固醇水平的管理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工作的一個重點。 什么是膽固醇? 膽固醇是臨床血液生化檢查的一個重要指標。人們通常認為膽固醇在人體內只發(fā)揮著有限的作用,是一個“壞東西”。其實并不是,膽固醇在身體中發(fā)揮著許多重要功能。 在我們身體的每個細胞中,膽固醇是細胞質膜的重要組成部分。細胞質膜包圍著每個細胞,參與細胞之間營養(yǎng)物質、廢物和信息的運輸。膽固醇控制著細胞質膜的物理性質,這影響著膜蛋白的功能,包括受體和轉運體。細胞膜中失去膽固醇會破壞細胞的許多功能。 膽固醇在體內還有另一個重要作用:它被用來制造膽汁酸,膽汁酸是腸道中脂肪消化所必需的,肝臟利用膽固醇制造膽汁酸;膽固醇也被用來制造類固醇激素,比如雌激素、睪酮,皮質類固醇和鈣化醇等。 因此,膽固醇對身體的日常健康和生理功能至關重要,膽固醇水平太低也是不健康的,而血清膽固醇水平的升高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低脂飲食不能有效地降低我們的膽固醇水平。我們的肝臟喜歡制造膽固醇,這也許是因為它在細胞膜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即使不吃膽固醇,我們的身體也會產生足夠的膽固醇。另外,我們的身體吸收脂肪的能力也很強,我們的腸子就像一塊吸收脂肪的海綿。膽固醇水平在我們體內如此容易上升的原因是膽固醇沒有被用作能量來源,因此不會像我們所攝入的其它脂肪那樣頻繁被分解。 肝臟是膽固醇生物合成的主要部位。膽固醇一旦形成,就會從肝臟轉移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膽固醇由脂蛋白攜帶到全身,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 VLDL是肝臟產生的主要脂蛋白。VLDL將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另一種脂肪)從肝臟運送到身體的其它部位。VLDL可以發(fā)生改變,轉變成LDL。LDL含有高濃度的膽固醇,這就是為什么LDL通常被稱為“壞膽固醇”的原因。 HDL收集身體動脈周圍的膽固醇,并將其帶回肝臟用于制造膽汁,這就是為什么HDL通常被稱為“好膽固醇”的原因。 血液中膽固醇水平過高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血管硬化,可導致心臟病發(fā)作或中風。LDL膽固醇的高水平尤其值得關注。動脈粥樣硬化是現代社會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它比所有癌癥和白血病加起來還要常見。據報道,即使血清膽固醇水平下降1%,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以降低高達3%。 什么因素會增加我們的血液膽固醇? 飲食、缺乏運動和遺傳因素都是導致高膽固醇的原因。食用高膽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或吃太多的碳水化合物會增加身體的膽固醇濃度;久坐的生活方式也與高膽固醇有關;膽固醇代謝也受到基因的控制,比如,LDL受體的缺陷會增加血液膽固醇水平。此外,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表明,腸道菌群也參與調節(jié)宿主的膽固醇穩(wěn)態(tài),因此任何破壞腸道菌群平衡的因素也可能影響我們的膽固醇水平。 膽固醇是如何導致疾病的? 這都與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發(fā)生有關。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始于血管內膜上的一個小撕裂,這使得血漿漏入血管表面下的肌肉層,血漿中含有膽固醇,會形成膽固醇斑塊,引發(fā)炎癥,炎癥反過來又會對組織造成損害。 其實,由于刺激,動脈壁受損,身體會形成膽固醇斑塊來修補裂縫,試圖阻止動脈進一步受損和出血。膽固醇斑塊也為動脈壁細胞分裂和修復受損區(qū)域贏得了時間,并在膽固醇斑塊下形成新的細胞。最終,一旦刺激消退,膽固醇斑塊將被重新吸收,動脈會重新恢復原樣。所有這些重要的活動都是由局部炎癥觸發(fā)、刺激和維持的。一旦動脈壁修復,身體就會吸收膽固醇斑塊,因為它不再需要了。 這很完美,除非這種刺激持續(xù)下去,然而事實上確實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今天所生活的環(huán)境越來越偏離了自然。因此,一旦膽固醇斑塊形成機制被開啟,它就永遠不會停止。這導致了由全身性炎癥驅動的過度刺激反應,膽固醇斑塊沒有被重新吸收,而是不斷累積,最終導致動脈阻塞,限制血液流動。這意味著沒有足夠的血液到達下游組織,組織就會窒息。如果有凝塊的血管負責給心肌供血或者位于大腦中,結果可能是心臟病發(fā)作或中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病變都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在自然條件下,膽固醇斑塊的形成和重吸收功能能夠完美地工作;但是由于全身性炎癥,身體處于持續(xù)的脅迫之下時,這個過程就變得有害了。在全身性炎癥存在的情況下,動脈受到的刺激更頻繁、更嚴重。慢性、持續(xù)的全身性炎癥已被公認為冠狀動脈疾病最重要的風險因素。生活方式的改變被認為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最好方法。 如何預防或限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 通過降低膽固醇水平,可以減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fā)生。膽固醇從血液中清除的一種方法是通過需要膽固醇的細胞。制造類固醇激素的組織通常需要膽固醇,這些組織細胞通過內吞作用將LDL從血液循環(huán)中清除。LDL所攜帶的膽固醇只能被具有特定受體的細胞使用,也就是LDL受體。這種受體的遺傳問題與高膽固醇水平、心臟病發(fā)作和中風的風險增加有關。 肝臟是從血液中移除膽固醇的另一種方式。多余的膽固醇可以通過HDL輸送回肝臟。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高水平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有關。肝臟可以回收這些膽固醇并制造新的脂蛋白,也可以利用其制造膽汁。某些食物與HDL的增加有關,魚油就是這樣一種食物。 以下是一些最常用的降低體內膽固醇水平的方法:
益生菌可以降低膽固醇水平嗎? 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升高與心臟病風險增加有關。血清膽固醇的水平受到三種不同途徑的調節(jié):吸收、合成和排出。身體通過平衡膳食膽固醇水平、膽固醇的從頭合成和過量膽固醇的排出來維持膽固醇的體內平衡。 很多人擔心食物中的膽固醇水平,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食物中的膽固醇對身體膽固醇水平的影響只占很小一部分,大多數的膽固醇主要是在肝臟中由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從頭合成的。除了減少食物中膽固醇的攝入以外,降低肝臟膽固醇的合成和增加膽固醇的排出才是降低膽固醇水平的重要方式。 許多研究表明,益生菌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那么,益生菌是如何發(fā)揮降膽固醇作用的呢?益生菌可能通過多種方式影響體內膽固醇代謝,降低膽固醇水平。 首先,腸道細菌可以參與調節(jié)宿主膽固醇的穩(wěn)態(tài),一些特定腸道細菌的膽固醇代謝可能在降低腸道和血清膽固醇水平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直接影響人體健康。腸道菌群的缺失會加速ApoE缺陷小鼠的動脈粥樣硬化,常規(guī)飼養(yǎng)的擁有正常腸道菌群的小鼠的血清膽固醇水平也明顯低于無菌小鼠。因此,益生菌可能通過調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來幫助恢復膽固醇穩(wěn)態(tài)。 其次,益生菌可以通過簡單地利用或吸附膽固醇干擾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從而降低血液膽固醇的水平。細菌細胞本身可以就利用或吸附腸道中的一些膽固醇。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經常補充益生菌的人,膽固醇水平下降還有其它原因。 第三,肝臟會利用膽固醇制造膽汁酸,這些膽汁酸從肝臟通過膽管進入腸道,幫助脂質的消化和吸收。大部分膽汁酸會被人體重新吸收,其余的通過糞便排出(大約5%),這就是腸肝循環(huán)。如果從腸道重吸收的膽汁酸減少,那么肝臟就需要從血液中攝取更多的膽固醇用于合成膽汁酸,從而導致膽固醇水平下降。 那么,這和益生菌有什么關系呢?益生菌能夠產生膽鹽水解酶,這是一種將膽鹽去結合,轉化為游離膽鹽的酶。游離膽鹽具有較低的溶解度,不易被身體重吸收,因此,更多的膽汁酸通過糞便排出,更少的膽固醇被重吸收并送到肝臟。由于大約95%的膽鹽通常會被重新吸收,這種酶對膽固醇水平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益生菌產生的膽鹽水解酶通過水解膽鹽,干擾其通過腸肝循環(huán)再吸收,使膽汁酸通過糞便排出體外,所以肝臟會從血液中提取更多的膽固醇來補償性上調膽固醇制造膽汁酸,從而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 近些年來,人們對使用益生菌降低膽固醇水平的興趣越來越大。研究人員已經篩選了許多具有膽鹽水解酶活性的細菌。幾乎所有雙歧桿菌和大部分乳酸桿菌均具有膽鹽水解酶活性。因此,益生菌對于膽固醇水平高的人來說是一種很好的補充。 最后,一些益生菌似乎也可以通過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的能力來降低膽固醇水平。益生菌可以通過調節(jié)膽固醇合成和轉運過程中的一些關鍵酶的表達,從而調節(jié)膽固醇的合成。 益生菌和膽固醇之間的聯(lián)系不僅在理論上有效,而且也得到了臨床研究的支持。比如,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發(fā)現,特定益生菌可以降低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膽固醇水平;健康人群長期服用益生菌發(fā)酵的酸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也有一些研究發(fā)現,益生菌可以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 總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膽固醇血癥的發(fā)病率正在迅速增加。高膽固醇血癥的特征是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很高。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通常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據報道,即使血清膽固醇水平下降1%,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以降低高達3%。因此,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臨床上應用廣泛的降膽固醇藥物主要包括他汀類藥物或膽汁酸螯合劑,但是它們通常很貴而且具有副作用,比如肌肉疼痛/無力、頭痛和其它神經癥狀以及許多胃腸道并發(fā)癥。因此我們需要更有效更安全的替代療法或輔助手段。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具有降低膽固醇的能力。 雖然益生菌本身并不能像他汀類藥物那樣顯著降低膽固醇,但是使用益生菌結合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可以使大多數人的膽固醇水平達到平衡,而不會出現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 |
|
|